相关解读:
相关文件:
云山集团2024年工作规划
(一)聚焦经济发展,打造项目建设王牌
1、坚持项目为王,抓好招商引资工作。紧紧围绕有机硅、数字经济、绿色建材和全域旅游等产业开展招商。进一步拓宽招商引资信息渠道,抓大不放小,充分利用人脉关系,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实行“全民招商”,全年力争签约项目5个以上。同时,全力对接深圳绿翠集团投资5亿元石佛公园项目、总投资2亿元的法国威力亚项目、总投资2亿元大唐异地配套储能项目,投资1.2亿浙江长兴新型保温节能装饰材料项目、投资0.2亿元苏州华源控股塑料制品项目、凤凰山文旅项目等6个项目信息,力争项目早日签约落地。
2、坚持多措并举,做实低效企业优化升级。扎实做好珀尔农药、绿宝、众心堂等停产企业的出清工作;确保高透基尽快恢复生产,做好赣宇有色金属帮扶工作,推动企业产值、税收双提升。加快四正、绿能的厂房建设进度,落实好亩均8万税收的协议要求。
3、坚持全力以赴,确保在建项目早日见效。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对昌东新能源、江佑铝业、云燕康养、沃龙防水二期、统仕包装项目,采取挂图作战、倒排工期的方式,加紧项目建设进度,确保项目如期完工、如期投产、如期见效。
4、坚持全力推进,做好企业“申规入统”工作。2024年确保完成集团4个工业企业、1个数字经济类、1个建筑类、10个商贸服务业企业申报规模以上企业及数据入统工作。
(二)聚焦结构优化,培育特色农业招牌
1、守牢粮食安全底线。牢牢守住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做好已建成高标准农田管护工作,继续抓好粮油生产,确保粮食种植面积4.4万亩以上,油菜种植面积1.2万亩以上。推动东新农场水稻、油菜高产样板田全省农垦单产提升试点建设。
2、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依托江西云燕数字生态康养小镇项目平台,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加大同江西省中药研究院和汇仁集团合作力度,重点发展黄精、车前子、白芷等中草药种植,创建江西中药材林下种植示范基地,全面带动云山林下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力争2024年“稻药轮作”规模达到2000亩以上,黄精、天麻和白术等林下种草药种植规模达500亩以上。
3、做好“土特产”文章。持续做好特色农业产业“扩面提质”。一是壮大稻渔养殖。全面完成凤凰山现代农业产业园5000亩稻甲种养基地配套基础建设和中华鳖良种繁育基地改造,力争2024年新增稻虾养殖面积达5000亩,稻渔综合养殖面积达1.2万亩。二是做强特色产业。引导“永修蜜桔”新民产业园、云山绿海、大硕家庭农场发展壮大果业种植和品种改良,启动凤凰山水果分拣房和新民柑橘冷库建设,进一步推进凤凰山稻甲、云居禅茶、燕山青茶叶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加强同盒马鲜生、京东农场、百果园等平台合作,推动云山特色农产品“走出去”、品牌“响起来”、效益“强起来”。
(三)聚焦三产融合,擦亮文旅康养名牌
1、构建农旅融合旅游圈。按照“短途短期,开拓大南昌都市圈”思路,不断丰富乡村旅游业态。一是启动燕山古茶寨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打造茶旅、研学、直播间网红打卡旅游项目,打造“茶叶+”文章;进一步丰富深山蜂谷蜜蜂博物馆藏品和内涵,开发新的蜂产品和养生服务项目,创建省4A乡村旅游点,“蜂蜜+”文章;启动林红杨梅采摘休闲游;二是将现有的旅游景点串联成线,整体打包向外推荐。办好永修凤凰山第十八届桃花节和云山集团第二节柑橘采摘节,不断提升云山旅游知名度。
2、大力发展民宿经济。 围绕打造环云居山带民宿区,充分发挥云山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加强与旅行社、旅游APP平台等旅游运营单位合作,整合云燕康养小镇、玫瑰科技产业园、深山蜂谷、龙源峡景区、新民新村、瑶田禅寺等旅游景点,完善基础配套设施,盘活现有闲置居民房屋,完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引导鼓励群众发展民宿和餐饮,提升经济收入。
3、擦亮文旅康养名牌。一是利用农垦文史展览馆、萧克将军纪念馆、钵盂山抗战故地等红色文化阵地,挖掘“农垦文化、红色文化、诗词文化”等云山特色文化底蕴,提升旅游附加值。二是大力发展康养产业,积极推动泽平农旅项目签约,全力支持云燕康养小镇创建江南第一中医药康养小镇品牌,加快养老公寓、中医康疗医院、精品度假村、中医药文化博览中心等项目建设,并对龙源峡景区进行全方位提升改造,为游客提供集度假、养生、休闲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地。
(四)聚焦民生福祉,压实民生保障底牌
1、扎实做好民生项目。全力推动周田集镇美丽乡镇建设,围绕园区配套,打造军山集镇品质提升项目。推动军山至共青城、新丰至周家、察溪至罗家“四好”农村公路建设。完成云山集镇部分村庄铺设污水管道及尾水改迁、云山中学校园提升改造、燕山电网改造、西区公租房建设、丝茅垅和燕山安置房建设、军山卫生院改造提升等民生项目。
2、提升便民服务水平。进一步扩大社保覆盖面,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适龄参保人员应保尽保;推进“5+2就业之家”平台建设,将就业惠企政策、用工岗位等信息送到企业和劳动者手中,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搭建互通桥梁;推进便民服务大厅规范化建设,持续做好服务大厅窗口延时错时预约服务,为办事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服务,创建标杆大厅。
3、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不断加强产业就业帮扶,确保返贫和新的致贫人口动态清零。大力发展乡村产业,确保2024年50%以上行政村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20万元。
4、强化社会基层治理。充分发挥王新望调解工作室、基层网格员、法律明白人作用,深入开展“民情勤访”。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持续开展食品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等方面联合大检查活动,坚决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进一步完善三级森林防火责任制,加快云山消防站建设,建立森林防火应急处置预案,常态化开展森林防火应急演练,做好森林防火宣传,确保全年森林防火零火警。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