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解读:
相关文件:
江西永修:云山经开区依托四个“多”策略 构建产教融合新生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的一体改革,并加快构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产教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实现产业需求与人才培养的紧密结合,已成为推动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然而,当前产教融合仍面临一些挑战,如缺乏长效机制、存在“融而不合”“合而不深”等问题,企业的参与度也有待提高。为此,永修云山经开区围绕打造“世界硅谷、人才硅谷”的目标,依托四个“多”——“多维、多方、多元、多举”的改革策略,积极探索“产教融合、育训一体”的人才培育新模式。通过不断提升“人才链+产业链+科技链”的融合指数,该区实现了技能人才从培养到就业的“无缝衔接”,为打造有机硅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注入了新的动能。
一、多维构建协同机制,为产教融合“明路径”
云山经开区积极探索学校教育要素、科技创新要素和产业生产要素循环互通机制,与中国化工教育协会联合组建“全国有机硅产教融合促进联盟”,成立了永修有机硅产业顾问委员会、博士联合会、化学品安全协会等,与九江学院共建“有机硅新材料现代产业学院”,建成江西星火化工实训基地,有效整合“行企园所校”资源,形成“产业联盟——产业学院——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一体化管理体系,助力园区打造有机硅千亿产业集群。
二、多方打造合作平台,为产教融合“搭台子”
建立定向委培“新机制”。实施政校企合作,在江西通用技工学校增设“化学工艺”专业,与九江学院、江西化工高级技工学校签订“订单制”人才培养协议,探索政校企协同育才新模式。建设技能实训“新基地”。联合有机硅产业龙头企业,打造集“理论+体验+实训”为一体的示范级立体培训空间——江西星火化工实训基地,配备3种培训体系、5大培训区域,6个特色培训室,为有机硅产业人才提供从准入资格到技能等级提升全阶段培训。打造创新实践“新平台”。创建有机硅创新研究院,推动有机硅产技研发、项目孵化,与氟硅协会、中蓝晨光化工研究院、浙江大学等20余所知名院校及科研机构,开展产品研发合作,年均授权有效发明专利60件以上。
三、多元聚焦数字赋能,为产业融合“提质效”
构建智慧教育体系。云山经开区依托3D虚拟仿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传统培训教学模式,升级为“VR辅助理论教学+VR仿真预实训+上手实操”的高科技课堂,实现教育模式与教学方法双向促进;建设智慧实训基地。通过与有机硅创新研究院高效对接,推进化工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打造安全生产“互联网+”培训线上平台和线下实训有机结合的数字化智慧实训基地;一体化打造多个创新公共平台。江西省首个有机硅产业大脑、有机硅中试基地、省级质检中心等创新公共平台建成并高效运营。
四、多举优化就业服务,为产业融合“强保障”
优化人才生态,成立有机硅产业人才工作专班,设立线上线下“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人才各项服务事项一窗受理、一次办结。强化就业供需对接。在星火工业园建设“5+2就业之家”,与江西星火化工实训基地共同开展符合本地企业需求的各类培训,为招聘企业和求职者搭建沟通桥梁。
云山经开区通过四个“多”的策略,在产教融合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逐步构建起了一个全新的产教融合生态体系。这些改革不仅促进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也为有机硅产业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建成人才培养“孵化器”。云山经开区依托江西星火化工实训基地,服务有机硅企业达55家,共举办特种作业等各项培训共234期,累计培训1.08万人次;开展岗前化工实训、设岗实训、实习培训等1172人次,输送高技能人才207人,推动青年人才向产业一线集聚,有效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实训基地成功获批江西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共建共享基地、九江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二、打造人才创业“新引擎”。云山经开区聚焦有机硅首位产业,推动江西赣江新区有机硅创新研究院获批全市唯一一家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星火有机硅、海多化工2家企业分别获批省、市揭榜挂帅项目;推动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技能大师工作室、众创空间等省级人才创新创业平台18家,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
三、形成以才兴产“新局面”。云山经开区全面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制定有机硅产业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实现产业人才订单培养、靶向培育;创新建立链上“共享员工”机制,实现40余名技术人才共享,形成产业发展新动能。截至目前,云山经开区汇集有机硅上下游及配套企业160余家,产业关联度达70%,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科技成果加速转化,规上工业企业拥有研发机构数突破40%,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91件/万人,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额达到26400万元。有机硅产业集群被评为“2024年江西省产业集群综合评价优秀等次产业集群”,也荣获国家新型工业化有机硅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火炬计划有机硅材料产业基地及工信部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等殊荣。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