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解读:
相关文件:
永修云山经开区2024年工作总结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云山经开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力以赴攻项目、拼经济、促发展,助推现代化新永修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这一年,我们砥砺奋进,顶住外部形势动荡、主导产业周期波动、市场需求放缓等压力,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今年预计开发区规上工业产值达230亿元,同比增长11%;营业收入达237亿元,同比增长12%。规上工业企业新增25家。
一、2024年工作完成情况
1、聚焦项目攻坚,发展动能不断壮大。一是招引项目强筋壮骨。全年签约项目54个,较去年增长16个,总投资额172.19亿元。其中包含华南有机硅、天合有机硅、莱盛有机硅等19个有机硅项目;南涂新材料、科德新型管材、闵飞绿色建材、维斯托克阀门管件等4个绿色建材项目;31个电子信息及装备制造项目。技改扩能项目86个,星火凤凰项目、立邦二期等36个已经投产,年底预计50个能投入生产。二是扬优产业固本新兴。紧扣全省“1269”行动计划、全市“9610”工程,全力推动有机硅产业做大做强。今年有机硅产业集群荣获江西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024年江西省产业集群综合评价“优秀等次产业集群”、2024年民营经济百强榜第90位。投资50亿元的星火“凤凰”项目已建成投产。三是项目建设提档升级。2024年园区在建项目40个,目前已竣工投产项目23个,余下17个项目可陆续建成投产。新购地开工昌东新能源、莱盛有机硅、宇创有机硅、肯道有机硅等10个有机硅项目,其中宇创、肯道、振林、韦克森等建设进展较快,均基本实现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并于年底进行生产安排。
2、聚力平台建设,发展载体不断筑强。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建设功能性平台是新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今年以来,云山开发区把载体平台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一是构建核心平台。打造集科研、实训、质检、展览等功能为一体的公共性服务平台——有机硅科创园。包含省内第一家有机硅中试基地、首批省级“产业大脑”、全省唯一一家有机硅质检中心,平台建成后将助力企业科研成果转化更加高效。二是完善基础设施。完成对马口产业园的雨污分流管网整治工程;启动危化停车场项目建设,该项目拟于12月份建设完成;完成云山工业园立邦南路东延段道路新建工程,确保立邦二期如期施工;完成星火工业园应急基础设施摸排更新;实施马口产业园规划六路东延道路新建工程,打通马口产业园与赣江新区道路交通的衔接;三是优化闲置资源。按照分类实施、柔性操作、有序推进的原则,对低效闲置工业资产采用针对性的方式,盘活珀尔农药、鄱湖水牛等土地416亩,提前完成了市级盘活用地任务,同时完成2.7万平方米标准厂房消耗,增加上亿元税收。
3、聚强科创水平,发展质效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工作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驱动力,我们致力把科技创新“核心变量”转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一是专家顾问持续补强。今年来,有机硅顾问委员会实力大大增强,我们邀请西安交通大学校长李立群院士、武汉大学廖俊教授等一批顶尖专家担任顾问,为产业发展把脉定向。二是数转智改持续推进。截至目前,64家重点有机硅企业已签约53家,完成改造30家,年底确保完成43家,力争完成改造50家以上,争取打造29家以上标杆企业。三是科创水平持续提高。今年新增纳入省级以上人才工程人数2人,新增星火狮达、新嘉懿、鑫农康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及载体数4个。同时我们正积极申报数字经济集聚区。
4、聚优营商环境,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坚持以营商环境之“优”,促发展之“进”,始终下大气力、持续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着力提升企业群众满意度。一是有效解决融资难。今年来共举办银企座谈会3次,通过“有机硅产业贷”、“财园信贷通”为长顺实业、星泽美、飞尚科技等77家企业解决融资需求3.2116亿元。二是有效解决办证难。针对不动产证因各类问题无法办理的情况,开展全覆盖摸底收集,协调推进星火有机硅、云硅实业等22家企业办证难题,打通企业发展堵点。三是有效解决出行难。为不断提升企业职工获得感,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经开区党工委主要领导多次协调调度,开通连接马口园区至县城的直达公交专线,同时为园内投放150余辆共享单车,打通职工出行的“最后一公里”。四是有效解决物流难。开通马口工业园区至南昌的短驳物流运转,为企业小件、不规则件物流运输难题找到有效解决办法。
5、聚效风险防控,发展基石不断筑牢。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不断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行为,防范化解各类安全生产风险隐患。一是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制定《永修云山经开区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工作方案》和重点任务清单,列出9条重点任务清单,截至目前完成8条,完成率88.89%。期间进行安全生产、职业技能培训、大学生实习81期,共计2801人次,进一步深化人员取证和技术比武培训。二是全面入企摸排诊断。对照上级任务要求,联合应急、消防、工信、住建等部门深入企业,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截至目前,危险化学品领域共检查149家(次),排查出隐患812条,已整改完成807条,整改率99.38%;工贸消防领域共检查企业132家(次),查出问题隐患455条,已整改完成375条,整改率82.41%。三是用好智慧风险防控平台。目前平台已建设完成,正式投入使用,并通过省市应急部门验收。为进一步高效运行星火工业园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后续我们将整合安全、环保、产业大脑等三个监管平台,为职能部门管理、产业发展、企业服务等各垂直领域提供数据支持,通过智慧化驱动产业发展。
6、聚能生态文明,发展基调不断巩固。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保持绿色发展、生态环保的主基调不动摇,厚植发展土壤。一是狠抓问题整改。对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下沉督察期间反馈的4个群众信访件,开发区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落实现场督办,迅速行动,不折不扣抓好整改,已办结2个,2个阶段性办结。督促企业研究制定省市县风险隐患联合排查整改任务清单,细化整改措施,举一反三推进突出环境问题整改,75家企业共129个问题全部整改完成并销号。二是突出关键重点。开展雨水、异味、“三废”环境风险等重点专项整治行动,对企业整体环保水平进行全面“体检”,检查90余家企业,排查需整改提升问题近800条,整改率达96.7%,其余企业未整改到位事项正有序推进当中。同时,按照“一企一策、一事一议”原则,对园区8家重点异味企业主动上门把脉问诊,对问题根结进行溯源,制定整改帮扶方案,目前,8家企业计划投入1400余万元用于异味整治,对生产线及环保设备进行技改升级,园区异味将得到有效遏制。三是提升管理水平。投入8000余万元开展星火园区“一园一策一图”工程,对园区中心沟及13条支路进行雨水明沟改造,同步构建应急风险体系响应图及VR展示。目前各支路改造、应急指挥图和VR展示基本完成,预计12月份完成评审。星火园区66家企业已是全部安装在线监控设施,并将企业接户井全部改为可视化。投入约15万建设园区环保应急物资库,入库快检设备、活性炭、防毒面具等各类物资30余种。
7、聚心急难愁盼,发展核心不断压实。一是促就业、保民生。充分发挥云山经开区就业之家的效能,发布用工岗位需求661个,输送就业人员188人,并与80余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企业招用工服务意向。针对南昌大学、南昌航空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九江学院、江西化学工业等学校开展双选会,为433位毕业生提供招聘就业面对面宣讲渠道。建设临工沟通平台,为78家单位输送临时用工1248人。开展“1+1+N”结对共促毕业生就业工作,完成园内140余家企业线上注册,提供企业岗位需求信息363个,全力推动线上、线下供需对接,努力实现高质量的就业创业服务目标。二是护出行,治欠薪。完善信访工作制度,设立专门的信访接待员。全年处理劳务纠纷、薪酬问题、劳动保障等上访47余次、共涉及291人,其中网上信访件10起(国家信访件5起,其中重复件4起;省级上访件1起;县级上访件4起)。线下接访在册36起,目前已解决30起,解决金额358.8万元。深入开展“平安园区”创建活动,组织“法制普法宣传入企讲座、反诈宣传”等活动共6场,进一步提高了我园内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在过去的一年,我们园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矛盾和困难,亟待下大力气解决,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面临压力,主导产业持续低迷;大项目、好项目还不够多,重大项目推进还不够快;资金、土地、劳动力、环境等要素趋紧,加快发展、综合考核、进位赶超存在不小挑战;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资源整合利用不够,高端人才和创新型领军企业缺乏,创新升级、转型发展的步伐还不够快。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