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解读:
相关文件:
丰安街道:小管网里的大民生
“楼下污水四溢,窗户都不敢开!”近日,永修县丰安街道永丰社区的业主群里,一条求助信息,让原本平静的社区炸开了锅——某公司施工时不慎挖断污水管,浑浊的污水顺着路面缝隙往外渗,臭味像无形的手,捂住了小区的每一扇窗户。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接到求助的第一时间,社区书记欧阳兴辉和施工方赶到现场,施工方指着已经修复好的新管说,万万没想到,新管刚铺好,坑内又积起了水——污水还在漏。
“问题不在新管,肯定是旧管出了毛病!”社区书记欧阳兴辉看着反复冒泡的路面,皱着眉头说。第二天一早,他带着社区干部、网格员敲开了周边居民的家门:“大爷,您记得这管子以前有没有堵过?”“婶子,上次下雨的时候,水是不是流得特别慢?”
在一位老住户的指引下,施工队用高压水枪对准管道口——“噗!”一股夹杂着黄泥的污水突然喷涌而出。“这不是新管的问题,是旧管早就‘断了肠’!”现场的施工队指着喷出的黄泥,语气肯定。
“必须把‘病根’挖出来!”社区组织施工方、受影响居民召开现场协调会,决定顺着管道走向开挖,查找原因。
当施工队顺着管道开挖至2米处时,在场的人都倒抽了一口凉气,一根本应畅通的污水管,竟被硬生生截断了50公分!断口处的“伤痕”,诉说着它被“遗忘”的时光。
“这是两年前弱电改造时截的!”社区书记欧阳兴辉对照着断口的切割痕迹,一字一句地说。当两年前的施工队负责人看到现场的断管时,终于低下了头:“是我们当时赶工期,施工员没把管子接好。”
“既然找到责任方,就得让群众满意!”社区牵头组织了一场“三方会谈”:当年的弱电改造施工队、现在的施工方、受影响的居民坐在一起,商量解决办法。
“我们承担全部修复费用!”弱电改造施工队负责人当场表态。第二天,施工队就带着材料赶到现场,把断了两年的管道重新接好;三天后,某公司完成了路面沥青铺设,曾经污水横流的路面,恢复了平整与洁净。
“现在窗户能开了,楼下的小孩又能跑着玩了!”居民熊女士站在楼下,看着平整的路面,脸上的笑容像绽放的花朵。
一场污水外溢,从“偶发事故”到“历史遗留”,再到“彻底解决”,永修县丰安街道永丰社区用“挖地三尺”的较真劲,把“群众的烦心事”变成了“舒心事”。
它不仅修复了一根断管,还修复了群众对社区的信任;不仅疏通了地下的“城市血管”,更疏通了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
“其实,所谓精细化服务,就是把群众的小事当大事,把‘问题清单’变成‘幸福清单’。”永修县丰安街道永丰社区书记欧阳兴辉看着小区里奔跑的孩子,笑着说。
如今,走在小区那条道路上,再也没有污水的痕迹,但那场“溯源之战”,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基层治理的“民生温度”——所谓“大民生”,不过是把每一根管道、每一条路面、每一户居民的需求,都放在心上,用真心实意,换群众的称心如意。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