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解读:
相关文件:
白槎镇举办“政府开放日”活动
7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白槎镇开展以“红心向党・开放共融——看乡村蝶变新颜聚振兴发展合力”为主题的政府开放日活动,15位来自基层一线的人大代表和村民代表沿着“党建引领”的红色脉络,走进机关、深入现场、参与会议,在党的生日里共同见证基层治理的“红色密码”与乡村振兴的蓬勃生机。
来到兴隆村党群服务中心,映入眼帘的“为人民服务”践行着初心使命。这里既是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更是红色精神的“传播驿站”。代表们在“党建引领乡村网格治理”公示牌上看到,12个网格党小组将党的触角延伸至每家每户。“我们依托‘民情勤访’模式,构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网格员联系户’三级联动网格治理体系,引导党员、老干部、退役军人、致富带头人及党员志愿者等24人担任网格员,有效解决邻里纠纷、土地争议和环境卫生等问题,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的目标。”村党支部书记的介绍,让代表们深切感受到“支部建在网格上”的治理效能。
在栗山村党建示范点,“白槎记忆”的标识格外醒目。近年来,该村充分利用闲置村小改造提升,全面整合白槎“诗词文化、移民文化、红色文化、民宿文化、农耕文化、乡贤文化”,打造出集“党建展示、文化传承”于一体的红色地标。代表们驻足在“红色记忆”展板前,看着墙上陈列的革命先辈的抗战史,纷纷感慨:“抗战时期的党员用生命守护家园,如今我们接过接力棒,更要把这片土地建设得越来越好。”
沿着“四融一共”的发展路径,代表们走进栗山村和美乡村项目,现场一幅“产业兴、生态美、乡风淳”的画卷徐徐展开。通过产业融合发展茶叶基地、人才融合引入农业专家团队、文化融合打造茶韵文化地标、生态融合实施庭院改造工程,栗山村实现了茶韵、果香特色村的华丽转身。代表们一路漫步,沿途可见清澈的池塘倒映着白墙黛瓦,一句“茶亦醉人何必酒”蕴含着不尽的茶韵茶香,道路两旁的贩卖小亭与闲适淡雅的民宿融为一体,恰似一篇和美乡村画卷,实现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我们以党建红引领生态绿,通过‘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去年村集体收入突破34余万元。”村主任的介绍,让代表们看到“组织强、产业兴、村民富”的生动实践。在建新村党群服务中心,“党员代办员”正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办理社保业务,墙上悬挂的“为群众办好事 让群众好办事”标识,勾连起的都是党心与民心的温暖共振。
在机关便民服务标杆大厅,“一厅通办”“帮办代办”等创新举措让代表们眼前一亮。通过整合民政、医保、行政审批等部门的服务事项,大厅实现事项“最多跑一次”。工作人员现场演示了“智慧政务服务”平台的操作流程,村民只需扫码即可在线办理个体工商登记、小餐饮登记。“现在办事就像逛超市一样方便!”一位代表在体验后由衷感叹。
在座谈会上,代表们围绕参观见闻展开热烈讨论。“建议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围绕‘吃、喝、玩、乐’一体打造白槎特色产业链条”“希望加大‘豆渣粑’‘豆腐卷’等传统白槎特色传统小吃的保护和开发力度,打造乡村文化IP。”“建议依靠产业种植基地,整合各类产业资源,进一步开发梅乐连接线售卖亭”针对代表们提出的10条建议,工作人员逐一记录、回应,表示将建立“清单化”落实机制,确保“事事有红色专班跟进、件件有党建力量支撑”。
此次政府开放日活动,既是白槎镇向党的生日献上的发展答卷,更是一次“以党建聚合力、以公开促共治”的生动实践。白槎镇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开放共融”理念,深化“开放日+”机制,把群众的“金点子”转化为发展的“金钥匙”,在乡村振兴的征途上书写更多“红心向党”的时代篇章。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