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类别: 建议提案办理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生成日期:2025-06-05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000014349/2025-04089

相关解读:

相关文件:

关于永修县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第38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5-06-05 16:54
字号: 〖大 小〗

蔡文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解决秸秆处理及堆放场地问题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自秸秆禁烧政策落实以来,我国传统秸秆处理方式就发生了改变,水稻收获后,秸秆几乎都是腐烂在田地里,这种方式对秸秆的利用非常有限且大量增加了虫卵基数,加剧了病虫危害。为改善我县秸秆利用形式,2023年开始,我局向上申请项目开展秸秆综合利用试点。2023、2024两年共计投入880万元用于秸秆还田示范片建设、“五料化”利用推广、收储运体系建设和宣传培训等方面通过项目的实施,我县的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了95.66%,进一步完善了全县农作物秸秆收储运服务体系建设,推动秸秆离田利用及秸秆产业化利用的发展,从而达到全县基本杜绝秸秆露天焚烧,促进农村环境有效改善,探索出可持续、可复制和可推广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路线、模式和机制。

一是开展高质量还田示范。我局制定了水稻秸秆机械还田技术要点,扶持秸秆高质量还田实施主体,采用砸碎、深耕还田的方式,建设秸秆还田示范区1.5万亩,示范区利用大马力联合收割机进行低茬收割,全量粉碎深翻耕还田。秸秆还田示范区严禁秸秆焚烧,示范实施主体需与县农业农村局签订示范协议,明确责任义务,并在示范区设置公示牌,明确利用方式、技术模式、技术负责人等。通过示范区的建设,推广秸秆还田技术,稳定了土壤有机肥含量,促进了农业持续性生产。

二是开展收储运体系建设。秸秆离田加工利用是秸秆变废为宝的关键,即使是最基本的原料化利用(离田打包后直接卖),每吨也可卖到200多元,但不管是原料化利用还是饲料化、基料化、燃料化等加工利用,均需要秸秆保持新鲜不能沾水,露天堆放的秸秆一般都没有了利用价值,秸秆收储棚的建设就至关重要。因此,我们一直着重开展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两年来我局通过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建设,扶持秸秆离田加工收储企业15家,已建并投入使用秸秆收储大棚及仓库共9处,占地面积超过17400平方米。2024年秸秆离田收储量达3万吨,创经济价值1500万元,带动近200人就业,同时减轻乡镇禁燃压力。我局将继续积极协助实施主体、协调有关乡镇合规办理农业设施用地建设手续。

三是推进了秸秆利用产业的发展。

1.推动秸秆饲料化的发展。2024年秸秆饲料化利用企业达12家,饲料化利用量近25000吨。今年新增加了玉米青贮饲料加工企业,玉米秸秆利用量达8000吨,拓展了饲料化利用秸秆来源。

2.加大秸秆基料化产业发展。2024年九江山江源农业有限公司利用稻草生产加工矿山修复及公路边坡草籽粘合剂用。安徽牧川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永修分公司利用稻草生产加工菌类基质用。基料化利用近4000吨。

3.促进秸秆原料化的发展。永修县山江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收储稻谷长草秸秆,利用加工设备制作草帘子,不仅解决了自身冬瓜运输所需草帘难题,还销往广东其他需要草帘企业,既降低了企业自身成本,又拓展了企业新业务。同时又消纳了部分秸秆,拓宽我县秸秆利用模式,可谓一举三得。原料化利用600吨。

我县自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试点县以来,两年累计投入财政资金880万元,社会资金投入近1000万元,完成秸秆收储利用40400吨,实现产值约2400万元。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市场前景广泛,是乡村新兴行业,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环保、社会效益。我局会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指导秸秆离田企业做大做强、做实做好秸秆利用产业。同时欢迎相关部门监督和指导。


永修县农业农村局    

                             2025年6月5日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各省区市政府网站 -
- 县区网站 -
- 部门网站 -
- 乡镇之窗 -
- 其他网站 -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网站地图|使用帮助 |隐私声明

主 办:中共永修县委 永修县人民政府    网站标识码:3604250013    
E-mail:yongxiu@jiujiang.gov.cn    ICP备案号:赣ICP备2022007475号-1     
公安备案号:36042502000101号
     联系电话:0792-322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