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类别: 政策解读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生成日期:2024-08-23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000014349/2024-06981 责任部门: 永修县

【文字解读】永修县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

发布日期:2024-08-23 15:54
字号: 〖大 小〗

一、《规划》编制背景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江西省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和《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实施纲要》及《江西省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 年)》、《九江市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等文件精神,2024年4月,启动了规划的编制工作。

二、《规划》编制过程

《规划》编制工作启动后,编制单位在永修县开展了调研和资料收集工作,《规划》征求意见稿于2022年5月完成编制并送达县人民政府、各乡镇人民政府、永修县自然资源局等有关部门征求意见,编制单位根据各部门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形成《规划》送审稿提交至永修县应急管理局。6月17日,《规划》送审稿通过专家组审查,编制单位再次修改完善后,形成《规划》(发布稿)。经县政府审议通过,形成《规划》成果。

三、《规划》主要成果

(一)《规划》适用范围和期限:范围为永修县行政区域内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规划》基准年为2020年,规划期为2021~2025年。

(二)规划的主要内容:《规划》内容主要包括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基层防灾能力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等。

(三)规划的主要目标:完成永修县1:5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估,开展重点乡(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持续开展地质灾害“三查”工作;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建设永修县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平台;开展地质灾害综合治理,提高治理成效;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科普宣传;建立完善县级地质灾害风险调查数据库和地质灾害信息化管理平台。

(四)地质灾害易发区分区:依据地形地貌、岩土类型、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将全县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划分为高易发、中易发、低低、不易发三个级别。高易发区面积为209.87km2分3个亚区,主要分布于主要分布在柘林镇易家河村、黄岭村,三溪桥镇横山村-下湾-陈家坳一带,江上乡乐平村、南坑村、耕源村一带;中易发区面积为355.76km2,分7个亚区,主要分布于梅棠镇培家山—樟树坳、柘林水库北部横山村—西山坳、云山企业集团西南部等区域;低易发区面积为377.43km2,分6个亚区,主要分布于永修县三溪桥镇河桥村永武高速沿线、恒丰企业集团中西部及八角岭垦殖场中东部等区域;不易发区面积为1004.86km2分2个亚区,主要分布在永修县东部、中部地势平坦的平原及岗地区和西部柘林湖等区域

(五)地质灾害防治分区:依据地质灾害易发程度、人口密度、社会经济活动活跃度、重要基础设施布局、重要风景名胜区分布,全县共划分为2个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2个地质灾害次重点防治区、1个地质灾害一般防治区。其中:重点防治区面积218.51km2、次重点防治区面积460.54km2、一般防治区面积1268.87km2

(六)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部署:1.基础调查评价:完成永修县1:5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估、针对重要城镇(柘林镇)1:1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持续开展“三查”工作;2.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完善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加强地质灾害气象监测预警预报工作;3.综合治理工程部署:“十四五”期间,计划实施工程治理12处、排危除险3处;4.地质灾害防治能力提升:健全完善地质灾害防御技术支撑体系、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和宣传培训;5.地质灾害信息化管理:以现有地质灾害调查数据为基础,建设完成地质灾害隐患和切坡建房隐患数据库,进一步打造地质灾害信息管理平台。

四、其他说明

解读机关:永修县应急管理局

政策解读咨询电话:0792-3227102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各省区市政府网站 -
- 县区网站 -
- 部门网站 -
- 乡镇之窗 -
- 其他网站 -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网站地图|使用帮助 |隐私声明

主 办:中共永修县委 永修县人民政府    网站标识码:3604250013    
E-mail:yongxiu@jiujiang.gov.cn    ICP备案号:赣ICP备2022007475号-1     
公安备案号:36042502000101号
     联系电话:0792-322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