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解读:
相关文件:
《永修县“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新闻发布会
2022年11月4日,永修县委宣传部、县生态环境局联合举办《永修县“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新闻发布会。
县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郭明发布和介绍永修县“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有关情况。县生态环境局政务服务股负责人胡懿祥参加新闻发布会,回答记者提问。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刘欢主持新闻发布会。
刘欢: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县政府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近期,县政府印发了《永修县“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关情况,今天,我们邀请到县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郭明先生,县生态环境局政务服务股负责人胡懿祥,请他们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首先,有请郭明副局长作介绍。
郭明: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首先,我代表永修县生态环境局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支持、参与和宣传。县委、县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加快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全面提升绿色低碳发展动能,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更高标准建设美丽中国“江西样板”贡献永修力量。日前,县政府印发了统筹谋划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永修县“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规划》有关情况:
一、《规划》背景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我省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的深化实践期,是永修县打造区域率先发展战略高地的深化期,也是永修县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乘势而上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起步期和关键期。在此背景下,永修县生态环境局组织编制了科学编制《永修县“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对于巩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持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水平,谱写新时代永修改革发展华彩篇章,助力建设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九江诗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二、《规划》依据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共江西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江西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九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九江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第二次征求意见稿)《永修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编制《永修县“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规划主要阐明“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环境保护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是政府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的重要依据,是今后五年永修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行动纲领。
三、《规划》目标
到2025年,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美丽九江永修样板”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明显提升,环境保护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生态文明水平全面提高。
展望二〇三五年,全县生态环境质量根本好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总体形成,绿色低碳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显著增强;生态环境质量全面达标,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体恢复,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成为常态,基本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健全高效,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
四、《规划》主要内容
(一)主要指标
本规划同《江西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九江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相衔接,设置了2025年规划目标,并分别从环境治理、应对气候变化、环境风险防控、生态保护和人居环境改善等五方面设置26项具体指标。
(二)重点任务
《规划》分别从绿色低碳发展、应对气候变化、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推进生态文明、严控环境风险和提升监管能力等7个方面,进行“十四五”具体任务设计和部署。
一是坚持生态优先,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严格生态环境空间管控,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化利用,践行绿色低碳生活。
二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开展碳排放达峰行动,推动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推动重点行业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控制重点行业和企业、交通领域、温室气体排放、建筑领域二氧化碳排放,有效控制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落实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水平。
三是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加强协同控制,全面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实施流域治理,稳步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强化源头防控,提升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
四是防治农业农村污染,全面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五是加强生态保护监管,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优化生态空间格局;建设生态保护网络屏障。扩大城乡绿色空间;强化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重要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积极开展生态示范创建。
六是健全风险管控体系,严控重点领域环境风险。健全环境风险管控机制,推进环境风险全过程管理;加强新污染物治理,加强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监管与安全处理,严格化学物质风险管控,加强核与辐射环境安全监管。
七是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全面提升环境监管水平。加强环保队伍建设,完善环境监管体系建设;加强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加强环境信息化能力建设,加强预警与应急能力建设,加强环境宣教能力建设。
五、《规划》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对地方党委政府履责的监督力度,以督查落实“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强化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考核,把主要任务和目标纳入政府政绩考核和环保责任考核,严格实行环境保护年度考核目标责任制,考核结果纳入工业园区、各乡镇有关部门领导干部考核内容,并向社会公布。。
(二)加大投入力度
各级政府要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保障环境保护重大项目的建设和运行,以完善环保基础设施、改善环境质量作为投资重点,切实推进饮用水源保护、企业污染治理、环境监管、农村环境保护等环保薄弱环节的各项工作。
(三)建设环保铁军
全面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监察执法机构能力标准化建设,依法赋予县级生态环境分局法律主体资格。着力加强乡镇基层生态环境监管队伍建设,加强人员队伍素质建设。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等急需紧缺领域人才队伍建设。通过业务培训、挂职锻炼、经验交流等多种方式,提高生态环保人才业务本领。
(四)严格考核评估
完善规划实施评估考核机制。将环境保护纳入各级各部门绩效考核指标,进一步优化考核方法,根据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差别化的考核制度。
谢谢大家!
刘欢:谢谢郭局长!下面开始提问,提问前请举手,并通报一下所在新闻机构。好,开始。
永修县融媒体中心:请问“十四五”期间,蓝天保卫战有何具体举措?
郭明:谢谢记者朋友对这项工作的关注,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主要从五个方面来着手:
(一)工业企业污染综合治理工程
实施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设施改造升级重点工程。
(二)燃煤锅炉治理工程
持续推进燃煤锅炉专项整治,城市建成区不再审批3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加快建设集中供热、“煤改气”、“煤改电”工程建设,全面完成分散燃煤小锅炉淘汰工作。
(三)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工程
深化大气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执法调查和治理,对排放不达标企业依法实施限期治理和关停。继续推进星火工业园VOCs综合治理工程,重点对有机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重点行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重点污染源实施在线监控。
(四)氮氧化物深度治理工程
实施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开展陶瓷、砖瓦、有色金属等行业工业窑炉治理工程。逐步取消建筑陶瓷企业脱硫脱硝烟气旁路,因安全生产无法取消的,通过安装在线监测系统加强监管。
(五)老旧车船淘汰项目
重点实施老旧机动车、摩托车、挂车、乡镇客运车淘汰及老旧船舶拆解工程。
谢谢大家!
永修县广播电视台:现在大家都非常关心水质问题,请问在“十四五”期间这方面有什么考虑?
胡懿祥:谢谢你的提问。县委、县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水环境保护,全县水质达标排放。我们主要实施六大工程:
(一)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工程
加强云山水库及潦河水源地应急体系建设,推进潦河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推进云山集团新屋水库、云山集团燕山水库、梅棠镇枹桐水库、艾城镇水厂、吴城镇赣江河流型水源地、江上乡大屋河流型水源地等6个乡镇级水源地规范化整治。
(二)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调查评估工程
开展永修县赣江、修河、潦河、云山水库、龙安河、杨柳津河、白莲湖、燕山龙源峡等旅游景区湖泊水库以及鄱阳湖区等流域水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估研究。
(三)黑臭水体整治工程
实施永修县吴城镇居委会和涂埠镇兴杨村黑臭水体治理项目,主要实施截污工程、河道内源治理、水系沟通、活水循环等。
(四)排污口整治与规范性建设工程
对已排查出来的158个入河排污口按照“查、测、溯、治”四个步骤进行整治和规范化建设。
(五)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提质增效工程
实施城镇及农村集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由目前日处理量2万吨扩容至4万吨,全面完成所有乡镇集镇污水处理设施新改扩建计划,建设改建、新增污水管网7.5公里,新增与提标改造城镇污水处理能力2万吨/日。
(六)工业集聚区水污染综合治理工程
开展星火工业园排水明沟边坡修复及尾水梯级处理工程,实施星火工业园、云山工业园、城南工业园、马口产业园等工业集聚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配套管网项目。
谢谢大家!
刘欢:由于时间关系,答记者问就到这里。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我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今天上午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