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解读:
相关文件:
关于我县2022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永修县人民政府关于我县2022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2022年7月27日在永修县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
县财政局局长 郝根英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本次常委会报告我县今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2022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财政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以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兜牢“三保”底线,坚持“过紧日子”,提高重点领域保障水平。持续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力度,保证适度支出强度,提高财政支出绩效,有效防范财政金融风险,财政运行情况总体平稳。
一、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
(一)公共财政预算收支情况
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情况
上半年,全县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26009万元,同比增收824万元,增长0.7%,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同口径增长4.9%,完成年初预算任务59.9%,超额实现了“双过半”任务目标,其中:税收收入77410万元,同比减收1096万元,减少1.4%,非税收入48599万元,同比增收1920万元,增长4.1%;
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245400万元,同比增收37578万元,增长18.1%,完成年初预算任务的59.5%,其中:税收收入196801万元,非税收入48599万元。
2、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情况
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243524万元,同比减支7386万元,下降2.9%。主要项目支出情况是: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2557万元,同比减支659万元,下降2.8%;
(2)国防支出199万元,同比增支50万元,增长33.6%,主要人武部2022年上半年发放绩效奖金所致;
(3)公共安全支出9796万元,同比减支2450万元,下降20%,主要是法检两院均作为市级预算单位纳入市级财政统一管理;
(4)教育支出63908万元,同比增支96万元,增长0.2%;
(5)科学技术支出3673万元,同比减支1887万元,下降33.9%,主要是上级专项转移支付减少所致;
(6)文化旅游与传媒支出1653万元,同比增支47万元,增长2.9%;
(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8384万元,同比增支4748万元,增长20.1%,主要是根据省市直达资金管理的要求,提前拨付了城乡居民养老资金所致;
(8)卫生健康支出24570万元,同比减支8111万元,下降24.8%,主要是去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市级统筹所致;
(9)节能环保支出6112万元,同比减支833万元,下降12%,主要是上级转移支付减少所致;
(10)城乡社区支出18245万元,同比增支4669万元,增长34.4%,主要是城建类一般债项目增加所致;
(11)农林水支出37292万元,同比增支11936万元,增长47.1%,主要是上级转移支付增加所致;
(12)交通运输支出10218万元,同比增支1945万元,增长23.5%,主要是交通类一般债项目增加所致;
(13)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支出2424万元,同比减支1299万元,下降34.9%,主要受疫情影响,新经济孵化器奖补资金减少所致;
(14)商业服务业等支出564万元,同比减支78万元,下降12.1%,主要是上级专项转移支付减少所致;
(15)金融支出582万元,同比增支458万元,增长369.4%,主要是兑现金融企业奖励增加所致;
(16)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1029万元,同比减支1607万元,下降61%,主要是自然资源领域相关项目经费减少所致;
(17)住房保障支出8971万元,同比减支7704万元,下降46.2%,主要是上级专项转移支付减少且安置房项目主要由专项债列支所致;
(18)粮油物资储备支出448万元,同比增支344万元,增长330.8%,主要是去年县级粮食储备贷款利息在今年列支所致;
(19)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1593万元,同比减支8357万元,下降84%,主要是上级救灾专项资金相较去年大幅减少所致。
(20)其他支出支出1306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上半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44122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42731万元,彩票公益金收入77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681万元,污水处理费收入633万元。
全县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79452万元,其中: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安排的支出7万元,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支出2834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58659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安排的支出720万元,棚户区改造专项债券收入安排的支出4200万元,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安排的支出181万元,其他政府性基金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12520万元,彩票公益金安排的支出331万元。其中土地基金1-6月份支出58659万元具体如下:
1、基础设施建设支出5369万元,主要包括城市建设支出610万元、乡镇集镇基础设施建设4759万元等;
2、城区征地和拆迁补偿款等成本性支出10130万元;
3、乡镇征地和拆迁补偿款等成本性支出6552万元;
4、路桥建设项目支出1492万元;
5、政府性债务还本付息支出4972万元;
6、水利局主要堤防兴建防洪亭项目支出107万元;
7、城乡环境整治支出246万元;
8、土地开发及上缴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支出4240万元;
9、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保证金99万元;
10、回购永修县投资集团商住用地等资产相关经费支出25452万元。
(三)社保基金收支情况
上半年,各项社保基金收入完成21940万元,支出16880万元,滚存结余41979万元。其中:
1、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2630万元,支出12619万元,滚存结余1902万元;
2、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9310万元,支出4261万元,滚存结余40077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上半年,全县实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47.29万元,均为上级补助收入;上半年未实现国有经营预算支出。
二、上半年财政工作主要特点
(一)主动担当作为,助力企业发展
在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的基础上,面对疫情后宏观经济下行的不利局面,财政部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主动作为、多措并举,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大力度帮我县各行各业恢复发展。一是依法组织收入。贯彻落实减税降费、留抵退税政策,依法依规组织财政收入入库,做到应减尽减,应退尽退。上半年,共减免企业税费5.79亿元,缓交税收2.53亿元,增值税留抵退税1.73亿元。二是全面盘活存量。进一步加大政府资产和资源处置及往来款项的清理力度,2022年上半年共盘活存量资金1.69亿元,统筹用于政府重点支出,有效缓解了财政压力。三是积极争资争项。积极、主动争取各类转移性补助和专项债券资金,努力弥补财力缺口。2022年上半年争取了支持基层落实减税降费资金1.6亿元,发行了债券资金13.38亿元,极大的缓解了我县资金压力。四是助企纾困解难。严格按照《关于有效应对疫情帮助各行各业纾困解难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文件要求,助力企业复产,提振市场信心,稳住经济发展。1-6月,拨付了6153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1-6月累计向40家企业发放“财源信贷通”贷款1.54亿元。
(二)统筹财政资金,保障重点民生
盘活统筹各方面资金,着重围绕教育、社保、卫生等方面,集中办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51件民生实事,加强统筹协调,强化资金保障。一是切实保障教育经费。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投入项目资金6.72亿元,用于永修县教育补短板建设PPP项目,21所学校的新建及改扩建工程,截至6月底已按相关合同支付资金1.3亿元。二是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今年上半年拨付社会保障和救助资金7418万元,用于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金支出以及农村特困人员供养等支出,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提高社会特困人员保障水平。三是推进卫生健康建设。上半年共投入公共健康资金24570万元,投入疫情防控资金2659万元,用于核酸检测经费以及推动建设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累计保障了我县297万余人次的免费核酸检测,为疫情的长效防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四是加强乡村振兴建设。为支持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培育和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并逐年提高产业资金占比。我县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土地资源,大力发展“稻虾轮作”立体种养模式,县财政拨付稻虾产业发展资金1940万元,在三角乡新建万亩“稻虾养殖”基地,全面促进农民增效、增收。
突出绩效管理,强化财政监督
进一步拓展绩效目标管理范围,全县83个预算部门已纳入绩效目标管理,完成了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编报,涉及预算资金54.6亿元。2022年审核通过项目绩效目标1004个,涉及预算资金41亿元。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实现了预算绩效目标与预算同步编制、同步审核、同步批复、同步公开 “四同步”;进一步完善直达资金监管机制,加快直达资金支出,确保直达资金及时发挥效益。上半年我县共收到直达资金指标72010.22万元,截至6月底已支出53901.71万元,支付率74.85%;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将政府采管理系统与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联通,实现信息共享,强化预算约束,上半年共完成项目采购金额8268.69万元,节约资金441.77万元,节约率5.3%;进一步规范投资评审行为,充分利用江西省财政厅投资评审业务管理平台,提高投资评审实效。上半年累计完成评审项目85项,送审金额12.07亿元,核减不合理资金0.78亿元,综合审减率6.47%。
(四)深化预算改革,提升管理水平
深入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等9大核心业务模块已陆续启用,今年年初全面上线运行,完成了阶段性任务,取得了初步成效。规范部门预算编审机制,细化预算编制,改进编制方法,健全基本信息库和项目库,基本支出预算实行定员定额编制,项目支出实行项目库管理和绩效管理,部门预算编制更加精细合理。强化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会计核算各个预算管理流程的有效衔接,增强了预算约束力度,提升了预算管理透明度,做到无预算不支出。同时深化财务人员教育培训,多次组织全县财务人员开展预算管理一体化业务培训,让各预算单位充分理解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内涵和要求,能熟练操作各模块业务,努力提高各单位会计人员的财政管理水平。截至六月底,在预算一体化系统中全县共完成44183笔支付,涉及资金35.62亿元,预算单位支付覆盖率达到100%。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上半年财政收支虽实现了“双过半”,但是,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财政运行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方面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受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及土地市场低迷影响,我县财政收入减收明显,但“三保”、偿还政府债务等刚性支出持续增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另一方面债券资金支出进度慢,部分项目推进缓慢,导致债券资金迟迟不能支付,造成了一定的浪费,不能及时发挥效益。
四、下半年的工作措施
下半年按照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和县委的要求,更大力度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力提质增效,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一)大力培植财源,增强财政增收后劲。加大收入组织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力打造数字经济产业园,严把入园关,促进我县数字经济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全面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切实稳住经济发展若干措施,充分发挥工业强县发展等基金引导作用,兑现优惠政策,激发市场活力,清理低效企业,优化产业升级,清理企业欠款,优化营商环境。支持配合税务部门加强监测分析,抓好重点税源监控和薄弱环节管理,加大欠税清缴力度,实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积极对接县国土规划部门,合理制定土地出让计划,加大土地出让力度。
(二)兜牢“三保”底线,全力保障重点支出。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地位,设立县级财政“三保”资金专户,确保财力和资金优先足额安排“三保”支出,全力兜牢“三保”底线。全面落实推进“幸福江西”建设工作任务,以增强民生获得感、幸福感为主线,注重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保障,围绕就业创业、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社会治理等六个方面,将财政支出继续向民生领域倾斜,支持乡村振兴、老旧小区改造、城乡污水处理等重点领域,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全力保障民生。
(三)加快财政支出,确保政策惠企利民。推动直达资金、债券资金等财政资金,尽快分解下达,及时拨付资金,加快支出进度,直接惠企利民;加大对用款单位的督促力度,督促单位在确保资金安全和形成实际工作量的前提条件下应支尽支,确保财政资金充分发挥效益。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强化资金绩效,加强资金监管,主动接受人大和社会监督,保障资金拨付“最后一公里”的有效落地。同时,结合留抵退税、项目建设等需要做好资金调度、加强库款保障,确保各项支出顺利支付。
(四)坚持底线思维,防范财政金融风险。始终坚持底线思维,防范财政金融风险。依法开好地方政府规范举债融资“前门”,着力保障合理融资需求。坚决堵住违法违规举债融资“后门”,切实规范举债融资行为。要按照“谁举借、谁偿还,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政府债务化解责任,全力筹措资金偿还债务;探索完善市场化、法治化金融风险处置机制,坚守金融本质,不断提升金融供给质量和风险治理水平,严防发生重大金融风险;加大涉嫌非法集资风险排查整治及宣传工作力度,提升群众防范意识,切实维护县域经济、金融秩序稳定。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2022年下半年各项财政工作任务繁重而艰巨,我们将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主动作为,迎难而上,实干担当,奋勇争先,以优异的成绩向献礼!
有关名词解释
1.一般公共预算:是指对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等方面的收支预算。
2.政府性基金预算:是指对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向特定对象征收、收取或者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专项用于特定公共事业发展的收支预算。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是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社会保险制度的实施计划和任务编制的、经规定程序审批的年度基金财务收支计划。
4.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指国家以所有者身份依法取得国有资本收益,并对所得收益进行分配而发生的各项收支预算。
5.直达资金:直达资金简单解释就是直接到达的资金,通常情况下指中央政府直接拨付到地方的资金,第一时间全部下达市县。需要注意的是,直达资金建立在特殊转移支付机制上,资金直达可以避免资金层层审批,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直达资金可以直接达到基层,直接惠企利民。
6.“三保”:指的是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