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类别: 2017年乡镇信息工作年度报告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生成日期:2018-02-27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000014349/2020-460014

相关解读:

相关文件:

燕坊镇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18-02-27 15:56
字号: 〖大 小〗

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各相关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全镇上下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决按照县十四次党代会上提出的“坚定五大定位,实施八大工程,为加快建设四个新永修、全面打造现代化产业新城而努力奋斗”的发展主题,牢牢锁定 “富美宜业、生态宜游、文明宜居”新燕坊的总体奋斗目标,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取得新的成就。

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我镇坚持把发展新工业作为振兴实体经济的重中之重,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2017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2亿元,同比增长10%;财政总收入7873.23元,完成进度任务,位列全县第三名,同比增长56.6%;固定资产投资4.8 亿元,同比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亿元,同比增长9%;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9520和12850元,分别较上年增长10%和9%

)产业发展不断加快

1、工业发展势头良好一年来,我镇坚持抓好项目谋划,推进项目建设,加强项目调度,强化项目督查,健全考核机制,2017年共完成招商项目11.8亿元,顺利完成全年招商引资任务,其中工业项目11.5亿元,农业项目3000万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7亿元,同比增长10%;工业增加值2.2亿元,同比增长12%;规上工业企业净增5户;工业用电量1.2亿千瓦时。完成工业固投3.2亿元,同比增长11%,开工工业项目3分别是杰绿仕汽车饰品、劳武服装和美佳怡装饰。此外,北京碧水源公司投资近300万元,已做了前期展厅计划,将于2018年落地开工。

2、农业产量增势喜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创新农业农村发展体制机制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促进土地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粮食总产量实现“十三连丰”新增种植面积1200亩、油茶600亩,新增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6家。

3、总部经济等新兴服务业蓬勃发展我镇突出生产与生活并重、现代与传统并举,补齐服务业发展短板,增强经济增长拉动力2017年我镇共引进总部经济平台9家,增加值占GDP比重突破40%。

(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一年来,我镇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共争取上级移民、扶贫、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50余个。

1、高标准农田改造持续推进。2017年高标准农田建设总投资1980万元,涉及4个村、6600亩田地,任务重、时间紧,分管领导、各村蹲点领导、蹲点干部、村干部等同志自觉放弃休息时间,鼓足干劲,发扬“五加二”、“白加黑”、“晴加雨”的精神,确保了项目按时开工、有序推进,截至目前已完成工程总量80%。

2、新农村建设亮点纷呈。2017年共建设新农村点4个,其中省级点2个,市县点2个,通过整合新农村、移民、“一事一议”等项目,筹措资金200余万元,全面完成了改沟、改房、改环境等任务,并配备了相应的健身设施

3、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力度加大。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纳入各村(社区)年底绩效考评内容,保洁费收取到位、集中管理、科学支配,开支情况通过村务公开方式向村民进行公布。全年累计收取保洁费11万元,垃圾治理工作成效显著。

(四)精准扶贫不断深化

1、统筹落实帮扶队伍。为每个村(居)选派一名班子成员担任第一书记,选派2-3名组织性强、纪律性高、政策熟悉的干部担任驻村干部,选派123名帮扶干部入户帮扶,确保第一书记帮扶到村、干部帮扶到户。

2、建立爱心联动模式。第一书记注册为村级管理员,帮扶干部帮助自己的贫困户注册社会扶贫网并发布信息,目前贫困户已全面完成注册,爱心人士注册500余位,完成爱心对接420次。

3、一户一策精准帮扶。根据全镇166户精准贫困户家庭情况与主要致贫原因,因人施策,制定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安居扶贫等科学合理的一户一策帮扶计划。

(1)产业扶贫工程方面。近年来共成立扶贫产业合作社9家,实现贫困户产业入股全覆盖,我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农业产业发展资金直补总计78.5万元。

(2)小额信贷扶贫方面。推广宣传《永修县精准扶贫小额信贷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目前,我镇贫困户小额贷款17户,贷款金额35万元。

(3)教育扶贫工程方面。2017年我镇享受教育扶贫在校生春季60人,秋季81人,共发放星光计划及零费用补偿金15万余元。

(4)危旧房改造工程方面。我镇共有17户贫困户享受危房改造补助,其中新建15户,维修2户,发放危房改造补助资金54.6万元。

(5)健康扶贫工程方面。我镇166户贫困户均已参加农村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截至目前各村(居)共获得医疗补助68万余元。

(6)社会保障扶贫工程方面。享受低保政策的贫困户共有134户,发放农村低保金69万余元;享受“五保”政策20户,发放五保金8万余元。脱贫攻坚首战告捷,103人脱贫摘帽。

(7)就业扶贫方面。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岗位信息,鼓励各村、企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当地贫困户参加保洁员等公益性岗位。目前,我镇公益性岗位共聘请了7名贫困户,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问题。

(五)支撑平台不断夯实

1、编制总体规划。启动编制《燕坊镇总体规划》和《燕坊镇控制性详规》,聘请专业设计院对燕坊镇进行实地勘测、规划设计,多次召开镇党政联席会议研究讨论,现《燕坊镇总体规划》已修编并参与评审,《燕坊镇控制性详规》正在逐步完善。

2、合理布局集镇建设年以来,我镇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维修集镇105国道旁花圃、白色栏栅和人行道板;着力提升镇区商户环保卫生意识,加强集镇管理,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发放创建文明卫生集镇倡议书,签订门前“三包”责任状,充实和加强环卫队伍,配齐配足环卫工具,强化集镇卫生管理,禁止乱停乱放、乱搭乱建、乱涂乱画等,保持集镇干净整洁、秩序井然;坚决取缔占道经营摊点,确保道路畅通,加强集镇容貌、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的管理整体环境明显改观。

3、信息工程进村入户。“光纤入户”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户户通”实现农户全覆盖。

(六)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1、全面推行“河长制”。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总河长、镇长为河长的河长制办公室,确立了河长职责和工作目标。

2、继续加大教育投入新建教师周转房和公办幼儿园。发放教育资助金16万余多元,惠及学生百余人次。

3、保障民生力度继续加大。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达95%以上,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180元。低保、五保提标惠及483人,大病医疗救助101人次,35万余元。

4、加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积极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在镇财力吃紧的情况下挤出20余万元,全力打造镇综合文化站和70%行政村文化服务中心。

5、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全年对镇域范围内的企业、中小学、私立幼儿园等共开展了12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对查出的安全隐患及时下达了整改通知书,指定了落实时限和具体责任人,确保社会安全稳定。

6、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严格落实包案责任,化解了一批信访积案和信访问题,严厉打击违法犯罪,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国务院“约法三章”要求,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大力整治“四风”。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结率和满意率均达到100%。电子政务和网上办事加快推广。深入推进“违插”治理长效化,大力开展侵害群众利益专项整治行动。“三公”经费网上监管平台实现全覆盖。

)依法行政不断深入

年以来,我镇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工作的准则,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依法管理经济社会各项事务。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全年共接受人大议案20件,办理20件。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充分评估论证,力求科学缜密;对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广泛征求意见。进一步规范公共资源交易管理,10万元以下项目由各村(居)自行组织招投标,10万元(含)至50万元项目进入政府采购程序,50万元以上项目进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开招投标,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我镇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工作,始终贯彻“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2017年,共接访20批(人)次,做到件件有回音,信访案件办结率100%。坚持实施月例会制度,每月组织各村(居)综治专干开会研判各村各单位社会稳定工作,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方法,及时化解矛盾,确保重点时期无一例进京赴省访和集体访。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各省区市政府网站 -
- 县区网站 -
- 部门网站 -
- 乡镇之窗 -
- 其他网站 -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网站地图|使用帮助 |隐私声明

主 办:中共永修县委 永修县人民政府    网站标识码:3604250013    
E-mail:yongxiu@jiujiang.gov.cn    ICP备案号:赣ICP备2022007475号-1     
公安备案号:36042502000101号
     联系电话:0792-322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