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解读:
相关文件:
永修县2010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一、概述
推进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是我县贯彻实施《九江市政府信息公开试行办法》的重要举措,是建设“开拓、透明、诚信、高效”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2010年,县信息办以机关效能建设为契机,以《永修县政府信息公开平台》为基础,按照《九江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以及《永修县政府信息公开考核试行办法》文件的指示精神,大力开展我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以“公开不涉密,涉密不公开”为原则,进一步做好公开和免予公开两类政府信息的界定,加强对公众关注度高的政府信息的梳理,探索重大决定草案公开制度,充分征求公众意见,推动科学、民主决策。一年来永修县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围绕政府信息公开,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组织领导情况
为加强行政和政务公开工作,建立健全强有力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自2003年,县政府成立了”永修县人民政府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以来,永修县信息办一如既往的做好政府信息公开的管理和委会的日常工作,为行政及政务公开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在落实政务公开的过程中,我中心强化信息的准确性,强调“谁发布,谁把关、谁负责”,明确职责,对每项公开信息都经过严格审核,并进行文档备份,确保公开的信息客观、真实。
(二)重点推进“关注度高、公益性强、公权力大”的部门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2010年我办加大了对计划、人事、规划、工商、物价、劳动保障、建设、公安、卫生、财政、国税、地税、国土资源、房产、环保、统计、公共资源等28个政府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管理和监督。于2010年6月对各政府机关和行政单位进行信息公开填报培训。28个政府机关对所掌握的政府信息进行分类、梳理、编目,完善了政府信息目录的编制工作。截至12月底,28个政府机关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累计达7158条,全文电子化率为100%,内容主要涉及证件办理、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的批准文件、补偿标准、城市规划、社保、人事、扶贫、优抚、教育收费、政府采购、公务员招考等方面。
(三)拓展政府信息公开形式
从方便公众出发,采用多种形式公开政府信息。县信息办在“永修县政务信息公开平台”公开各种信息的同时,还在“永修县人民政府网站”开通了“县长信箱”、“民生通道”等栏目,为网民表达意见,反应问题主要平台,极力打造成为县委、县政府听取民意和网民大讨论的阵地。在“中国永修”网开设“民声通道”栏目,建立7天回复制度,督促相关单位及时回复,提高办事满意度,提高政府与市民的交互程度。据统计,2010年“民声通道”栏目共收到群众留言1695条,单位回复率为100%,深受广大群众和各级领导的好评,成为群众和政府沟通的重要桥梁,成为全省网上办事的试点县。
(四)加强培训力度,加快政务公开进度
为更好的完成县直各单位网上政务公开工作,按照《永修县政府信息公开考核试行办法》文件精神,县直各单位必须由一位主要领导负责,安排专人从事政务公开工作。2010年,县信息办举办了《永修县政府信息公开填报培训》,对全县100余单位的信息员进行业务培训,我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较大进步,同时为全县无纸化办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各机关按照《关于进一步做好县人民政府网站建设工作的通知》,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主动公开政府信息。
(一)公开的主要内容
目前,县信息办已完成《永修县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的编制工作;累计发布法律、法规、政府规范性文件及其他公开信息23765条,位于全市各县区第4名。其中,我县本级政府信息公开已经全部完成;乡(镇)、县直各单位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8622条,全文电子化率为100%。政策法规类信息占16.2%;规划计划类信息占3.1%;业务类信息占60.2%;机构设置类及其它类信息占20.5%。县直机关主动公开政府信息7158条,全文电子化率为100%。政策法规类信息占9.6%;规划计划类信息占0.7%;业务类信息占68.7%;机构设置类及其它类信息占21.0%。
(二)管理规范和发展计划
按照《九江市政府信息公开试行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做好县人民政府网站建设工作的通知》,公开了县政府和县直机关产生的规范性文件,以及与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相关的其他文件。
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计划及其进展和完成情况方面,公开了《2010年永修县政府工作报告》、《2010年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0年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永修县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
(三)与公众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
影响公众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疫情、灾情或者突发事件的预报、发生及其处理情况方面,公开了第二代身份证办理、出入境管理流程等事项;在扶贫、优抚、教育、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方面,公开了社会救助标准、福利事业发展情况、养老福利服务机构收费标准、各类优抚对象抚恤标准、退役士兵自谋职业一次性经济补助标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等;公开了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学生入学条件、教学技术装备标准、中小学课程标准、教育收费标准、招生考试改革工作情况等;公开了本县实施城保、镇保、个保的基本办法、劳动就业服务企业认定标准、职业培训(教育)机构资质认定标准、基本养老金申领标准和条件、一次性补充养老金申领条件、工伤认定方法、专业人员招聘岗位、开业指导等。
(四)公共资金使用和监督
重大城市基础建设项目的公开招标中标情况及工程进度情况方面,公开了水务、公共交通、重大工程的配套住宅等项目的招标信息、招投标流程、中标结果。
在政府网站设立了《政府采购》栏目,及时公开了政府集中采购项目的目录、政府采购限额标准、采购结果及其监督情况。
政府财政预算、决算和实际支出以及审计情况方面,公开了永修县2010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五)政府机构和人事
政府机关的管理职能及其调整、变动情况方面,公开了政府机关管理职能、内设机构和直属单位、领导人名单、人事任免等信息。
(六)重大决策草案
公开了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重大利益或者有重大社会影响的决策、办法、规划、计划、方案等草案,充分听取公众意见。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办理情况
2010年我县受理依申请公开的数量3条,涉及低保政策、GDP,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数据、营业执照办理等方面的内容;以上3条依申请公开信息已经全部由各部门办理答复,其中同意公开条数2条,部分公开条数1条。
四、工作人员和收支情况
(一)工作人员情况
全县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全职人员132人。平均每个县级机关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全职人员1人。
(二)政府信息公开事务支出情况
2010年,我县用于政务公开经费共10万元,分别用于政府信息公开日常维护、政府网站改版、永修县政府视频会议室改造、县信息办机房设备升级和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员培训。
五、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主要问题
1.公开内容需要进一步深化。政府机关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与公众的需求还存在一些距离,有关决策、办法、规划、计划、方案的草案公开、听取公众意见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2.公开形式的便民性需要进一步提高。各政府机关较重视通过网站公开政府信息,适合社区、农村等群众查阅的公开形式不够丰富;各政府机关向“永修县人民政府网”报送公开的信息不够主动;各政府机关自行公开的政府信息不够完整。
3.宣传和引导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由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是一项全新的制度,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和社会公众对其尚不熟悉,因此在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工作中对有关概念理解不一致,处理程序不够规范。
4.长效工作机制建设需要完善。个别单位对信息公开认识不到位,缺乏有效机制和手段公开信息,存在敷衍、应付现象。
(二)改进措施
1.充实公开内容。按照“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做好公开和免予公开两类政府信息的界定,完善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目录,逐步编制依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目录,进一步完善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目录。加强对公众关注度高的政府信息的梳理,探索重大决定草案公开制度,充分征求公众意见,推动科学、民主决策。
2.规范、优化申请处理流程,增加受理点。规范信息公开流程,提高申请处理效率,方便公众获取政府信息。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咨询服务工作,建设常用问题问答库。
3.拓展公开形式。加强网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一步完善“永修县人民政府网站”的政策法规库,集中发布本县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4.建设长效工作机制。严格按照《永修县政府信息公开考核试行办法》对县直各单位、各乡(镇、场)进行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审查和更新维护、考核评估、监督检查评议、培训宣传等工作,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深入、持续、高效地开展。
附件
江西省2010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统计表
填报单位:永修县信息办 填报时间: 2011年1月30日
一、基本情况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责任单位名称 |
永修县信息办 | |
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数 |
1、专职人员数 |
1 |
2、兼职人员数 |
2 | |
学 习 培 训 |
举办培训班次数 |
2 |
参加培训人数 |
346 |
二、主动公开情况
指 标 |
累计数 |
2010年数量 | |
公开数量 |
通过各种渠道公开信息数量 |
||
1、市本级公开信息 |
|||
2、县(市、区)公开信息 |
23810 |
5401 | |
3、乡(镇)公开信息 |
|||
公开内容 (网上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1、概况信息 |
10 |
2 |
2、法规文件信息 |
4253 |
1247 | |
3、发展规划信息 |
50 |
32 | |
4、工作动态信息 |
18675 |
3784 | |
5、人事信息 |
127 |
37 | |
6、财经信息 |
49 |
16 | |
7、行政执法信息 |
70 |
26 | |
8、公共服务信息 |
576 |
257 | |
合 计 |
23810 |
5401 | |
公开形式 |
政府公报发布信息 |
42 |
18 |
召开新闻发布会 |
10 |
4 | |
新闻发布会发布信息 |
14 |
5 | |
设立公共信息查阅点 |
80 |
47 | |
其中:可进行电子信息查阅的查阅点 |
52 |
30 | |
公共信息查阅点汇集信息总数 |
8468 |
2547 | |
1、电子信息 |
4278 |
1423 | |
2、纸质信息 |
4190 |
1124 | |
公共信息查阅点接待公众查阅人数 |
25786 |
12457 | |
到公共信息查阅点借阅文件数 |
1243 |
527 | |
向档案馆、图书馆等政府信息查阅场所提供纸质的已主动公开政府信息 |
255 |
95 | |
公开的 及时性 |
政府信息从生成或变更之日起到对外公开不超过20个工作日的 |
4253 |
1274 |
超过20个工作日的 |
三、依申请公开情况
指 标 |
累计数 |
2010年数量 | |
申请情况 |
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3 |
3 |
1、通过网上政府信息公开专栏的依申请公开系统申请 |
3 |
3 | |
2、当面申请数(包括各级行政审批大厅和行政服务中心受理数量) |
0 |
0 | |
3、信函申请 |
0 |
0 | |
4、电子邮件申请 |
0 |
0 | |
5、其他形式申请 |
0 |
0 | |
合 计 |
3 |
3 | |
办理情况 |
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答复情况 |
||
1、同意公开 |
3 |
3 | |
2、同意部分公开 |
|||
3、不予公开 |
|||
①信息不存在 |
|||
②申请内容不明确 |
|||
③因涉密免予公开 |
|||
④其他原因 |
四、行政复议和诉讼情况
指 标 |
累计数 |
2010年数量 | |
举报 |
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相关的举报数量 |
0 |
0 |
1、受理数 |
|||
2、办结数 |
|||
投诉 |
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相关的投诉数量 |
0 |
0 |
1、受理数 |
|||
2、办结数 |
|||
行政复议 |
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相关的行政复议数量 |
0 |
0 |
1、受理数 |
|||
2、办结数 |
|||
行政诉讼 |
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相关的行政诉讼数量 |
0 |
0 |
说明:
1、“2010年数量”是指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发布的信息数量。
2、“累计数”是指截至2010年12月31日累计发布的信息数量。
3、各设区市的统计数据应涵盖所辖县(市、区)和部门信息。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