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解读:
相关文件:
关于印发《“2022第五届中国(国际)小龙虾产业大会暨首届江西永修稻虾乡里鄱阳湖小龙虾节”活动医疗防疫保障工作方案》的通知(1)
各乡镇(场、企业集团)人民政府,县直各单位:
为做好2022第五届中国(国际)小龙虾产业大会暨首届江西永修稻虾乡里鄱阳湖小龙虾节”疫情防控与医疗保障工作,经研究,特制定本方案,请遵照执行。
永修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2022年6月29日
2022年第五届中国(国际)小龙虾产业大会暨首届
江西永修稻虾乡里鄱阳湖小龙虾节”活动
医疗防疫保障工作方案
为做好2022第五届中国(国际)小龙虾产业大会暨首届江西永修稻虾乡里鄱阳湖小龙虾节”活动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受邀嘉宾代表及工作人员健康安全,为做好活动期间疫情防控和医疗保障工作,确保2022第五届中国(国际)小龙虾产业大会暨首届江西永修稻虾乡里鄱阳湖小龙虾节活动顺利举行,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防控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原则,压实属地管理责任、部门单位主体责任、活动参观考察点及个人责任,通过精准施策,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疫情风险,全力确保活动成功举办。
二、工作安排
根据《2022第五届中国(国际)小龙虾产业大会暨首届江西永修稻虾乡里鄱阳湖小龙虾节”》活动要求,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省、市、县三级统筹协调做好疫情防控及医疗保障工作,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一)活动前准备
1、人员健康管理
1.开展流行病学史筛查、健康监测,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原则上不得参加活动和相关工作。
(1)活动报到前14天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或近期发生本土疫情的地区旅居史;被判定为新冠确诊、疑似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或次密切接触者;与感染者有轨迹重叠的人员。
(2)尚在随访或医学观察期内的治愈出院的确诊病例、已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人员。
(3)活动前48小时出现发热,乏力、咳嗽、咳痰、咽痛、腹泻、呕吐、嗅(味)觉减退等症状,经评估认为不适合参加活动的人员。
(4)健康码显示为黄码或红码的人员。
(5)未完成新冠肺炎疫苗全程接种人员(持有禁忌证明或暂缓接种证明的除外)。
2.出席活动的领导和嘉宾、参与此次活动的所有工作人员,包括酒店工作人员、各个活动现场的工作人员、接待车辆司机、记者、演员、医疗防疫保障人员等,均需提供“两码一证”,即个人健康码“绿码”、大数据行程码“绿码”、48小时内的核酸阴性证明,同时体温监测低于37.3℃。
3.活动前对参与此次活动的所有工作人员按照“分类实施、应检尽检、不漏一人、确保安全”的原则,对参加活动的人员进行全员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者方可参加活动和相关工作,并进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知识培训。
4.出席活动的领导和嘉宾、参与此次活动的所有工作人员原则上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到永修县,到达后要做到闭环管理。
5.开放式的活动场地要增加现场保卫人员,避免非相关人员进入现场。
6.室内、外活动要尽量控制人员数量,做到一米防护距离,不聚集、不扎堆。
7.活动期间所有人非必需不得摘下口罩,应全程佩戴。
责任单位:县政府办、县卫健委、县农业农村局、县公安局、县市监局、县文广新旅局、县应急管理局、团县委、县交通运输局、各工作组成员单位。
2.防控物资准备
(1)各活动现场、接待酒店等场所准备口罩、消杀等防护物资。
(2)每个宾馆酒店和室内活动场所入口处配齐测温设备。
(3)接待车辆准备备用口罩、手消,每台接待车辆配备测温枪。
责任单位:县卫健委、县文广新旅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工信局、各工作组成员单位。
3.设置临时留观区。各活动场所、接待酒店要设置临时留观区,原则上在活动现场、酒店住宿楼附近,相对远离,通风良好,配置口罩、手消液、体温计等必要的消毒设备及防护物资,设立专用通道,方便救护车就近转运。
责任单位:县卫健委、各工作组成员单位。
4.预防性消毒。落实指导活动前、活动中及活动后及各个活动现场做好预防性消毒工作。督促指导相关单位对住宿酒店、餐厅、饭店及周边环境、接待车辆等进行彻底、全面的预防性消毒,确保卫生保洁不留死角。合理安排对公共区域的消毒频次,加强对床单、毛巾、茶杯等客用品和宾客使用频次高的设施设备的卫生清洁和消毒工作。在客房及公共区域提供足量的免洗消毒液。认真做好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把病媒生物密度降至安全范围内。
责任单位:县卫健委、各工作组成员单位。
5.卫生监督。由县卫生健康监督管理局于活动前2日内,对所有接待酒店、定点饭店和活动现场等场所开展卫生及水质安全等监督执法。各活动场所要落实整改措施到位。
责任单位:县卫健委、县卫生监督管理局、各工作组成员单位。
6.加强食品卫生管理。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负责,对接待酒店、定点饭店开展监督检查,加强冷链食品的采购、存储、加工等环节的安全管理,特别是进口的冷链食品应具有有效的“四证”(检验检疫证明、核酸检测报告、消毒证明、追溯信息)齐全者方可使用,保证来源可追溯。开餐前半小时完成就餐区域的消毒和通风换气。做好食堂地面、桌椅和餐(饮)具、炊具的清洁消毒和餐余垃圾清理和分类。使用公筷公勺,错时错峰就餐,避免就餐感染。
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各工作组成员单位。
(二)活动期间防控
1.核酸检测。活动前一天,对本县所有参加活动的领导、志愿者和相关工作人员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对未持48小时核酸证明的外县相关参会人员当日到县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2.体温检测。参加活动时,所有参加人员原则上在上午首次上车时进行一次体温检测。如有不适,个人应主动向联络组报告。参加人员从酒店上车时由联络组人员负责随车人员的体温检测,体温≥37.3℃的,由工作人员引导至临时留观区,按规定流程进行甄别和处置。
责任单位:县卫健委、各工作组成员单位。
3.场地管理。全面把控所有进出活动场地通道,专人负责,区域划分合理,实行相对封闭管理。所有参加人员进入需佩戴口罩、扫码、测体温,体温正常者凭健康码绿码进入,与活动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场。避免减少人员聚集,排队等候以及人员聚集场所注意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
责任单位:各工作组成员单位。
4.个人防护。参加活动人员必须全程规范佩戴口罩,用过的口罩弃置到指定的垃圾桶统一处理,不可随意丢弃。在餐前、便后或与他人接触后要进行手卫生。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活动期间要做到不握手、不拥抱、不串门、不会客、不聚集。活动期间及时清理活动场所环境卫生,并做好公共场所预防性消毒。
5.健康监测。参加活动人员要自觉做好体温自我监测工作,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应当立即报告驻点联络组人员,按规定流程进行处置。
6.食宿要求。入住酒店原则上安排单人单间,如需拼住,不得跨县域或市域安排。实行错峰错时隔位就餐,提倡自助打包回房间分散就餐。
7.电梯管理。活动期间酒店电梯配备纸巾,每部电梯安排专人负责值守和开启。等待及乘坐电梯时,应规范全程佩戴口罩,避免乘坐拥挤的电梯。
8.卫生保洁。各活动场所、接待酒店保持环境卫生清洁,洗手间配备足够的洗手液、纸巾等,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使用。生活垃圾日产日清,用过的口罩集中弃置指定的垃圾桶统一处理。
责任单位:县卫健委、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各工作组成员单位。
三、组织机构
成立永修县2022第五届中国(国际)小龙虾产业大会暨首届江西永修稻虾乡里鄱阳湖小龙虾节”活动期间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 长:邓 剑 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杨林生 县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
李 勇 县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
成 员:刘 欢 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凌 铭 县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
杜庭柱 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
邓 峰 县文广新旅局党组书记、局长
何文胜 县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
徐 斌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袁阳淮 县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
戴书贵 县商务局党委书记、局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杨林生兼任办公室主任,肖萍萍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协调、调度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一)防疫救治组
组 长:肖萍萍 县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副组长:戴 军 县人民医院党总支书记
成 员:樊友志 县人民医院副院长
夏扣平 县人民医院副院长
奚云松 县疾控中心副主任
游丽霞 县卫健委医政股负责人
工作职责:负责对接好活动项目筹办组,指导活动项目筹办组落实好一米线、扫码测温等相关防疫措施及参会人员的管控。负责活动期间医疗保障服务工作,活动场外安排保障车辆,随时应对突发事件。负责参加活动人员核酸采样及检测工作,人员由各工作组成员单位提前提供名单并指定采样点,活动前在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各设一个采样点(因人数变化再增设临时采样点),在每个指定接待酒店各设一个采样点。检测结果由卫健委及时反馈给各工作组成员单位。
(二)疫情处置组
组 长:李荣森 县疾控中心主任
副组长:叶 东 县人民医院副院长
成 员:奚云松 县疾控中心副主任
江隆坚 县公安局指挥中心教导员
淦 翔 县疾控中心传防科科长
扶庆喜 县卫监局监督一科科长
工作职责:对参会可疑症状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医学甄别及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后续处理,及疫点的消杀。
(三)物资保障组
组 长:杨 城 县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
副组长:张品锯县工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欧阳艳 县文广新旅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成员:熊洁芳 县信局办公室主任
梅丽君 县红十字会干部
周 婧 县红十字会干部
各工作组成员单位分管领导
工作职责:负责落实会议相关防护物资(口罩、手消等),由各工作组列出需求,向疫情防控指挥部申请,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向县工信局下调拨单,提前一天将所需防护物资准备完全后送至活动现场,由各工作组成员单位负责发放。
(四)环境消杀组
组长:余邦华 县卫健委四级调研员
成员:蔡激光县疾控中心公卫科科长
甘春红 县卫健委干部
各工作组成员单位分管领导
工作职责:负责指导活动现场、接待酒店消杀,并做好消杀记录。
四、工作要求
1.要提高认识,细化措施。各有关单位要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细化工作措施,责任落实到人、到岗。县卫健委按要求向各子活动现场派遣医疗防疫人员,并对各驻点医疗防疫组人员开展培训,确保全面落实疫情防控和医疗保障措施。
2.要各司其职,主动对接。各有关单位工作人员要严明工作纪律,服从安排和调度,不得无故缺岗、脱岗。要按照工作方案和现场安排主动对接工作。接待酒店联络组要主动对接相关部门,积极联系入住参加人员来永修时间,安全有序开展扫码、测量体温工作,以饱满的热情,细致、高效的服务完成好大会保障任务。
3.要加强沟通,协调联动。活动期间,各单位要加强信息互通,及时掌握有关情况,协调解决保障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建立紧急情况沟通机制,领导小组成员及所有工作人员保持电话通畅,如出现突发事件在及时处置的同时,必须立即向领导小组报告。各驻点医疗防疫组要落实24小时值班,做好应急救治的各项准备工作。如出现突发卫生应急事件参照《卫生应急处置流程》(见附件8)执行。
附件:
1.个人健康监测记录表
2.流行病学史筛查表和症状监测表
3.医疗保障专项方案
4.接待酒店防疫要求
5.室内活动场所防疫要求
6.接待车辆防疫要求
7.现场参观点防疫要求
8.卫生应急处置流程
9.医疗防疫保障急救药品和设备清单
附件1
健康监测记录表(个人填写)
体温(℃)及其它症状 | ||||||||||||
日期 |
|
|
|
|
|
|
|
|
|
|
|
|
|
体温 |
症状 |
体温 |
症状 |
体温 |
症状 |
体温 |
症状 |
体温 |
症状 |
体温 |
症状 |
早 |
|
|
|
|
|
|
|
|
|
|
|
|
晚 |
|
|
|
|
|
|
|
|
|
|
|
|
日期 |
|
|
|
|
|
|
|
|
|
|
|
|
|
体温 |
症状 |
体温 |
症状 |
体温 |
症状 |
体温 |
症状 |
体温 |
症状 |
体温 |
症状 |
早 |
|
|
|
|
|
|
|
|
|
|
|
|
晚 |
|
|
|
|
|
|
|
|
|
|
|
|
姓名: 性别: 年龄: 居住地:
注:1.本表仅供参会人员进行健康监督使用,在活动开始前14日每天填写。2.“体温”填水银温度计腋下温度;症状填写相应情况:发热、乏力、咳嗽、咳痰、咽痛、腹泻、呕吐、嗅(味)觉减退等或无。3.请于报到时交工作人员。
附件2
流行病学史筛查表和症状监测表(个人填写)
填报人: 单位: 联系方式(手机): 填表日期:2022年 月 日
筛查内容 |
是/否 |
备注 |
1.活动报到前14天是否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或近期发生本土疫情的地区旅居史,国外旅居史或接触史,港澳台地区、国外旅居史或接触史,或被判定为新冠病毒感染者(确诊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疑似患者的密切接触者或次密切接触者。 |
|
|
|
|
|
3.未接种疫苗或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
|
|
注:1.如有特殊情况请在备注栏详细说明。2.按照活动通知发出之日国家公布的高中低风险地区填写。3.“接触史”是指接触过具有中高风险地旅居史人员。4.本表由本人如实填写,报到时提交。
附件3
医疗保障专项工作方案
为做好活动期间医疗保障工作,确保大会顺利举行,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成立医疗保障领导小组
组 长:肖萍萍 县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副组长:戴 军 县人民医院党总支书记
成 员:樊友志 县人民医院副院长
夏扣平 县中医院副院长
游丽霞 县卫健委医政股负责人
金 磊 县人民医院医务科科长
二、工作安排
根据《江西活动总体策划方案》要求,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市、县两级统筹协调做好医疗保障工作,确保活动顺利。
1.医疗保障人员所需物资由派出医疗单位自行负责。
2.医疗救护车辆。由县卫健委安排120救护车1台,并相应配备医护急救人员,全程做好开幕式现场等活动现场医疗保障工作。
三、医疗保障工作职责
1.医疗保障实行单位一把手总负责制,配备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挂牌上岗,统一着本单位工作服,落实个人防护措施。
2.医疗保障机构按时到岗,不得擅自离岗、脱岗,并保持手机通畅。
3.县直医疗机构医疗救护车要配备、配齐抢救设备和药品,停放在指定地点,并报告。
附件4
接待酒店防疫要求
一、大堂、前台、客房和餐厅要求
1.制定应急预案,做好口罩、消毒等防疫物资储备,设置临时应急处置区域和临时隔离房,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培训;入住前6小时要彻底的环境、空调系统卫生清理和消杀工作。
2.建立接待员工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员工健康状况进行登记,身体不适时应及时就医。
3.在大堂入口处,设置“一米线”,使用红外线测温仪对所有人员进行体温检测,扫“赣通码、行程码”,检测和查验正常方可进入。
4.加强通风换气。根据环境要求需开空调时应当关闭回风阀,关闭空调通风系统的加湿功能,采用全新风方式运行。
5.每天对客房、餐厅和会场作一次环境消毒。每日上午、下午至少清洁消毒1次,对场所公用扶手、门把手、座椅等接触使用频繁的物品表面,用含有效氯250 mg/L~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20~30分钟后用清水擦净;麦克风用75%酒精进行擦拭或喷雾消毒,根据使用情况随时消毒;每两小时用含有效氯250mg/L~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对电梯间按键进行擦拭消毒。客房公共用品用具需“一客一用一消毒”。
6.保持大堂、电梯口、前台和客房走廊等区域环境整洁,及时清理垃圾。对与会人员使用过的废弃口罩,要配备专用的加盖垃圾回收桶进行集中处理。
7.会场及住宿酒店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运行。每天4次使用1000 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
8.参加活动人员及工作人员应加强个人防护,室内应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在大堂、电梯口、前台等处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9.不得开展娱乐活动等聚集性活动。
10.通过海报、电子屏、宣传单等方式加强健康知识宣传。
11.活动期间用餐,应注意饮食安全与卫生,建议采用分餐制、错峰就餐等形式,原则上隔位就座,不得互相交流,避免聚集就餐,并加强对餐(饮)具的清洁消毒。
二、服务人员要求
1.餐厅、客房、迎宾礼仪人员及厨师等活动服务人员必须如实填报《个人健康监测记录表》,统一交宾馆酒店医疗防疫组。14天内有疫情高中风险地区旅居史人员,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以及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境外入赣返赣人员,无症状感染者,治愈出院患者,有发热(体温≥37.3℃)、咳嗽乏力、腹泻等症状人员以及免疫功能低下人员必须调离。上岗前确保身体状况良好,工作期间每日进行体温监测,杜绝带病上岗。
2.上岗时应统一着装,佩戴口罩,工作服保持干净整洁,定期清洗消毒。
3.注意个人卫生,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后,弃置于有盖的垃圾桶内。
4.工作期间加强手卫生,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动水下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5.出现发热、咳嗽等可疑症状时,应立即报告,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
6.就餐时建议自带餐具,餐厅打包带走,尽量避免堂食,如在食堂就餐应错峰,就餐过程中减少交流,不近距离聊天,并缩短就餐时间。
7.不参加群体性聚集性活动,如聚会、聚餐等。
附件5
室内活动场所防疫要求
1.在进入室内活动场所入口处实行进门测体温制度,增加体温测量设备(红外线测温仪或测温门),所有人员体温检测正常方可进入。
2.参加活动人员如出现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肌肉酸痛等可疑症状,应及时报告现场联系人,引导至临时隔离观察室,由现场医疗防疫人员甄别处理。
3.为参加活动人员、服务人员配备口罩、手消毒剂等防护物品,以备入场应急使用。参加活动人员、服务人员在室内必须佩戴口罩。活动服务人员、医务人员要提醒室内人员规范佩戴口罩。使用过的废弃口罩,要配备专用的加盖垃圾回收桶进行集中处理。
4.座位固定且保持安全间隔,原则上隔位就座。
5.室内场所供应的生活饮用水水质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配备安全卫生的瓶装水作为参加活动人员饮用水。
6.洗手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使用。
7.室内应加强通风,优先选择自然通风,每日通风2~3次,每次时间不少于30分钟。并确保室内空气流通,必要时采用机械通风。根据环境要求需开空调,使用前进行清洗,开启前先行打开门窗通风30分钟,建议空调运行时应当关闭回风阀,关闭空调通风系统的加湿功能,门窗不要完全闭合。如使用集中空调,在开启前检查设备确保运行正常,新风取风口与排风口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对送风口、冷却塔等部件等进行清洗,保持新风口清洁,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
8.加强对会议室的消毒,每天至少1次。对场所公用扶手、门把手、座椅等公众经常接触部位要每日上午、下午开会前至少清洁消毒1次。
9.室内场所内禁止吸烟。
10.建议尽量缩短室内活动时间。
附件6
现场活动点防疫要求
1.做好口罩、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预案,设置临时隔离观察区,加强人员培训。
2.建立员工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员工健康状况进行监测,身体不适时应及时就医。
3.做好参观考察公共设施、座椅座凳、垃圾桶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工作。
4.保持清洁卫生,产生的垃圾做到“日产日清”,清运过程中应采用密闭化运输。
5.公共卫生间通风良好,卫生设施完善,须配备洗手液、一次性擦手纸,并确保供水正常和烘干机正常使用。坐便池、洗手台、把手等清洁后用消毒水消毒,地漏每天用消毒水冲洗。
6.工作人员做好手卫生,佩戴口罩,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7.讲解员讲解与客人保持1.5米以上距离,尽量采用蓝牙耳机等电子设备讲解。
8.对相对封闭的参观点采取规范有效的空气消毒措施。
9.强化停车场防控和消毒管理,团队和自驾车辆实行分区停放,车辆隔位停放,引导分散下客。
10.室内外活动要尽量控制人员数量,做到一米防护距离,不聚集,不扎堆。
11.开放式的活动场地要增加现场保卫人员,避免非相关人员进入现场。
附件7
接待车辆防疫要求
(接待单位负责,县疾控中心指导)
1.车辆运营前配备口罩、消毒用品等防护物资。
2.每日运营前对车辆内部进行清洁、消毒杀虫;对车地面可用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湿式拖地,并做好记录。运营过程中保持车辆卫生整洁,及时清理垃圾。
3.在自然气温、行驶速度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勤开窗通风。行车时开启空调必须采用外循环模式。
4.乘客和司机上车前均必须上车前佩戴口罩、每天两次测量体温(上午首次乘车上车前测一次)。同车人员不变动,固定座位。原则上使用非封闭式的车辆隔位坐,接待客车的客座率原则上不超过75%。
5.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及时进行手卫生,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6.每天至少4次消毒,对方向盘、把手等公共部位用含有效氯250 mg/L~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20~30分钟后用清水擦净,座椅套等纺织物应保持清洁,定期洗涤和消毒处理。
7.司乘人员进入公共场所返回车辆后,及时用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8.如出现呕吐物,应立即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加足量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或消毒干巾对呕吐物进行覆盖,清除呕吐物。
附件8
卫生应急处置流程
一、发热等不适人员处置流程
1.参加活动人员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应当佩戴好口罩,并立即上报现场联络人员及医疗防疫工作人员。
2.临时隔离区医疗防疫人员对发热等不适人员进行现场检查。
3.需到医院进一步检查的由临时隔离区驻点医疗防疫人员与县人民医院进行联系,并派车送至发热门诊进行排查(全程佩戴好口罩)。
4.县人民医院设置绿色通道,安排好接诊人员,对不适参加活动人员进行排查,不能排除新冠肺炎者的,必须进行留观。
5.未排除新冠肺炎前,不得参加接下来的相关活动。
二、新冠肺炎疑似人员处置流程
1.县人民医院对发热等不适参加活动人员进一步检查,确定为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应立即上报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和活动筹备组。
2.防疫救治组立即按程序上报,立即停止举办活动。
3.所有参加活动人员配合县疾控中心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县疾控中心接到报告后,应当于24小时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具体要求按相关防控方案执行,做好密切接触者的判定和登记。
4.做好参加活动的密接、次密接等人员管理,由专车转至集中隔离点,按照最新版防控方案或有关最新文件要求进行管控。隔离期间一旦出现发热、干咳等疑似新冠肺炎症状时,要及时送定点医院排查、诊治。
5.除密切接触者外,与病例曾接触过但不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原则的人员,判定为一般接触者。对一般接触者要做好登记,并进行健康风险告知,嘱咐其一旦出现发热、干咳等疑似新冠肺炎症状时要及时告知健康管理员,并主动告知近期活动史,做好体温检测,佩戴口罩。
6.在县疾控中心的指导下,按国家、省的消毒指引,对病例相关活动区域的进行清洁、消毒和终末消毒等工作。
三、新冠肺炎疑似或确诊人员救治
1.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收治工作,重症和危重症患者一律转至上级医院治疗,轻症患者转至市或县定点医院治疗。
2.县定点医院(县人民医院)立即启动院内应急救治程序,专家组对患者进行会诊,根据诊疗方案制定救治方案。
3.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根据确诊病例、疑似病例等不同群体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支持和危机干预工作,稳定情绪,避免过度恐慌。
四、应急处置流程图
隔离
附件9
医疗防疫保障急救药品和设备清单
由各包保单位医疗卫生单位承担。
①设备清单
名称 |
数量 |
备注 |
多功能监护仪 |
1台 |
|
心电图机 |
1台 |
|
除颤仪 |
1台 |
|
便随式氧气瓶 |
1个 |
|
鼻导管 |
2根 |
|
吸氧面罩 |
2个 |
|
听诊器 |
1个 |
|
瞳孔笔 |
1支 |
|
压舌板 |
若干 |
|
②药品清单
名称 |
剂量 |
数量 |
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 |
1mg/支 |
10支 |
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 注射液 |
2mg/支 |
5支 |
地西泮注射液 |
10mg/支 |
5支 |
洛贝林 |
3mg/支 |
5支 |
50%葡萄糖注射液 |
20ml/支 |
5支 |
非那根注射液 |
25mg/支 |
5支 |
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
5mg/支 |
5支 |
0.9%氯化钠注射液 |
500ml/袋 |
5袋 |
5%葡萄糖注射液 |
100ml/袋 |
5袋 |
季德胜蛇药片 |
|
1盒 |
防暑降温药品 |
藿香口服液、清凉油、风油精等 |
各10盒 |
便随式血压计 |
|
1台 |
体温枪 |
|
2把 |
石膏绑带 |
|
5卷 |
止血带 |
|
10根 |
夹板 |
不同型号 |
各2副 |
敷料、棉签、碘伏 |
|
若干 |
胶布 |
|
5卷 |
不同规格的注射器 |
|
各5支 |
输液器 |
|
10根 |
11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