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解读:
相关文件:
2022年永修县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督导通报
为了全面掌握2022年我县各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展及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进一步提升我县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及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按照县卫健委的统一部署,对辖区各医疗机构进行了督导检查,现将结果通报如下:
一、督导对象
全县各医疗机构。
二、督导内容
包括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调查以及新冠肺炎、流感、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控情况。
三、督导结果
通过本次督导检查,各单位各项工作较往年有较大提高,管理上更趋于规范,工作任务指标基本上能按要求完成,虽然一些工作有所改进,但还是有许多不足之处。
(一)疾病预防控制规范化工作
(1)存在问题
1、部分医疗机构各项预案和工作制度未制定或者不完善,无工作计划。
2、培训和健康教育活动没达到规定频次,资料不完善。
(2)工作要求
1、完善各项预案和工作制度,加强培训和健康教育力度;规范化开展疾病控制管理工作。
2、收集整理相关资料。
(二)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调查
(1)存在问题
1、疫情管理方面:部分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管理相关的制度建立不齐全或未及时进行更新。人员配置上除县人民医院和中医院有专职人员负责外,其他直报单位均兼职人员。且网络直报员更换,未对新进人员进行上岗前培训。
2、门诊日志登记和化验室登记:大部分医疗机构院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及传染病登记本项目设置比较齐全,但也有个别医疗单位出入院登记及传染病登记本项目设置不齐全。多数医疗机构存在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填写不规范现象,主要为部分病例未填写有效证件号,部分≦14岁患者未填写家长姓名,现住址及人群分类填写不规范等。少数医疗机构检验科登记本异常检测结果没有及时反馈给送检医生并留下记录。
3、疫情报告的管理制度:虽然各单位建立了自查制度,部分单位有自查记录,但与实际工作不符,且部分无通报奖罚和整改措施。部分医疗机构纸质报告卡填写准确性及网络报告信息一致性未达到100%,不一致的信息主要为年龄、身份证号、现住址、职业等。
(2)工作要求
1、按照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的要求,各级医院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奖惩制度,加强检查和督促,提高疫情报告率、准确率、完整性和及时性,降低漏报率。
2、各医疗单位必须建立规范的门诊日志,加强门诊日志的管理,提高使用率,对不登记、漏报等行为要依法严处,减少或杜绝传染病漏报。
3、所有医疗卫生单位对医院内所有职工,特别是新参加工作人员对传染病诊断、报告、法律责任等相关知识要进行全面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规范》及卫生部近年下发的部分传染病诊断防治相关文件、网络直报系统数据统计规则等。进一步加强培训,提高业务人员技术水平,增强责任心,定期收集疫情及时上报,以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
4、各医疗机构疫情管理人员要定期对相关科室登记记录进行核查,并做好核查小结。经核查后的登记记录做好标记,以备核查。加强督导,提高传染病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率。
(三)重点传染疾病
(1)存在的问题
1、部分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对新冠肺炎防治知识缺乏,防护意识淡薄。
2、肠道门诊工作出现滑坡,存在麻痹松懈细想,未按要求及时开展工作,部分卫生院无肠道门诊相关制度,甚至无肠道门诊室,硬件设施条件差。特别是新参加工作的医护士不知道肠道门诊设置的规范和操作要求,如何采集标本、保管,以霍乱为主的肠道病人抢救治疗和报告程序等知识缺乏,另外每月报表迟报现象严重。
3、部分医疗机构最新《新冠肺炎防控方案》学习普及不够,本单位工作方案、预案操作性不强,未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及疫情防控演练等。
(2)工作要求
1、各单位要提高重点传染病防治的意识,加强相关传染病诊断水平和流行病学知识,在诊治过程中要进行流行病的询问和调查,以便更准确的做出判断,及时发现、报告、诊断、治疗病人。
2、应按要求设置肠道门诊、发热门诊,实行预检分诊制度,加强门诊日志和传染病的登记。
3、继续做好出血热疫苗接种、宣传、防治工作,做好登革热防治知识宣传防治工作。
4、加强最新《新冠肺炎防控方案》学习,应急物资的储备,规范发热门诊的设置,储备应急采样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疫情防控演练,掌握疫情报告流程等。
2022年10月18日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