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类别: 规划计划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生成日期:2023-12-15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000014349/2022-23222

相关解读:

相关文件:

永修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十四五”工作规划

发布日期:2023-12-15 10:44
字号: 〖大 小〗

一、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1.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推进城市书屋、社区书吧、校园书吧及社区阅报栏、电子阅报屏、健身设施建设,把优质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向基层延伸。逐步形成主城区和中心镇15分钟、一般村镇20分钟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圈”,形成县有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体育馆五馆的文化设施网络格局,鼓励公共文化机构在城区、工业园区建设分支机构、服务网点,推进数字广播电视户户通和应急广播村村通。

2.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

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绩效管理平台,破解公共文化服务监管难题。支持民办博物馆、图书馆、体育场馆等公益性文化体育机构发展,用好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文化服务中心终端设备,大力开展农村文化“三项”活动、传统工艺展示和民俗表演活动,组织“红色文艺轻骑兵”常态化深入基层,开展公益性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探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鼓励引导国有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运营。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定期举办农村文化艺术节,满足基层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和需求,促进优秀文化作品融入百姓生活。

3.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

聚焦“中国梦”时代主题,以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为引领,策划组织创作一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时代精神、民族精神、现实主义、英雄主义题材,展示永修本土历史人文魅力的文学、戏剧、音乐、美术、书法等文艺精品,向主流创作阵地进军。建立文艺精品创作生产项目库,坚持储备一批、扶持一批、生产一批。健全网络文艺创作引导机制,创作更多健康优质的网络文艺作品。深入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实施文艺工作者轮训计划,宣传推介优秀文艺工作者,推出一批有影响的文艺领军人物,加强文艺队伍、文艺家协会组织建设。支持少儿文艺、群众文艺工作。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骨干文艺团队,鼓励支持民间文艺团队发展。

4.丰富文艺作品的传播渠道

分类整合全县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服务资源,探索与周边市县建立展演联盟、展览联盟。充分利用各级主流媒体,特别是要发挥新媒体的独特优势,运用广播、电视、刊物、专栏、微博、微信、抖音、移动客户端等载体,同时利用好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文化服务中心终端设备,促进优秀文艺作品多渠道传播、多平台展示、多终端推送。定期举办一届永修县农村文化艺术节,每两年举办一届样式雷文化节,精心组织优秀文艺作品专题推介、展演、展示、展播活动。

二、加强现代化文化产业体系建设

1.培育文化产业新业态

充分挖掘我县“十大”特色文化底蕴,加大文创工艺品等衍生产品开发力度,提升“十大”特色文化附加值。促进文化与科技、互联网、旅游等深度融合,建立重点文化项目库,建设文化产业园区,着力引进扶持一批骨干文化企业。大力完善创意包装、广告业、动画制作、网络游戏、信息服务、艺术制作、设计装饰等产品生产、销售和相关服务活动,重点扶持动漫、动画、网游等新媒体形式的创意产业的发展,扶持培育一批“专、精、特、新”文化创意企业。

2.健全文化产业发展体制机制

深化文化领域“放管服”改革,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完善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文化经济政策体系。完善文化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制度。

三、擦亮永修全域旅游新名片

制定完善全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以成功创建的“江西旅游强县”为基础,以高质量建设吴城候鸟小镇和环云居山旅游为重心,串联吴城、云山、西海等景区,打造旅游金三角,打通县城至云居山、县城至海昏侯墓遗址公园路网,整合资源,完善配套,提升品位,做好“山、水、镇”三篇文章,推动永修“一日游”向“多日游”转变。以打造“永不落幕的国际观鸟胜地”为目标,紧扣“国家生态文明样板区,江西赣鄱文化展示区”的功能定位,建设集国际观鸟、湿地观光、文化展示、休闲体验为一体的生态旅游综合体,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以打造“中华农禅第一山”为目标,加快推进环云居山旅游开发。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继续办好凤凰山桃花节、艾城艾草文化节、江上登山赏花节、虬津荷花节等节庆活动,着力培育一批具有永修特色的食品系列、工艺品系列、日用品系列等特色旅游商品。加快推进村组景观化工程,进一步提升深山蜂谷、凤凰山桃花园、三溪桥杨垅村等村组旅游点品质,实现全县所有乡镇A级乡村旅游点全覆盖。进一步丰富旅游业态,培育文旅融合、工旅融合、商旅融合、农旅融合等特色旅游热点,实施“互联网+旅游”融合工程,完善旅游产业链,提升智慧旅游建设,加快完成“一部手机游永修”运营平台建设,推进永修景城融合、全域发展,打造成旅游、文化、教育、康养四业融合的旅游胜地,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县。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各省区市政府网站 -
- 县区网站 -
- 部门网站 -
- 乡镇之窗 -
- 其他网站 -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网站地图|使用帮助 |隐私声明

主 办:中共永修县委 永修县人民政府    网站标识码:3604250013    
E-mail:yongxiu@jiujiang.gov.cn    ICP备案号:赣ICP备2022007475号-1     
公安备案号:36042502000101号
     联系电话:0792-322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