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解读:
相关文件:
吴城镇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计划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吴城镇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发展目标,凝聚干群力量,全力以赴攻项目、抓经济、促发展、谋民生,为全面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幸福现代化新永修贡献吴城力量。荣获2024年江西“风景独好”旅游名镇、2022-2023年度九江市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等荣誉,鄱阳湖吴城候鸟小镇景区入选2024年江西省体育消费新场景典型案例。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聚焦“稳存量、扩规模、增效益”,发展韧劲不断增强。一是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成功上报星泽美、润州化工、光益减震、柚紫文化等申规企业;预计全年完成工业固投3亿元,非公固投4亿元。二是产业招引成果丰硕。树牢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理念,紧盯首位产业和主导产业,赴江浙沪等地精准招商20多次,积极搭建链式精准招商平台,顺利举办吴城“大敲门”行动暨星泽美上下游专题对接活动,全年成功招引项目5个,项目总投资11.6亿元,其中今年新签约的泽美有机硅项目代表永修在全市“书记部长进校园”活动中顺利签约。三是项目建设势头强劲。推动续建快投产,立邦二期已于今年4月底竣工试生产,龙之丞二期、光益减震二期项目正在申报,广邦厨具项目年底可建成投产。四是集体经济稳步提升。打造吴城大板瓜子、葡萄园、草莓园、百果园等8个具有本地特色的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村集体产业项目,四季皆可采摘的农旅局面初步形成,预计全镇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275万元,所有行政村集体均超过15万元,50万元以上强村达2个。
(二)坚持聚焦“新业态、优服务、强保障”,魅力吴城乘风出圈。一是丰富业态场景,抓好项目推进。全力推动打造文化研学、旅游观光等“旅游+”多业态消费场景,全力保障吴城天象厅、吴城狮子山观鸟点业态配套提升项目以及帮扶江豚基地等一批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文旅项目建设落地,持续丰富旅游供给。二是优化服务能力,抓好设施提升。出台《吴城镇民宿、农家乐奖励补助办法》,鼓励支持社会、民间资本投资建设精品民宿和配套业态,今年来,我镇新建民宿4家、改造农家乐7家,“归巢雅居”等一批精品民宿已“开门迎客”。三是打造节庆活动,抓好营销推广。江西永修半程马拉松赛、2024第十二届环鄱阳湖国际自行车大赛、“吴城美食争霸赛”、“龙腾盛世 恭贺新春”春节龙灯会等赛事活动陆续在吴城成功举办,春节期间,每天组织吴城本地舞龙队开展龙灯巡游、舞龙表演等民俗活动,通过“旅游+民俗非遗”,丰富旅客旅游体验。围绕网红打卡点“最美水上公路”,组织机关干部古装展演游船等活动,每天吸引数百名游客打卡,组织10余名摄影师拍摄短视频,引爆流量。
(三)坚持聚焦“抓规划、重监管、强治理”,生态底色不断厚植。一是坚持规划引领,严守生态红线。委托省林科院、省环科院对离岛全域进行测绘、分析、规划,明确可开发区域和保护区域,确保可开发区域能够合理利用,保护区域得到最严格保护。二是严格执法监管,织密保护法网。以最大力度、最严举措落实禁捕退捕、湿地保护等工作,在离岛、本岛各设立3个24小时执法点,组织16名干部全天候巡查,收缴并销毁渔具82件,驱离非法垂钓人员1.3万余人次,打窝船8只,查处禁捕退捕案件15起。在景区热门活动现场,组织党员干部“鸟导”护鸟,引导游客文明观鸟,劝阻“黑飞”。三是落实保护优先,加大生态修复。实施沙地土地治理,因地制宜扩大湿地松、蔓荆子等种植,已种植湿地松400余亩,蔓荆子100余亩,赣江修河沿线种植芦荻500余亩。全面清理离岛存量垃圾,逐村巡查,所有垃圾清运出岛。抓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成立吴城镇矮圩整治工作专班,全面摸清矮圩底数,制定详细工作计划,按照拆除标准和相关要求,立即启动拆除程序,预计2024年全面完成矮圩拆除工作(双退圩除外)。
(四)坚持聚焦“大安全、大应急、大防灾”,防范体系更加完善。一是安全大局向稳向好。从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围绕交通、渡口、消防、燃气、在建工地等重点领域全面推进安全生产隐患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全年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1300余次。针对全镇105家“九小场所”排查安全隐患30处,全部整改到位。开展森林防火、秸秆禁烧巡查,全年出动巡查宣传车辆650余次。开展570个批次果蔬农药残留检测,严守农产品安全底线。全力夯实粮食安全,恢复耕地面积477.4亩。对全镇80个重点水域进行定期摸排,更新防溺水“四个一”92套防护设施。销毁非法出版物40余册,拆除“小耳朵”14套。二是社会治理有力有效。深入开展常态化扫黑除恶、禁毒、反邪教、平安建设等系列平安宣传活动32次。积极开展信访化解和下访工作,全镇共排查出矛盾纠纷39起,调处化解39起,调处成功率100%。开展“民情勤访活动”38场,收集问题55个,已全部完成办理。三是行政执法从严从紧。常态化组织执法力量到离岛执法点开展环境卫生、禁捕退捕、生态保护等工作,2024年以来,吴城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开展执法巡查210余次,共依法查处违法违规案件办理行政处罚案件10起,罚款金额4.13万元。
(五)坚持聚焦“保基本、兜底线、补短板”,民生网底兜得更实。一是落实教育保障。优化教育资源,合并吴城中学、吴城中心小学成立吴城学校,为每名幼儿生免费提供营养奶,全面开展校园周边安全整治行动,打造良好教育社会环境。二是做实就业帮扶。以“5+2”就业之家为抓手,组织120名群众参加春秋两季现场招聘会活动。开发公益性岗位167个,帮助167名脱贫户和退捕渔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三是夯实民政兜底。全年申报并批准城乡低保待遇人员31户41人,1-11月发放城市低保金100.4万元,农村低保金290.3万元,城乡特困生活费和护理补助105.3万元,临时急难救济金4.5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39.3万元。
(六)坚持聚焦“讲政治、强思想、夯堡垒”,作风建设坚强有力。一是理论学习走深走实。组织全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利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专题学习等形式开展学习5次,党委书记讲党课1次,各支部讲党课19次,邀请县纪委监委同志对开展专题辅导培训班1期,观看教育警示片3期,组织“送学上门”活动35次,邮送“红色包裹”121个。加强党员教育,全年举办培训农村党员轮训班3期、村(社区)书记培训班6期,政府机关干部培训班29期,流动党员培训班1期。二是组织建设做强做优。聚焦村级规范提升,规范化打造吴城镇居委会、河东小区、渔业大队合署党群服务中心。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调整选强村书记1名、村“两委”干部3名。开展村书记后备力量选拔、培育,全镇储备村书记后备力量12人。全年高标准发展党员7名,走访慰问困难老党员56人,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7枚。三是集中整治工作抓严抓实。紧盯农村集体“三资”、弱势群体补贴发放、生态环保、基层工程项目等重点领域,加强线索摸排、发力案件查办。集中整治期间,发现问题87个,整改到位76个,正在整改11个,办理问题线索16条,其中立案件14件,自办案件7件,办结11件,给予党纪处分11人,信访了结2件,另3条问题线索正在办理中,共更新出台4项制度,推动工作质效提升。
二、2025年工作安排
(一)努力提速重点产业项目,全力培育镇域经济新引擎。一是满格状态抓招商。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围绕有机硅产业,建立招商目标企业库。紧盯各类重点节会招商活动,加大“链主型”企业和上下游配套项目的对接力度,强化与吴城籍在外优秀人才的沟通,广泛收集投资信息。鼓励光益减震、龙之丞等企业带着产品走出去以商招商,做好云母带胶项目(有机硅树脂)、大泽水产水产品加工项目以及浙江精通有机硅等项目的跟踪对接,力争2025年签约落地招商项目5个以上。二是满腔热情优服务。持续开展“1+4”企业帮扶,结合“四问工作法”,重点解决企业关键问题、高频问题、疑难问题,推动企业诉求闭环落实,打造全链条、全天候、全过程为企服务新生态。全力支持保障企业增资扩产、做大做强,力争立邦新材料营收2年翻番。三是满弓冲刺拼项目。聚焦项目资金筹措、立项、用地规划、招投标、施工许可等环节,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破解项目建设中的堵点、难点。力促泽美新材料新建项目尽快落地,力推龙之丞、光益减震等扩建项目早日开工,力争完成永修县君然酒店有限公司、永修县建昌友居酒店有限公司商贸月度申规,永修忠成物流有限公司服务业月度申规,确保诺厨(江西)餐饮设备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完成月度申规、江西峰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完成年度申规。
(二)努力提质旅游融合发展,全力打造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上鄱湖明珠。一是丰富旅游产品业态。全力搭建多业态新消费场景,优化产品供给,释放游客消费潜力。围绕“吃”,加大吴城一桌菜、水中八仙特色菜推介力度,讲好“美食故事”,深入开展吴城吃货节、美食品牌评选活动,提升吴城美食影响力。围绕“住”,积极对接优质民宿,坚持试点先行,以点带面推动全域旅居提档升级、规模化发展,2025年建成矽砂矿民宿等一批试点民宿落地。围绕“购”,加快文创礼品研发,培育一批吴城特色旅游商品开发基地。举办农产品展销活动,大力推介吴城特色农特产品。围绕“娱”,持续推进水上游线项目建设及运营,全力帮扶江豚基地项目建成落地。全力配合办好“三大”明星活动赛事,精心策划特色农产品采摘节、嘉年华、美食争霸赛等各类活动。围绕“学”,全力保障江豚保护基地、吴城天象厅、吴城湿地公园农耕文化等一批研修基地新建改造。二是坚持农文旅融合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发展思路,充分挖掘吴城排工号子、丫丫戏、建昌锣鼓、吴城庙会、滚龙灯等非遗文化资源,开展吴城舞龙、庙会、龙舟等民俗演绎活动,讲好吴城千年故事。坚持强化农旅产品结合,推动草莓园、百果园、葡萄园向农耕体验、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等田园综合体方向拓展,开发农业游、林果游等特色主题旅游活动。三是强化服务推介能力。联合市监部门常态化开展“打击宰客、涨价”专项整治行动。积极开展餐饮、住宿服务人员培训,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优化住宿、餐饮店内部环境,开展餐饮店评星活动。挖掘培训一支8-10人本土导游队伍,提高讲好吴城故事的水平。组织本地居民抖音、小红书培训,发动居民进行有温度有热度的宣传营销。成立宣传专班,加大吴城人文故事、自然风光宣传。加强与旅行社、周边景区对接,开拓市场引客入吴。
(三)努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全力守护鄱阳湖一湖清水。一是高质量抓好一体保护。构建全域湿地候鸟保护、禁捕退捕“一盘棋”的生态保护体系。加强多部门联合行动,强化行政执法、刑事司法联动,合理安排人员排班驻点。加大巡查力度,增加巡查频次,优化巡查路线,利用无人机、智能监测等设备,及时发现并制止破坏湿地、猎杀候鸟、非法捕鱼等行为。宣传贯彻好《江西省湿地保护条例》,提升辖区群众湿地、候鸟保护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二是高要求抓牢系统治理。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加大河道治理、管护,针对影响河湖健康的非法矮圩等问题,紧盯时间节点,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全镇矮圩整治任务,确保鄱阳湖一湖清水注入长江。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健全农药包装收集处置体系。积极配合林业部门抓好中央财政湿地生态效益补偿项目实施。三是高起点扮靓集镇品质。以乡村旅游点标准全面开展本岛农村环境整治,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明确镇、村、城管三方网格员,一体整治乱丢乱摆、乱停乱放、乱贴乱画等现象。利用老旧房屋、历史街巷等资源,以十八坡、吉安会馆、杨志善堂等地为重点改造提升,拓展集镇旅游边界,让游客体验千年古镇之美。
(四)努力增进民生福祉,全力满足群众生活乐美新期待。一是加速基础设施改造。加快推进吴城公交车站点建设,积极推动渡口提升改造,升级渡船,改善群众出行便利。全力推进集镇边街小巷改造项目,全面改造砂石路、破损水泥路,改善群众出行条件;全面推动路灯进边街小巷,改善群众夜间活动条件。二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做好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做到应纳尽纳,开展精准帮扶,保障帮扶政策、措施到位。全面清产扶贫资产,分类落实“四个一批”政策,坚决防止扶贫资产闲置、低效使用,保障产业项目分红。三是加力完善社会保障。统筹抓好养老、医疗等重大民生事项,重点抓好就业工作,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参与旅游开发,积极推荐获得船员证的退捕渔民到水上游线工作,提高退捕渔民就业收入。四是强化创新社会治理。突出抓好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燃气安全等重点领域整治。加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抓好防汛抗旱、防溺水等工作。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强化各类风险隐患“见底清零”工作,全覆盖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坚决杜绝安全稳定事件发生。
吴城镇人民政府
2024年12月3日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