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解读:
相关文件:
九江市永修生态环境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计划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永修生态环境局以“在永修看见美丽江西”为总载体,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打造美丽江西“九江样板”贡献永修力量。
一、上半年工作概况
全县PM2.5年累计浓度为28.8μg/m3,同比改善8.9%,全市排名第10,全省排名第87;优良天数比例为92.6%。全县水质综合指数3.3990,同比变好5.03%,土壤、固废(危废)和辐射环境安全形势总体稳定,未发生环境安全事件。我局先后举办“六五世界环境日”“政府开放日”等重大活动,建成了全市首个县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物资库,永修11项因子实现自主监测并独立出具报告。宣教工作也实现了权威媒体上稿数和“生态讲解员”活动双突破。督察期间,更是以扎实的日常工作基础,经受住了中央环保督察的考验。
二、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党建引领,着力打造生态环保铁军
以作风建设为引领,环境监管能力三年提升行动为路径,着力打造生态环保“铁军”队伍。一是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落实“第一议题”“每会一廉”,以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等方式,围绕“六项纪律”持续研读学习《条例》,目前已组织集中学习研讨19次,开展廉政教育活动,书记讲纪律专题党课各2次。二是持续加强作风建设。我局组建3个工作专班,创新建立4项工作机制,查摆发现问题159个,针对性制定整改措施172条。开展“三服务”活动22次,解决企业问题7个。制发简报20期,通报批评和约谈9人。从制度层面发力,修订14件、废止7份、参照执行14份规范性文件,以“废、改、立”推动“转提抓”作风建设专项行动成果深化巩固。三是全面提升环境监管能力。投入400万完成星火园区智慧平台优化升级,目前在线接入率达90%。争取到140余万县级资金用于执法装备配备和监测能力提升,县级监测站运行架构也于第一季度搭建完成,11个项目检测检验资质获CMA资质认定,并自主开展稻虾养殖尾水、汛期重点污染源监测,出具监测报告11份。
(二)坚持减污治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聚焦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核心目标,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一是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加大重点区域环境监管,对县城重点区域落实高值精细化管控,形成巡查周报25份、启动污染天应急响应4次,在污染边缘抢回6个优良天,真正做到“天不帮忙、人也争气”。对星火园区汇和、利君欣等13家涉VOCs企业帮扶检查,促成星火有机硅导热油低氮燃烧改造大气中央资金项目入库,淘汰燃煤锅炉3台。完成工业园区38家企业用电监管设施安装及联网。二是扎实推进碧水保卫战。持续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开展水源地全覆盖检查3轮,发现解决问题3个。扎实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共排查各类入河排口129个,其中赣江排口整治完成率95%,修河及其支流整治完成率92.2%。三是稳步推进净土保卫战。开展11个地块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确保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完成13个行政村农村环境整治任务。
(三)坚持问题导向,从严抓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
在突出环境问题整改、信访投诉办理、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等方面持续攻坚。一是狠抓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督察组进驻期间,我县收到18批,22个信访转办件,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调查并回复,信访件涉及15个点位,目前9个点位问题已完成整改,剩余5个点位问题正在集中攻坚、重点督办。二是持续推动环境信访问题解决。实施领导带案下访,落实群众信访投诉举报办理机制。1-6月份受理环境污染投诉49件,现已办结49件,及时受理率和按期办结率均达100%。三是提升生态环境执法效能。持续推进工业园区隐患排查整治、涉铊企业排查、打击危险废物和污染源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环境违法犯罪行动,创新性开展“一业一查”综合双随机监管。1—6月份共检查企业300余家次,查处企业违法行为6起。
(四)坚持新发展理念,全力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持续提升行政审批服务效能,强化企业服务保障,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环评审批服务,对重大项目、重要事项全程跟踪,提前服务。上半年审批建设项目23个,完成备案项目36个。实行容缺受理项目15项,允许企业在期限内先受理后补正。坚持开展“营商环境直通车”和“三帮三促”行动,走访企业8家次,提出“帮扶暖企”措施10余条。二是源头管控把好项目质量关。实施以“三线一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和准入清单管理,为我县62个项目招商引资项目提供环保预审意见,其中不予准入2个,从源头管控“两高”项目和重污染项目。三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梳理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倾心打造《永修县企业办事服务指南》,将环评、排污许可的办事内容、依据、条件、程序、时限予以宣贯,为企业核发审核排污许可证76张,指导32家排污单位办理了排污登记。
(五)坚持“两山”理念,守住自然生态安全底线
一是争创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以18个(已创建14个,今年申报4个)省级生态乡镇为基础,精心布局、提前谋划、深入研究,争取到100万资金启动永修县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工作。二是持续强化自然生态保护监管。扎实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完成修河国家湿地公园观光廊道拆除,投入322万元完成白莲湖B湖水质改造项目。“绿盾”行动整改完成率100%。三是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学习践行“南阳实践”经验,成功处置星火工业园江西瑭泽化工环境应急事件。有序推进《修河饮用水源地“一河一策一图”应急响应方案》及《星火工业园“一园一策一图”应急响应方案》编制。投入8000余万元建设星火园区一园一策一图”基础工程,对园区20条支路雨水管改为雨水明沟,要求园区企业雨水全部安装在线监控设施,企业接户井全部改为可视化。同时,实施星火工业园明沟清淤整治工程,建设明沟应急闸阀和雨水回抽系统,极大保证了园区雨水的有效管控和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三、存在问题
一是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进展滞后。永修桐溪河-潦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因汛期水位上涨,暂处于停工状态加之对项目建设的前瞻性不足,此前工期排的就紧,下半年进度推进压力较大。
二是空气环境质量改善压力艰巨。PM2.5年累计浓度虽同比改善,但全省排名较同期下降,主要是城市扬尘管控和市民广场站点颗粒物湿清除效果相对不明显,导致PM2.5累计浓度偏高。同时,5月份我县出现6个臭氧超标天气,导致优良率的排名出现下滑,臭氧污染问题较去年明显反弹。
三是监测监管保障还有短板。我局虽获得执法装备标准化配置和监测能力建设资金支持,但部分资金要以专项债来保障,招标采购进展受专项债流程牵制;部分设备是否为专用设备,政府采购限额标准如何参照等问题也没有统一明确,导致采购流程滞后。
四、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半年,永修生态环境局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密围绕环境质量年度指标计划,全力攻坚指标任务完成。找准工作重心,全速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建设,全面完成执法装备标准化建设,继续强化县级监测站独立自主监测能力,目标是年底拿下76项监测因子CMA资质认定。聚焦各级各类督察反馈问题,举一反三开展环境风险排查,加快问题整改,确保时限内整改销号。将以美丽永修建设行动纲要为统领,发挥好环委会和十大专委会牵头抓总作用,实施新“八大标志性战役、30个专项行动”,切实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提升攻坚战,持续改善我县生态环境质量,服务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