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类别: 规划计划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生成日期:2024-01-04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000014349/2024-01383

相关解读:

相关文件:

九江市永修生态环境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4-01-04 17:05
字号: 〖大 小〗


2023年,九江市永修生态环境局在市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美丽九江“永修样板”建设为统领,大力支持地方绿色低碳发展,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较好的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

一、2023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以党建工作为引领,队伍政治生态持续向好。

一是注重理论学习贯彻。全年21次党组会、15次支委会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第一议题”,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二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履行基层党组监督执纪问责职责,切实运用“四种形态”中的第一、第二种形态对6名干部的作风、履职等问题进行谈话提醒、通报批评。三是培育队伍优良作风。严肃开展纠治“四风”、四类违规问题等7个专项整治,召开2次专题警示会,以案施教筑牢干部思想防线,促进队伍作风大转变,效率大提升。

(二)以减污降碳为抓手,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一是大气环境质量显著改善。投入280万聘请大气管控专家团队,多部门联动式作战、系统化攻坚,科学应对春季沙尘传输和高温晴热天气臭氧污染,落实污染天应急减排,累计形成巡查分析报告120余份,启动污染天气应对管控60余次,全年成功挽回优良10余天,污染天数同比减少24天。首次针对秸秆禁烧专门出台《约谈制度》,更高标准压实属地责任,2023年我县仅被市环委会通报1起秸秆禁烧火点,秸秆禁烧工作显著加强。推动完成30余家VOCs重点企业开展“一企一策”整治工作。开展“移动源污染管控”“VOCs及异味管控”等行动,出动500余人次对重点区域进行巡查整治,跟进完善调度整改机制,共发布高值调度、问题整改提示230余次,下发提示函4份。2023年,PM2.5年累计浓度为28.8μg/m3,同比上升1.9%,全市排名第9,全省排名第82,省排名较2022年上升了个10名次;优良天数比例为94.5%,同比改善6.6个百分点,全市排名第7位,全省排名94位,省排名较2022年上升了8个名次。二是水环境质量持续巩固。贯彻落实《九江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编制贯彻实施方案和应急预案,完成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加大饮用水源地监测巡查力度,全年开展巡查20余次,出动90余人次。聘请水技术专家团队制定实施鄱阳湖永修湖区总磷污染控制与削减工作要点,重点推进实施纳污水体水污染治理,累计争取3300万元中央生态环保资金用于桐溪河潦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实施和修河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编制“三单一图”、落实“一口一策”,深入开展入河排污口溯源排查整治,其中赣江排口整治完成率95%;重点河湖排口整治完成率72.5%。联合水技术专家团队汛期开展污染源排查,平、枯水期对赣江、修河水质加密采样监测。2023年,全县8个水质断面均达到国家、省考核目标。三是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规范完成2023—2024年7块涉及性质变更为“两公一住”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积极推进危险废物重点单位评估工作,严格按照指标体系对企业进行全面“体检”。统筹抓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全面完成8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1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改造。2023年,全县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7.78%以上,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

(三)以美丽永修建设为统领,生态文明绿色底色更加厚植。

一是持续优化生态环境服务。实施“1+4”企业帮扶工作机制,向全县18个重点项目和77家工业企业派驻环保员,保障重大项目落户。实行无事不扰和轻微环境违法首查不罚,将全县37家企业纳入正面清单管理,推动审慎包容监管执法不予处罚案件9起。采取容缺审批受理、现场办公、承诺制审批等方式高效完成项目审批26个。严格实行“准入门槛+负面清单”管理,为我县70个招商引资项目提供预审意见,否决5个项目落地。二是积极推动低碳绿色发展。研究起草《永修县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继续强化碳核查培训,督促6家企业完成温室气体填报激发重点行业企业自主减污降碳的积极性。开展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提质增效行动,争取燃煤锅炉淘汰补贴资金1035万元,有序推进星火有机硅3台燃煤锅炉淘汰工作。支持企业绿色改造,推广运营新能源公交,运营占比达100%。推进87家涉气企业行业相关企业绩效评级,实施重污染天气或特殊时期差异化减排措施管控,完成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容工程,顺利完成大气、水主要污染物重点工程减排任务。其中化学需氧量减排299.36吨,氨氮减排85.48吨。氮氧化物减排28吨、挥发性有机物减排80吨。三是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持续开展“绿盾”专项行动及“回头看”,对湿地公园遥感监测图斑进行核查,严守自然保护地边界红线。充分利用“世界环境日”“全国生态日”等节日契机,跨部门、跨领域联动开展生物多样性知识宣传贯彻。全县累计创建省级生态乡镇13个,省级生态乡镇创建率达72%。

(四)以民生福祉为根本,环境风险管控更加有力

一是狠抓环保督察整改。坚持结果导向、着力攻坚,危废处置项目整改方案获省政府批复调整,存量问题销号取得巨大突破。2023年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期间,我县收到12件信访转办问题,共涉及7个点位。截至目前,5个点位问题均已完成整改,其余2个点位也达序时进度。二是提升环境执法效能。投入30余万元建设标准化执法队伍,大力实施非现场执法,探索性扩大企业用电监管“覆盖面”,打好工作提前量,实现人防、物防、技防“三防”合一。配合九江市南部片区行政执法实战实训基地在我县星火有机硅有限公司设立揭牌。启动园区智慧平台优化升级,16家危险废物重点监管、简化管理企业危废仓库视频数据接入平台,监管触手延伸至企业末端。全年立案查处企业违法行为25起,其中启动生态损害赔偿程序9起,移送公安2起。三是保障生态环境安全。累计出动740余人次,深入开展园区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涉铊企业专项检查。积极推广流域突发水环境事件环境应急“南阳实践”经验,并于12月率先开展预案演练。新完成编制并备案《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企业39家,承办九江市危化品泄漏联合应急演练。联合园区管委会、应急、水、气技术专家团队,落实24小时应急值守制度。聚焦化工园区污染受纳水体,联合园区管委会投入400余万元完成星火工业园管网整治改造工程,共清淤硬化1310米,并每日对园区中心沟采样监测、预警溯源。通过溯源,填堵老旧管网漏点3个,查处企业违法排污行为1起,中心沟水质实现大幅改善并趋于稳定。

二、2024年工作计划

2024年,永修生态环境局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美丽永修建设行动为统领,实施新“八大标志性战役、30个专项行动”,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提升攻坚战,持续改善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一)主要指标计划

对标“十四五”目标及时序进度,2024年主要指标为:

1.大气环境方面。全县细颗粒物(PM2.5)力争控制在28μg/以内;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力争稳定达到90%以上,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2.水环境方面。全县地表水省监测断面水质达到或好于Ⅲ类断面比例力争达到75%,其中国家考核断面达到71.4%;全县地表水省监测断面达到或好于Ⅱ类断面比例达到62.5%;全面消除V类及劣V类断面。鄱阳湖总磷浓度持续下降,赣江九江段、修河、柘林湖等重点水体达到Ⅱ类水质。

3.土壤环境方面。全县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93%、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95%,完成上级下达目标。

4.生态环境安全方面。全县放射源辐射事故年发生率低于每万枚1.3起。每年开展1次以上环境应急演练,力争不发生重大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和环境舆情事件。

自然生态、应对气候变化、污染减排等方面确保完成市级下达任务。

(二)具体工作思路

一是全面实施美丽永修建设行动。出台《美丽永修建设实施方案》,环委办、美丽办实行“两办合一”,以各职能部门行动项目为抓手,积极谋划永修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扎实推进美丽永修建设。

二是全力推进环保督察整改。全面梳理推进中央、省环保督察等问题整改工作,分领域、分行业开展排查整治,重点推进群众反映强烈、重复举报信访件整改。同时,进一步拧紧环委会成员单位责任链条,持续深化巩固“八大标志性战役、30个专项行动”成果,大力实施生态环境巩固提升攻坚行动,推动污染防治在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关键指标上实现新突破。

三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化大气污染防治作战指挥,探索与应急、电力、水利部门数据挂接共享,提升大气污染天气应急监管智能化水平,减少现场执法。挖掘园区涉VOCs企业减排潜力,完善企业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以差异化减排措施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好水污染防治管家团队作用,全面推进断面上游5公里范围内污染源排查整治,重点攻坚鄱阳湖吴城、蚌湖2个断面总磷达标,实施永修县(修河)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生态化保护工程,加快推进桐溪河潦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进展,争取2024年底完成80%的工程量。深入推进化工园区水污染治理,探索企业雨排口自动化监管新路径,开展排污口整治专项行动,加大涉磷企业排查、监管力度。深入推进农用地安全利用、疑似污染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深入开展涉重污染源综合整治。进一步推进无废社区、无废细胞、无废机关创建,全力完成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任务。

四是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主动适应改革新需求,加快推动排污许可提质增效,全面提升排污许可证核发质量,推进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主动对接、提前介入服务保障重大项目建设,在严守生态环境保护底线的基础上,做好重大项目环评审批服务。

五是持续提升环境监测监管能力。强化环保科技支撑力度,积极争取装备配备资金,全面完成执法装备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监测机构能力提升,破解历年来监测工作依赖第三方机构困境,探索建立县级监测断面。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持续聚焦各类稽查反馈问题整改,加快推进未完成问题的整改、立案和查处力度,举一反三开展“回头看”,巩固整改成效。

六是持续强化干部队伍建设。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持续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大力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高质量发展。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注重抓早抓小。扎实做好市委巡察、中央资金审计等反馈问题整改。加强生态环保铁军建设,推行年轻干部多岗位锻炼,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丰富培训形式,全面提升干部队伍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水平,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生态环境保护干部队伍。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各省区市政府网站 -
- 县区网站 -
- 部门网站 -
- 乡镇之窗 -
- 其他网站 -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网站地图|使用帮助 |隐私声明

主 办:中共永修县委 永修县人民政府    网站标识码:3604250013    
E-mail:yongxiu@jiujiang.gov.cn    ICP备案号:赣ICP备2022007475号-1     
公安备案号:36042502000101号
     联系电话:0792-322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