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解读:
相关文件:
永修县水利局2021年工作计划
2021年度,我们将克服工作中不足,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克服畏难情绪、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水利工程建设
1、探索建立标准化管理经费长效保障机制。水利工程在长期运行中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需要后期定期进行维修养护,这就必然需要资金保障。积极争取标准化管理政策上项目上的资金扶持,确保水利工程标准化常态化管理,2、探索物业化管理模式。物业化管理模式是实现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手段。根据上级有关标准化工作要求,2021年6月20日全面实行小型水利工程物业化管理。学习德安县物业化管理工作经验,编制我县工作方案,按时按要求推行物业化管理各项工作。3、积极开展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工作。科学地评定大坝安全类别 、落实防汛抢险措施、保障水库安全度汛 。定期开展安全鉴定加强小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保证大坝安全运行。4、启动新增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经2020年底大坝安全鉴定,有11座水库为三类坝病险水库。其中:小(1)型3座(安城、枹桐、燕山水库),小(2)型8座(黄韶、大蛇垅、桃竹、刘家垅、赤前湖、岷山垅、石源、莲蓬塘水库)。除小(1)型安城水库正在进行设计外,另外10座小型病险水库还未开展前期工作。2020年11月30日省水利厅下达安城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央投资238万。目前,安城水库初步设计已编制完成近期进行审查。
二、河湖长制工作
1、打造河长制湖长制升级版。建立县、乡、村三级河长湖长组织体系,对照全县河流、湖泊、小(2)型以上水库、灌区,继续完善“一河(湖)一策”、“一河(湖)一档”。根据调整后的各级总河(湖)长,副总河(湖)长更新公示牌信息。建立河道巡查保洁等管理制度,聘请专门的专管员、巡查员、保洁员。县政府分管负责同志每月组织河长制湖长制相关工作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共同研究解决各部门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调度推进各项具体工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不定期听取各部门的工作汇报情况。2、营造全民保护河湖环境良好氛围。由河长办牵头继续开展“河小青”等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利用标语、宣传栏、宣传册等宣传手段和微信等新兴媒介,广泛宣传河长制湖长制相关政策和知识,吸引和鼓励群众自发监督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自觉参与到河湖管理保护工作中来,在全县营造了落实河长制湖长制的浓厚氛围。3、加强法制监管。在2021年,我们必须要加大执法力度,坚持综合执法,推进水环境网格化监管。针对水污染专项治理等工作,建立“河长湖长+警长”,“河长湖长+检察长”协作机制,根据需要抽调有关责任单位人员组成联合执法队伍,按照职责分工抓好落实,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三、水旱灾害防御工作
1、加快推进主汛期前水毁修复工作。督促各地主汛期前完成已下达资金的全部水毁项目修复工作,按照县水利局关于我县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规定严格项目管理工作。2、编制、完善各类水工程度汛方案、防洪预案。修订完善县山洪灾害防御应急预案及全县各类水工程度汛运用方案、防洪应急预案。并督促各乡(镇、场、企业集团)修订并上报本地各类防汛抗旱方案、预案。同时督促在建工程项目法人和施工单位落实安全度汛责任,签订工程安全度汛目标责任书,完善防汛工作组织体系。要求各责任单位落实好应急抢险组织机构、防汛抢险队伍和防汛物资,确保发生险情时及时有效应对。3、组织汛前自查、检查、督查。按照乡镇自查,县级检查,市级督查要求,对各项防汛准备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对辖区内河道、水库、堤防、涵闸、排灌站等防洪排涝灌溉工程、设施进行全面检查。重点加强险工险段、水毁堤段、穿堤建筑物与堤防结合部、设施设备、备用电源的检查。4、组织开展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督促各相关乡(镇、场、企业集团)汛前开展山洪灾害防御设施检查、维护工作;加强山洪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落实县包乡、乡包村、村包组、组包户的联防责任制,将安全转移明白卡发放给每一户危险区居民;汛后及时开展山洪灾害防御设施维修养护工作,确保防御设施发挥作用。对水库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山洪灾害监测预警设施、监测预警信息平台和视频会议系统、通信网络进行运行维护;做好2021年水旱灾害防御通讯信息修订及报送工作。制定2021年防洪应急演练方案,组织实施防洪演练工作,总结经验教训,提高防汛应急组织指挥能力。
四、水行政执法工作
1、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一是完善执法程序制度。具体规范水行政执法的各个环节、步骤、权限和时限等行政行为,切实做到流程清楚、要求具体、期限明确。二是推行执法公开制度。进一步公开执法依据、权限、程序和结果,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确保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三是创新水行政执法联动协查制度。在重要水利枢纽、堤防和执法任务较重的区域,积极推行有关部门联合执法机制,有效凝聚执法力量,严厉打击重大涉水违法案件。四是建立水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全面规范水行政执法行为。推行水行政执法行为准则,做到公正执法、公开执法和文明执法,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2、加强能力建设,有效提升水政监察执法效果。一是加强队伍素质培养。多层次、多渠道开展水行政执法人员的思想素质和法律水平教育,规范持证上岗、亮证执法。本年度拟举办一期水政监察骨干人员培训,系统学习水法律法规和依法行政理论知识。二是严格查处违法水事案件,确保我县良好水利建设环境。积极参与、指导、督促县水域重大水事违法案件的查处,坚决打击和制止无序开发水资源、侵占河道湖泊、破坏水利工程实施、造成水土流失等违法行为。三是及时调处水事纠纷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大局。在局党组的统一领导下,配合有关股室,采取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及时化解水事矛盾纠纷,按照预防为主、预防与调处相结合的方针,把水事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四是建立健全执法巡查制度,加大现场巡查执法力度。针对出现的重大的水事违法行为,及时开展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各种水事违法行为,逐步实现由事后查处向预防为主、防查并重的转变。五是逐步推进综合执法。按照国务院继续推进综合执法的要求,积极配合省总队开展综合执法试点,探索综合执法经验,整合水行政执法力量,提高执法效能,从源头上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和执法缺位的问题。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