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解读:
相关文件:
糯米粑里揉出团圆味
糯米粑里揉出团圆味
又是一年月圆时,永修县三角乡的空气中飘散着糯米的清香。这香气,源自当地传承已久的中秋习俗——家家户户巧手制作风味各异的糯米粑。
黏糯的米皮包裹着甜蜜的馅料,不仅承载着游子浓浓的乡愁,更凝聚着乡亲们对丰收与团圆的喜悦。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三角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开展主题为“共聚团圆,情满中秋”的活动,让这份独特的“团圆味”在社区大家庭中氤氲开来。
活动现场,糯米粉、红枣、葡萄干等食材整齐摆放。工作人员首先娓娓道来中秋的起源与习俗,加深了参与者,尤其是老人们,对传统节日的认知。
随后,经验丰富的居民主动担起揉面的重任,雪白的面团在巧手中变得柔韧筋道。大家围坐一起,兴致盎然:包馅、塑形、点缀红枣或葡萄干……一双双巧手翻飞,谈笑间,形态各异、创意十足的糯米粑便跃然盘中。
一位负责揉面的居民感慨:“这热热闹闹一起动手的氛围,真像回到了一个欢乐和谐的大家庭!”
小小的糯米粑,在协作中成了联结邻里情感的纽带。
活动结束,欢声笑语中,大家相互展示着亲手制作的劳动成果,成就感与满足感洋溢在每个人脸上。这份节日的温暖并未止步于活动现场。
工作人员与志愿者心系特殊群体,带着象征团圆的月饼等慰问品,专程上门走访了辖区老人和留守儿童。
一声声关切的问候,一份份贴心的礼物,将社会的关爱与节日的暖意送到了他们的心坎上,让中秋的明月照亮每一个角落。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