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解读:
相关文件:
永修县司法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打算
202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司法局的精心指导下,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职能优势,主动作为,在服务中心工作、推进法治建设进程、保障基层平安稳定和满足人民群众公共法律服务需求等方面取得成效。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3年工作开展情况
这一年,我们步伐坚定,收获满满。2023年度永修县司法局荣获了“全省行政复议工作规范化示范单位”、“省级智慧社区矫正中心”、“全省社区矫正“十百千万”专项行动先进集体”、“全省政法满意度调查先进政法单位”。云山人民调解委员会获评“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梅棠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获评“全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人民调解员王新望代表江西省先进模范在人民大会堂作大会交流发言。
这一年,我们开拓创新、勇破难题。面对基层司法所编少、人少的实际问题,局党组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支持,招聘10名司法所辅助人员,所需经费全部纳入县财政全额保障。为有效解决基层司法所工作人员“出行难”的问题,深入推进基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局机关集中采购了10台执法执勤电动摩托车,向10个基层司法所进行配发,对提升司法行政执法能力和部门形象是一项重要举措。
这一年,我们勇担使命,倾解民忧。积极构建县乡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1台互联网“无人律所”在县行政中心投入启用。全面推进柔性执法+包容审慎监管模式,制定实施免予处罚事项清单,落实轻微违法行为依法免予处罚制度。2023年以来,全县免除行政处罚案件650余件,免除行政处罚金额近151万元。
一年来,我们还重点做好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围绕主线,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全面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
1.坚持思想引领,全面从严治党效果显著提升。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党性教育作为党员干部增强党性修养、强化廉洁自律意识、提升拒腐防变能力的重要途径,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以党性立身做事。通过不断丰富学习内容和形式,认真落实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年度学习计划,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全局干部会议等形式,结合干部年度教育计划、“3·23”警示教育活动,年轻干部廉洁从政教育活动,采取观看警示教育片、开展红色教育等形式,拓宽干部学习面,增强理论知识积累。
2.加强思想建设,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组织开展学习教育。建立健全新闻宣传队伍,积极对外报送新闻信息,开展法律法规及业务工作宣传,严格落实“三审三校”制度,严把稿件质量关。结合法治宣传教育,开展法律服务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提高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思想意识。
(二)管教并举,优化分类管理措施,完善特殊人群监管帮教
1.探索完善监管方式,社区矫正质效实现新提升。按照社区矫正中心建设规范要求,完成并通过省级智慧矫正中心建设验收。联合县检察院共同就辖区内社区矫正对象申请跨市县活动开展首例社区矫正现场听证会、联合举办社区矫正“十百千万”专项行动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举办“社区矫正大讲堂”,全面提升全县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能力水平。结合“以案释法”大走访活动、“民情勤访”活动,对辖区内社区矫正对象进行谈心谈话,常态化开展各类矫治教育、警示教育,对辖区内社区矫正对象谈心谈话,帮助其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五项巡查”日常化,加强对重点社区矫正对象及重点人员的管控排查,预防在矫期间社区矫正对象重新犯罪。2023年度在册的社区矫正对象244名,未发生一起脱管漏管事件。
2.因人而异温情施教,安置帮教取得新实效。利用远程会见系统,对服刑人员进行亲情帮教。联合本地企业与永修籍服刑人员签订就业意向书,解决其刑满释放后的去向问题。做好刑释解戒人员的无缝对接,并安排专门资金用于困难刑释人员走访慰问。2023全年共衔接刑释人员249人,省内刑释人员衔接率100%,帮教率100%。远程帮教视频会见共预约342次,预约率100%,会见率100%。
(三)机制创新,助推法治政府建设,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1.推动依法治理走深走实,提高依法治理社会的主动性。7月14日,我县召开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2022年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工作总结报告(审议稿)》《2022年永修县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总结报告(审议稿)》《关于调整永修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和协调小组组成人员的通知(审议稿)》《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2023年工作要点(审议稿)》等文件。18个乡(镇、街道、场、企业集团)党(工)委书记,县市监局党组书记,县城管局党组书记等20位同志就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进行现场法治述职,县委主要领导一一进行点评。
2.做好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确保规范性文件合法合规。加强对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监督管理,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印发《永修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废止或宣布失效的规范性文件15件,继续有效的规范性文件9件,予以修改的规范性文件8件。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印发了《永修县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工作指引》等四项工作指引,推进我县重大行政决策、政府合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合法性审查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3.打造行政执法优质环境,确保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法治永修一体化建设有成效。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今年以来共制定157项年度检查计划,227个年度检查任务,探索实施“一业一查”跨部门联合执法,建立“一张清单”管理模式,2023年以来,全县开展联合检查79次,在平台录入行政执法案件5275件,监管行为覆盖数474项,联合部门检查事项占比达100%。先后开展了2次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全县30个执法部门均已完成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并赋权15个乡镇(街道)相关行政执法权力。
4.做好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确保行政复议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在县政府门户网站设置行政复议网上申请链接入口,全面开通行政复议在线申请渠道。2023年,我县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72件,受理58件,审结60件(含去年结转11件),其中,县检察院参与化解案件9件,纠错行政复议案件6件。全市两级法院共受理永修县一审行政诉讼案件23件,审结行政诉讼案件21件,败诉2件,败诉率为9.5%。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100%。
(四)夯实基础,立足平安永修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1.做实做细人民调解,社会矛盾化解更高效。建立完善以人民调解为基础的大调解工作格局。纵向推进乡(镇、场、集团)、村(社区)人民调解组织全覆盖,横向推动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向矛盾多发易发领域延伸,90%村(社区)调委会已完成规范化建设,指导成立县旅游纠纷调委会和县知识产权纠纷调委会,加强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建设,实现调委会“六有”,调解工作“六规范”。2023年度调解各类矛盾纠纷928件,调解成功912件,调解成功率达98.2%。紧紧围绕“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定位,扎实开展人民调解进网格、进园区、进学校、进医院、进行业、进信访活动,全年共开展“六进”活动12次。
2.充实基层法治建设力量,司法所建设在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中的作用更加规范。以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按第一年30%、第二年50%、第三年20%的目标。到2024年,实现全县18个司法所全部达到规范化建设要求。目前,全县已完成15个司法所的规范化建设。加强司法协理员队伍建设,更好发挥司法所在基层法治建设、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安全稳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目前,我局现有10名司法所辅助人员全部到岗。
(五)健全队伍,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完善法律服务体系
1.夯实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量。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安排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在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值班。全县18个乡镇,217个村(社区)均配备了法律顾问,实现了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解决了群众法律需求“问师无门”的难题。组织法律顾问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日前,已送法下村居20次,现场解答法律咨询500余人次。完成全县18个乡镇(街道)、1家园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组建综合性法律服务团,组织团员参加“综合性法律服务团入企活动”、“法治体检”、“万所联万会”等活动,为县域内企业提供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咨询、具体案例指导等服务,帮助企业依法管理、合规经营、化解矛盾纠纷等,增强企业风险防控能力,为企业纾困解难。
2持续优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法律援助服务效能。推进减证便民、简化审批程序、压缩审批时限,全面实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推进司法行政审批事项“全省通办”。在县退役军人事务管理局、信访局等单位成立法律援助工作站30个。在重要时间节点,多形式开展“法援惠民生”专项活动、“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公益法律服务行动,进一步落实“监察+仲裁+工会+法援”维权联动对接机制。扎实推进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工作,加大民事、非诉讼法律援助案件的承办力度,对重点人群“应援尽援”,实现困难群众法律援助全覆盖,2023年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70件。
3.充分发挥公证职能作用,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扎实推进公证便民服务,尽量让群众“只跑一次”。综合运用保全证据、现场监督等制度特色和职能优势,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主动服务大局,为政府相关重点工程建设提供全程公证法律服务,助力诚信法治建设。2023年以来,共办理公证560件,其中办理了15起现场监督公证,2起企业和个人诉讼保全证据,2起遗嘱公证,7起上门公证,接待当事人来电咨询及来访1200人次。
4.加大普法宣教创新力度,提升公众学法用法质效。在重大节庆日、纪念日等时间节点,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月、“千所进万村”“宪法宣传周”、法治文艺汇演等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提高法治宣传教育的受众面和知晓率。组织省、市宣讲名师来县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学堂”宣讲活动,与九三学社省委会联合举办普法讲座,营造大学习大宣传的浓厚氛围。在全县18个乡(镇、街道、场、集团)司法所设立“法律明白人”法治实践站,182个村(社区)设立“法律明白人”服务工作岗。2023年在虬津镇宝田村、滩溪镇阳门村、吴城镇同兴村、立新乡北徐村、云山集团察溪村、三角乡红旗村修建了法律明白人广场。2023年以来我县开展普法宣传活动100余次,解答法律咨询5000余人次。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强干部教育管理。多形式加强党内法规学习,筑牢党员干部思想防线。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将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查摆出来的问题,作为改进党员干部自身作风建设的重要方式。逐步完善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外监督机制,进一步畅通监督渠道。通过政务公开,增强决策透明度,为群众监督提供重要途径。持续开展警示教育,及时传达上级通报的各类典型案例,坚持以案为鉴、以案促改。
2.深入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持续开展“法律七进”、法律巡回宣讲及“八五”普法工作;继续推动“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组织党政主要负责人开展年度述法活动;协调各责任单位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机制,着力构建主体分工明确、部门责任具体、配合协作密切的普法工作格局。结合实际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工作,积极申报争创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
3.做深做实做细刑罚执行工作。持续深入开展社区矫正安全隐患防范排查活动,坚决做好社区矫正对象日常监管教育工作。协调联系县公益组织及志愿者,壮大帮教志愿队伍。常态化开展社区矫正执法规范提升工作,持续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督查检查。加快推进社区矫正教育帮扶基地、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基地建设。加大远程会见便民宣传,提高远程帮教会见知晓率。开展回归人员谈心,加强刑释人员救济排查,实行差异化、精准性帮教。
4.做优做精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加强与行政复议案件多发部门的沟通协调,就案件的疑点难点进行会商研判,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在诉讼全过程加强与人民法院的沟通协调,着力构建集行政复议、司法救济为一体的多元纠纷解决体系。将行政应诉纳入领导干部考核指标,将行政诉讼中所反映出的行政行为的合法率、协调和解率、生效裁判自动履行率、诉讼义务履行情况、行政应诉出庭率及败诉率等纳入政府的法治考评体系。落实违法行政追责制度,明确问责对象、问责方式和问责程序,依法加大对违法、过错人员的责任追究,约束、防范执法人员滥用职权,减少、杜绝违法侵权现象发生。
5.切实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以全面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为抓手,重点抓行政执法规范性建设,转变“重实体、轻程序”的执法观念,强化执法人员责任意识。加强行政复议监督功能,运用行政复议意见书和行政复议建议书等制度,规范执法程序,提升执法水平,从源头上减少行政争议。完善行政执法公示工作,健全相关制度,依法向社会公开主体资格、法定职责、执法依据、执法程序、监督办法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落实。创新开展行政执法争议和矛盾的协调,做好司法部在我县开展行政执法监督与“12345”热线建立合作机制的试点工作。
5.推进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工作更加规范。继续推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大力发展专职调解员队伍。切实做好本辖区内的矛盾排查化解工作,及时妥善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做好人民陪审员选任工作和人民监督员工作。落实“枫桥经验”,推动“访调对接”,积极着手旅游商贸、环境保护、征地拆迁、山林纠纷等新调解组织建设,提升调解水平和实效。加强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工作对接,着力提升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6.全力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对律师、公证、司法鉴定、基层法律服务等行业的监督管理,提升法律服务质量。2024年完成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智能终端平台建设,稳步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产品政府购买机制,组织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参与法律援助、法治宣传、矛盾化解等公共法律服务活动。深化“法援惠民生”法律援助系列宣传和服务活动,持续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力度。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做好房产、遗嘱、委托等“传统领域”基础上,积极拓展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新兴业务”。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持续开展“法律七进”和法律巡回宣讲活动,继续推动“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进一步促进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永修县司法局
2024年1月10日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