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解读:
相关文件:
2017年永修县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意见
2017年是“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我县推进“五大定位、八大工程”快速突破之年。2017年全县市场和质量监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历次全会和县委十四届二次全会精神,扎实落实国务院《十三五市场监管规划》,紧扣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把握赣江新区机遇,围绕“五大定位、八大工程”,坚持四个突出,守牢民生幸福安全底线,为培育壮大我县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一、突出精准服务,在助推经济发展上更具新实效。
1.加快简政放权,助推创业创新。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基层实践,进一步放宽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允许企业“一照多址”“集中办公”、住宅商用,在完善企业“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的同时,全面推行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两证合一”,持续降低企业的准入门槛和开办成本。力争2017年全县企业营业执照“一证一码”换照率达100%以上,个体营业执照统一信用代码换照率达40%。扩大受惠范围,开通农民专业合作社绿色通道,力争全年办理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00户以上,为全县精准脱贫攻坚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2.强化精准作为,提升服务效能。继续推进窗口标准化建设,完善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和全程服务等特色服务机制,加强引资对接和跟踪服务,深化信息挖掘和分析,不断改善企业投资环境。立足登记审批、品牌培育、质量管理、执法打击等市场监管职能,完善和细化各项扶持政策,推动“个转企”提质扩面,进一步提高个体转公司的比例。引导企业通过商标质押、股权出质等创新手段来拓宽融资渠道、破解发展瓶颈。
3.抓好质量兴县,增强企业竞争力。深入实施质量振兴战略, 通过多种形式开展质量提升活动,大力开展《质量发展纲要》宣传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活动和以质量提升、质量基础、质量文化、质量平安、质量服务、质量信用“六大工程”为主要内容的“质量兴县”“质量兴企”工作,加强标杆宣传与重点引导,鼓励企业申报政府质量奖,不断提升我县整体质量水平。
4.促进资源整合,加速品牌战略推进。对商标、名牌等品牌工作资源进行全面整合,优化品牌孵化环境,指导现有品牌扩大运用,鼓励龙头企业积极申报驰名商标和省级以上名牌。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指导企业做好新一轮江西名牌产品申报工作。深入开展系列专项整治行动,继续保持对商标侵权、虚假违法广告的查处,维护市场秩序。力争新增江西省著名商标3件、市知名商标 5 件,培育江西名牌4个。
二、突出问题导向,在市场秩序监管上取得新成果。
1.结合五城同创夯实食药安全基础。全面实施食品安全监管网格化管理。以市场监管局为主体建立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各分局、单元网格员、村(居)委会、社区、农场五级食品监管网格,不断促进我县食品安全监管常态化、规范化。加强农村食品、儿童食品、畜禽屠宰和肉制品等高风险食品,学校及周边等高风险区域,节假日、中高考等重要时间节点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围绕群众关心的重点品种、重点环节、重点领域,提升抽检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对抽检结果加大公示力度。全面完成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建设,争取落实配备标准型食品快检车辆一台。更新、完善基层分局食品快检设备。进一步推进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整治规范,加强对小作坊的分类监管,积极开展小作坊调查摸底建档,按要求组织实施小作坊备案登记工作,深入开展“餐桌安全治理”、农村食品等专项整治。加强重点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监督抽验,高压严打食品药品违法行为并切实加大移送力度。主动承担牵头协调职能,加强食品安全风险治理、全程监管和社会参与,推动食品安全公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2.借力社会化提高市场监管综合治理能力。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实施监管分级联动、强化民众和舆论监督为主要思路,着力推动市场监管社会共治,进一步提升我县对食品药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无证无照经营等问题的治理能力。食品药品安全方面,继续深化基层食安办规范化建设,从制度上对协管人员落实待遇、明确职责、赋予手段并加强考核管理,真正达到“强网”、“用网”目的。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上,在扎实开展“打非治违”、隐患排查和液化石油气充装单位压力管道等专项治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安全生产监管网格的作用,深化落实分级分层的全员安全培训工程,不断增强镇、村两级和企业特种设备监管的风险排查和处置能力。
3.完善企业信用平台推进商务诚信建设。加强企业事中事后监管,努力丰富和优化我县在省企业事中事后监管信息平台的入库数据,力争全年在全市信息对接工作中信息报送零差错。企业、个体年报公示率到7月份达到80%以上。严格执行“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制度,全年及时录入达到90%以上。结合“明厨亮灶”“示范创建”“守合同、重信用”等工作,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强化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切实加强普法宣传和舆论引导,并依托企业信息信用共享平台强化食品药品主体的行业自律和信用约束。
4.规范市场秩序提升监管执法效果。加大行政指导、行政告诫等柔性执法手段的应用,积极探索以检查对象、检查人员“双随机”为特征的阳光抽查、公平监管机制,减少日常监管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加大打击力度,严格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监管,严厉查处商标侵权、商业贿赂、公用企业不正当竞争和利用合同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权益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加大对银行业、电信业、房地产等行业格式合同“霸王条款”整治。以医疗、药械、保健食品、房地产等行业为执法重点,严厉打击非法宣传和虚假广告。强化农资监管力度,加大化肥、农药、成品油、液化石油气、建材等民生商品抽检力度,严厉查处违法经营行为。
三、突出履职抓手,在护航民生上彰显新作为。
1.主动担责办好民生实事。积极开展食品药品行业示范店创建,按照“先行先试、重点突破、因地制宜、逐步推进”的原则,以学校食堂和大型餐饮单位为突破口,积极有序推进“阳光厨房”工程,按照上级要求,实施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继续推进“计量惠民生、诚信保和谐”双十工程有序开展。加强医疗计量、民用三表计量、集贸市场计量、定量包装商品计量和加油站计量等民生计量监管,重点抓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医用三源、民用三表等一批重点计量器具的检定管理,确保受检率达96%以上。
2.着力提高消保维权工作效能。加大新《消法》宣传和执行力度,进一步整合投诉举报资源,完善分类处置的新型维权机制,形成多元共治、互动合作的消费维权体系。锁定消费者投诉集中的行业开展整治和规范,加大服务领域、网络市场等领域消费侵权案件的查处力度,切实提升民众对维权工作的满意度。
3.立足职能努力维护民生安全。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强化特种设备大检查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完成全年定检计划,积极开展专项检查工作。加大现场安全监督检查力度,对违法行为和安全隐患进行有效查处。在春节、国庆等重要节点,对特定条件、特定环境中的特种设备进行专项整治,确保节假日期间的设备安全。强化产品(商品)质量监管与消保维权工作的结合,加大对燃气器具、危化品等重点产品的巡查监管力度,加强对学生用品、家居用品、家电产品等产品(商品)的监督抽查和售后维权,切实提升民众对质量监管和维权工作的满意度。对高污染燃料锅炉,强化安全节能监管,加快淘汰改造进程。
四、突出队伍建设,在担当履职上展现新形象。
1.切实抓好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进一步加大教育培训力度,重点抓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历次全会精神,着力提升干部队伍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作风素质,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2.切实抓好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领导班子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支持改革创新、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化,提高选人用人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健全民主集中制,完善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发展党内民主,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加强基层规范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创新监管服务。加强干部队伍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基层工作考核、督查机制,确保职能履行到位,促进干部廉洁从政、依法行政。进一步深化机构改革。着力理顺完善体制机制,形成工作推动更加顺畅的内部管理模式,厘清机关与基层的职责关系。
3.切实抓好干部作风和反腐倡廉建设。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持之以恒开展作风建设,坚决执行中央八项规定,防止“四风”反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开展廉洁从政思想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强化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加强对权力制约和监督,努力塑造风清气正的队伍形象。
2017年3月14日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