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类别: 规划计划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生成日期:2019-07-12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G24110-0301-2019-0002 责任部门: 永修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相关解读:

相关文件:

永修县人社局2018年工作总结暨2019年重点工作安排

发布日期:2019-07-12 11:32
字号: 〖大 小〗

永修县人社局

2018年工作总结暨2019年重点工作安排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人社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县人社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及省、市人社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理念,以饱满的热情,务实的作风,有力的举措,较好地完成了本年度各项工作任务,为“坚定五大定位,实施八大工程,全面打造现代化产业新城”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就业创业局势总体稳定

(一)城镇、农村就业工作。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200余人,城镇就业率98%。通过举办“春风行动”、“就业援助帮扶”、“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发布就业信息”等实践活动,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4160人,其中省内转移2217人,1700多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帮扶困难群体“4050”人员实现就业209人。

(二)政府购岗工作。为全县451名贫困劳动力、残疾人、“两参”人员等就业弱势群体通过政府购买和开发公益性岗位帮助其实现就近就地上岗。

(三)创业担保贴息贷款工作。目前累计发放小额贷款4.11亿元;全年共有1722个人和16家企业享受创业担保贷款政策,直接解决5166人就业,间接带动近8610万人实现就业。综合到期贷款回收率达99.9%,获得了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的一致肯定。

(四)就业培训工作。开展就业培训3567人,其中创业培训856人,省内工业园区定向培训2301人,其他培训410人。

(五)就业扶贫工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岗位信息,经常性开展各类定向培训,不断拓展就业服务模式。“6+1”就业扶贫服务模式持续推进,扶贫生态系统得到完善。目前全县在运行的就业扶贫车间14个,累计吸纳166名贫困人员就近就地就业。计划全年新建和改建18个乡镇工业扶贫车间,预计可吸纳超过200名贫困人员就业;开发扶贫专岗482个来安置贫困人员就业,在2017年开发238个扶贫岗位的基础上,增长超一倍;通过开展摸底调查活动,对有培训需求和培训意愿的贫困人员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帮扶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达755人;另通过落实其他就业扶贫实施项目惠及贫困人员27人,其中交通补贴24人,创业补贴1人,职业技能鉴定1人,求职补贴1人。

二、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一)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全县参加企业职工、机关事业养老保险人数 76381人,其中离退休人数 28996人,实际缴费人数 43042人,征缴基本养老保险费 12839.93万元;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42923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34人,征缴职工医疗保险费 3000万元;征缴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费3268万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实际缴费人数 17207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实际缴费人数339940人;参加城镇职工工伤保险人数 3.3万人,征缴工伤保险费 698.6万元;参加城镇职工生育保险人数1.01万人,征缴生育保险费 296.5万元;参加城镇职工失业保险人数1.65万人,征缴失业保险费 468.7万元。同时还认真开展了社会保险风险管理专项检查,成立了风险管理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局业务经办风险管理工作。上半年顺利完成市社保局的风险管理迎检工作,取得较高成绩,综合考核分值名列前茅。主动对接县扶贫办等单位,完成了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入系统工作。积极落实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启动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中人”改办工作。建立了“两参”人员缴费补助机制和困难企业、改制企业等欠费清收和养老保险接续工作,进一步加大基金征缴力度,同时做好了机关事业养老财政预算追加工作,以及联系税务部门做好社会保险划转工作事宜。

(二)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全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0.35万人,领取待遇人数为4.1万人,年初省、市核定我县参保任务数为14.45万人,已完成任务数的100%。基金征缴收入1795.99万元。全县到龄退休人员 4.16万人,实际纳入4.1万人,实现退休金发放率达98.5%,核查出重复领取人员409人,并追回重复领取部分养老金。实际发放到龄人员养老金4966.83万元,发放率和社会化发放率均达100%。符合财政代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建档立卡贫困户(16-59周岁)人数为7027人。低保和特困人员中符合财政代缴(16-59周岁)人数为7830人。老农保参保总人数为11924人,已并入新农保人数为7925人,退保人数3472人,留存人数527人,封存人数占总人数比率仅为4.42%。

(三)医疗保险工作。截止目前今年医保基金支出29627.6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498.2万元,同比增长28.1%,基金累计结余37587.7万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支出17747.3万元,较去年增长6088.6万元,同比增长52.2%,基金累计结余23062万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支出10458.4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61.5万元,同比增长5.7%,基金累计结余14093.6万元;工伤保险基金支出1157.5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42.1万元,同比增长26.4 %,基金累计结余295.8万元;生育保险基金支付264.4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94万元,同比减少59.8%,基金累计结余136.3万元。

(四)社保基金管理工作。为杜绝养老基金冒领、挤占、挪用现象,避免重复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堵住社保基金流失的漏洞,建立了常态化领取养老金人员资格审查机制,提高社保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水平,杜绝冒领养老金现象的发生,切实保障广大退休人员晚年生活的安定。截至目前,全县查实150人重复领取养老金,追回养老基金273864元;查实死亡冒领养老金35人,追回养老基金26512元。为保障和提高职工退休后的待遇水平,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建立人才长效激励机制,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促进单位的健康持续发展,在江西华景鞋业有限公司设立了企业年金制度。同时还建立了基金违规举报制度,公布了举报电话以及对违规工作人员进行惩罚的相关措施。

三、人事人才工作卓有成效

(一)公务员管理工作。认真做好2017年度公务员(参公)、机关工勤人员年度考核备案工作,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职级晋升和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对52名企业干部发放了2018年下半年生活困难补助及补差资金合计424188元,春节前夕还走访慰问了11名企业干部,发放慰问金7000元。对2018年度符合职级晋升条件人员开展了申报和资格审查工作,下一步将做好民主测评和征求意见工作。

(二)招聘工作。县级单位公务员19人,事业单位招聘和教师招聘招录工作人员241人,通过绿色通道招录急需紧缺8名硕士研究生来我县工作,同时“三支一扶”招聘20人,安置19人,县外选调8人。

(三)人才工作。开展了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推荐工作,我县共计申报高层次人才1人,目前已通过省人社厅审批。更新完善人才信息库,目前全县专业技术人才4317人、技能人才780人、外国专家人才2人、专家人才748人、留学生1人,共计5848人,专家人才748人,专业技术人才4396人,外国专家人才减少2人,安置19人,完成今年职称申报工作中级申报56人、高级申报40人。

四、劳动关系更加和谐稳定

(一)劳动保障工作。共受理工伤事故159余件,参与工伤事故调查87余次,被认定工伤149起,其中死亡5人。成立了县职业技能鉴定站,组织6名职教中心的专业老师赴修水县开展职业鉴定考评员岗前培训。对县职教中心的在校毕业生分两批次进行了保育员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并办理了全国统一的职业技能鉴定证书。启动了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监管和执行情况调查工作,对县城投、工投、农旅投等国有企业进行了调查摸底。组建了县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印发了劳动合同检查工作的通知,对重点领域开展劳动合同签订率的检查摸底工作。启动实施“和谐劳动、幸福江西”三年行动计划。

(二)劳动争议仲裁工作。目前共立案受理劳动争议案件26起,涉及劳动者26人,已结案24起(另2起待开庭),结案标的286万元。其中调解处理18起,结案标的204万元。裁决处理3起,结案标的82万元。其他因超过仲裁申请时效或不属于劳动争议案件受案范围下达不予受理通知书的案件5起。对农民工申诉的案件,力求快立、快审、快结,做到及时立案,材料齐全的当天立案,集体争议案件则采用特别程序,从快从速处理案件。及时劝阻事件,解决矛盾,确保各类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依法得到保障。

(三)劳动监察工作。对劳动者投诉上访案件严肃认真查处,做到接案一起,受理一起,结案一起。全年共受理工资投诉案件40起,涉及农民工1126人,成功为994名农民工追讨工资1525万元,其中调解29起,为954名农民工追讨工资1510万元;立案11起,其中结案3起,为46名农民工追讨工资15.6万元,其它8起按正常立案程序按期移交法院强制执行。全面开展了建筑领域工伤保险参保工作,成功处置农民工工资引发的突发事件2起。2018年全县在建项目156个,共有4300名农民工纳入信息化平台监管,为3082名农民工通过银行代发工资3157万元,实行实名制覆盖率达到95%以上。

五、人社公共服务质量水平全面提升

(一)、加强人社系统行风建设工作。一对照“五制”、“四公开”、“三亮明”查找问题,根治“怕、慢、假、庸、散”等不良工作作风,组织召开办公会议,严格部署了“首问负责制、责任追究制”等实施,在大厅显眼处设置了公示牌,公开办事程序、办事依据等。二是增加便民服务设施,对人社大厅进行改造,改装电动玻璃门,拆除格挡玻璃,更换办公桌椅,同时更新了多项便民服务设施,如窗口工作人员满意度评价仪,业务流程便民查询机,LED政策宣传显示屏等,在便捷群众办事的同时,也拉近了人社系统与群众的距离,加强了和群众的沟通,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二)、解决群众办事的堵点、痛点。一是对人社领域地方性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做好相关梳理,对整个系统内存在的不规范,同时对群众办事过程中有堵点、痛点的问题以及不适应的证明事项进行清理,实现数据共享,通过阳光人社,金保网等人社服务平台,对公安系统居民信息、民政系统死亡信息、工商部门企业信息实现共享,方便了群众办事,缩减了无畏证明,同时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开通微信缴费功能,让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真正做到一些业务“只跑一次,一次不跑”。二是优化经办服务流程,认真落实中央、省、市有关“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理”的决策部署和具体要求,立足于我县社会保险服务、就业服务、劳动监察投诉服务、社会保障卡等窗口管理服务现状和发展趋势,围绕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公共形象、提供便捷服务,深入研究、查找问题、排列清单、建立台账,对各项经办业务流程进一步进行梳理,减少了服务环节,提高了服务效率。

六、全县双创氛围更加浓厚。

今年双创工作更加扎实,创新方面,实现全社会研发经费(R&D)投入3.12亿元,比上年度提高0.8个百分点;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7家,同比增长325%。高新技术企业工业增加值预计达到39亿元,同比增长5.4%。专利申请量预计达390件,同比增长63.2%;其中,发明专利申请50件、授权10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0家,同比增长233%。获批赣江新区院士工作站1家、获批赣江新区产业技术联盟1家、获批赣江新区优势科技创新团队1个。创业方面,全面落实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充分利用创业担保贷款、公益性岗位补贴、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创业补贴等,今年共发放创业贷款3.78亿,同比增长16%,全年共有1781个人和16家企业享受创业担保贷款政策。通过贴息贷款,直接扶持1781人创业,带动就业10686人,为7名创业大学生发放创业补贴3.5万元;为 57名大学生发放创业贷款1118万;已扶持约275名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扶持资金约0.914亿元。丰富双创活动方面。今年以来我组团举办大型双创活动2场,以青创联盟草根创业者分享创业故事交流,谈心谈话为主题的青创联盟故事汇,通过18名创业者讲述自己创业初期的艰苦遭遇,以及政府政策资助扶持助其起步,通过故事汇分享创业故事激发了我县青年创业者的热情;以激发组团创新创业活力,浓厚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为主题的永修县首届创新创业大赛,共有22名参赛选手(其中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8个),项目涵盖农业、电商、传统手工业、科技研发等领域,比赛效果显著,赢得了社会上的一致好评。

当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补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民生保障还存在不少短板,人才活力有待进一步激发,脱贫攻坚任务依然繁重;一些地方在政策、管理、纪律、服务方面还有不少急需改进的地方,要找准问题原因,攻坚克难,开拓进取,要以新姿态面对新挑战,深刻领会上级部门关于人社工作的科学决策,立足新时代,贴紧发展大势,着力提升人社服务水平,深刻把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面临的风险和挑战。

2019年工作安排: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建设忠诚型、创新型、担当型、服务型、过硬型政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从确保就业局势稳定,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强人才人事工作,扎实推进人社扶贫,全面推进人社公共服务提醒建设方面着手,为建设现代化产业新城不懈奋斗。

1、确保就业局势稳定,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确保全年就业民生工程任务按时完成,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积极落实就业创新政策,着力抓好重点群体就业,扎实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退役军人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帮扶。大力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优化和落实创业政策,进一步提升带动就业效应,做好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加大就业创业培训力度。积极推进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开展专项职业培训行动,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就业创业培训。

2、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一步统一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推进社会保险扩面,继续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创新扩面举措,推动实现精准扩面,积极推动工业园区企业参保。进一步落实“助保贷款”政策,做好被征地农民、建筑及交通运输业参保工作。稳步推进工伤保险省级统筹。继续落实工伤保险阶段性降费率政策。夯实工程建设领域按项目参加工伤保险长效工作机制,全面推开工伤预防工作,进一步规范工伤认定及劳动能力鉴定程序。加强社保基金风险防控。 强化预决算管理,加强基金运行风险分析研判和监控,开展经办风险管理“回头看”专项行动,加大社保基金结算和待遇支付稽核力度,坚决查处社保基金欺诈案件。提升社保经办服务水平,继续做好我省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全面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村级金融便民服务点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基层服务网点及业务终端配置。

3、加强人才人事工作,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全面落实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任务,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加强职称评审管理。继续实施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继续做好事业单位管理和招聘工作人员工作。

4、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大劳动关系协调力度。加强对劳动关系形势的分析研判和风险监测,加强对企业用工的指导服务,全面实施劳动合同制度,规范企业经济性裁员,大力实施“和谐劳动·幸福江西”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推进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完善多元处理机制的实施意见》,切实提升调解仲裁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水平。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和用人单位遵守社会保险、劳动用工法律法规情况等专项检查活动。推进劳动保障守法诚信建设,加大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布和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管理力度。切实抓好治欠保支工作,建立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问责机制,全面实行农民工工资实名制监管信息化,基本实现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实名制监管全覆盖。

5、推进人社精准扶贫工作,就业扶贫拓展扩面,继续深入推进“6十1”就业扶贫,充分发挥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及各类基层服务平台作用,推动贫困劳动力就业意愿、就业技能和就业岗位精准对接。 鼓励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鼓励农村劳动力返乡创业,带动就业。持续推进技能扶贫工作。实施技能脱贫专项行动及技能脱贫千校行动,为有就读技工院校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技工教育,为有劳动能力和培训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提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全面落实社会保险扶贫政策。落实为建档立卡未标注脱贫的贫困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和60岁以上贫困人员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

6、强化人社系统行风建设,持续优化人社公共服务。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人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全面梳理全省统一的人社权力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推进人社服务事项信息要素“八统一”,持续推进“减证便民”,彻底清理无谓证明。全面落实延时服务和预约服务。切实加强窗口队伍建设, 积极开展窗口单位业务技能练兵比武,加大常态化监督检查力度,继续组织实施领导带班巡查制度。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建设全省统一的人社一体化综合平台,建立一体化综合平台集成接入标准,新建改造人社各业务信息系统,优先将公共就业服务、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职称申报评审、社会保障卡和“12333”电话咨询系统等6个业务信息系统集成接入。及时发放社会保障卡,基本实现居民“人手一卡”。推进窗口单位标准化建设,将人社窗口服务、评价、管理等全程纳入标准化管理轨道,实施窗口优化整合,建立“统一受理、后台分办、统一出件”经办模式,全面推行无差别“一窗受理”,构建人社窗口单位建设的标准体系。

7、继续做好中心工作。一是继续抓好党建工作,按县直机关工委的要求,不折不扣地完成规定动作,争取多出创新动作。二是继续做好新农村和村建帮扶工作。指定一名分管领导到新农村建设点和村建帮扶点进行指导,并督促两项帮扶经费的落实。三是继续开展好大走访活动和精准扶贫工作。进一步提升广大群众的满意度,让群众能够感受到党群、干群关系改善,感受到党风、政风、民风的改善。四是继续坚持人社行风作风建设,牢固树立人社系统良好的工作形象。

2019 年 1 月 10 日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各省区市政府网站 -
- 县区网站 -
- 部门网站 -
- 乡镇之窗 -
- 其他网站 -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网站地图|使用帮助 |隐私声明

主 办:中共永修县委 永修县人民政府    网站标识码:3604250013    
E-mail:yongxiu@jiujiang.gov.cn    ICP备案号:赣ICP备2022007475号-1     
公安备案号:36042502000101号
     联系电话:0792-322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