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类别: 重点领域信息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生成日期:2023-12-18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000014349/2023-08518

相关解读:

相关文件:

2023年虬津镇民生工作总结及工作打算

发布日期:2023-12-18 11:17
字号: 〖大 小〗

我镇民生工作以“上为党政分忧,下为百姓解忧”为工作宗旨,切实履行改善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的基本职责,积极创新,开拓进取,使我镇各项民生工作健康发展。

一、认真实施民生工程,健全和完善以城乡低保为重点的社会救助体系

扎实做好城乡低保工作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全镇享受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对象52户共计77人,发放低保金54万元;享受农村低保户440户共780人,发放低保金408.7万元(新2957人);特困供养人员110(分散供养48人,集中供养62),发放特困生活补助130万元;发放“离任两老”、孤儿补助资金23.8万元;发放重度失能补助4.7万元,发放特别困难贫困户贫困户补助11.1万元,发放高龄津贴42.8万元;同时做好临时救助工作,对因病因灾受困群众和流浪乞讨人员及时给予社会救助,共计救助75人次15.2万元;全镇残疾人数522人发放两补资金39.3万元。打造“尊崇式示范型退伍军人服务站”,完善退役军人办公场所,退役军人信息采集421人,现有优抚对象106人,发放资金133万元,办理退役军人优待证413人。

二、切实做好养老服务和敬老院工作

新建村、社区颐养之家3个,青沙湾嵌入式养老院项目今年2月已运营使用。对新申报的特困对象,按照要求,严把申报、审核和审批关,使农村特困对象应保尽保,及时发放五保金,切实让特困老人生活无忧。加强敬老院日常管理工作,全面提高了院内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提高了老人生活标准,改善敬老院居住生活条件为五保老人打造一个舒适、干净、愉悦的生活环境,真正让他们感受到了政府的温暖。

移风易俗绿色殡葬加强“三沿六区”治理,破除封建丧葬陋习,建立红白理事会,亡故人员全部实行火化,对公墓投入20万资金改造提升。截至目前入墓100穴。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兜住兜牢民生保障底线。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低收入人口监测预警机制,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加强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救助工作的衔接,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深化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大力推进精准救助,实现年底精准认定对象、精准差额发放救助资金。加快构建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为补充,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切实保障救助资金发放,扎实做好低保等基本生活救助,加大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力度,确保救助资金按月及时足额发放。

(二)加快推进民政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虬津镇老年福利服务中心养护楼、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站和未成年人保护设施建设项目;虬津镇殡葬服务综合提升建设项目;虬津镇民康医养中心建设项目”等镇重点项目的组织实施进程,科学决策,加强项目日常调度,强化资金保障,严防政府债务风险。

()不断提升社会事务管理水平。健全与我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针对困难残疾人,积极开展社会保障助残、托养供养助残、康复辅具助残、慈善爱心助残、精康融合助残“五大爱残助残行动”。积极推动殡葬改革,完善殡葬服务综合基础设施。以全省婚俗改革试点工作为契机,大力挖掘和宣传婚姻文化,实现与民俗文化、红色文化、慈善文化等融合,联合宣传、司法、农业农村、妇联等镇相关部门,开展文明节俭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工作,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和文明进步,推动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及时足额发放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费,实现应保尽保,精准保障。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各省区市政府网站 -
- 县区网站 -
- 部门网站 -
- 乡镇之窗 -
- 其他网站 -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网站地图|使用帮助 |隐私声明

主 办:中共永修县委 永修县人民政府    网站标识码:3604250013    
E-mail:yongxiu@jiujiang.gov.cn    ICP备案号:赣ICP备2022007475号-1     
公安备案号:36042502000101号
     联系电话:0792-322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