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解读:
相关文件:
虬津镇2020年重点工作安排
新的一年,虬津镇党委政府将始终坚持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升政府综合管理和治理能力,统筹谋划,明晰重点,明确目标责任,扎实做好“两巩固三提升”工作,带领虬津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应有成绩和积极贡献。
(一)巩固学习教育成果,提升基层组织引领能力。一是不断深化学习教育成果。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进一步下大力气抓好问题整改,让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等重要举措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以主题教育的新成效,体现虬津践行初心使命的担当作为。二是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坚持以党建为统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时的讲话精神,抓好党建重点工作,同时抓好“三会一课”等常规动作,提升党员主题日活动质量。三是不断强化基层队伍建设水平。强化思想引导、知识培训、政策扶持措施,努力把带动能力强的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政治素质好的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班子,着力提升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巩固精准扶贫成果,建立扶贫长效机制。继续抓好脱贫户的后续帮扶跟踪工作,做到脱贫不脱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坚持依靠外部帮扶和激发内生动力相结合、坚持短期脱贫与稳定脱贫相结合、坚持长期发展与稳定造血相结合、坚持扶智扶志与兜底保障相结合、坚持限时脱贫与防范返贫相结合,为精准脱贫工作打一针“保鲜剂”。一是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认真贯彻“大村长”制,扎实开展 “周五扶贫日”活动,围绕基层基础、政策落实、数据质量、精准识别、精准退出等方面,认真查漏补缺、摸清底数、确保基层基础扎实、政策落实不漏一人、识别退出精准。二是进一步夯实脱贫基础。加大扶贫项目建设力度,积极筹措资金,着力解决群众关注的“饮水难”、“行路难”等难点热点问题;加快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建设工作,发展林下养鸡、扶贫车间、爱心超市等扶贫项目,巩固和发展“两业”,通过政策引导,不断扎牢群众脱贫致富的基础。三是进一步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穷则思变”的内生动力,切实提高自我脱贫能力,通过技能培训、典型培植等方式,不断激发贫困群众盼脱贫、争脱贫、赶脱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提升人居环境综合治理。以更强的力度打好整治组合拳,以更有效的举措让城乡环境大改善。一是高标准完成集镇立面改造工程。把外立面整治作为展示虬津街道面貌的窗口,从规划着眼,从整治入手,狠抓香山大道两侧外立面、店招、架空线缆整治推进,以外立面整治带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整体推进。二是持续抓好环境整治工作。按照“一个一个过”的方式,继续推进村居、集镇环境整治工作;对105、316国道、各村主次干道、集镇农贸市场、文晖路、香山大道、汽配城等重点区域进行“回头看”,力争“脏乱差”顽疾得到根本扭转;将城乡环境整治与“厕所革命”相结合,100%完成全镇范围内旱厕改水厕工程;三是加强村容村貌建设。继续加大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和垃圾分类的投入力度,创新经费奖补机制,加强对保洁员队伍的管理,抓实抓细垃圾分类,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转”的处理模式运转,确保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得到有效治理。四是持续强化集镇日常管理。重点开展占道经营、摆摊设点、乱停乱放、违章建筑等专项整治行动,发现一处,查处一处;推进集镇环卫市场化运营机制,严格落实“门前三包”制度,运用网格化管理,加强集镇主次街道卫生保洁,做好中小学、汽车站等人流量大区域的卫生环境工作。
(四)围绕项目建设服务,提升虬津经济发展水平。一是继续拓宽财税税源。在抓好自有税源培植的同时,做大做强总部经济,多渠道拓宽税源渠道,确保全面完成任务、并力争超额完成。二是做好工业企业发展服务。招商引资求质量,对标新工业、新业态、新要求,充分发挥政策优势,采取“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乡贤招商”等形式,强化服务,确保完成全年招商引资任务。规上企业培育见成效,瞄准“潜力股”、精心优服务,继续服务好互利有机硅涂料、美宝有机硅酮胶等落户企业;认真做好企业申规模排工作,重点培育有上规希望的小微企业,对困难企业进行一对一帮扶,解决企业生产上遇到的困难;三是加大项目建设力度。一切围绕项目干,一切围绕项目转,抓协调、抓进度、抓实效,以项目建设促进虬津经济高水平高质量发展。重点实施好十大工程:①全面完成城乡供水一体化;②启动天然气管网建设;③适时启动集镇南九路、南全路白改黑工程;④实施东湖路拓宽改造工程,同时,继续实施虬麻公路延伸拓宽改造工程;⑤全面完成幸福圩堤维修加固工程;⑥适时启动沿河休闲景观公路建设;⑦适时启动集镇大型停车场选址、规划设计及建设;⑧启动新农贸市场建设;⑨全面完成鄱坂、宝田两村高标准农田建设;⑩配合适时启动316国道改线规划设计。
(五)加快民生工程实施,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以关注民生福祉为根本点,继续加大民生投入,全面落实各项民生政策。严格按政策、按要求,继续全力抓好虎山、青沙湾社区棚户区改造工作,确保全面完成;完善低保对象动态管理机制,加大城乡困难群众救助力度;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保工作;继续推进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和农村垃圾治理工作,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卫健工作服务水平,在全县率先探索医供一体化服务项目,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依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总结麻洲“颐养之家”的成功经验,适时召开现场推进会,逐步在全镇推开居家养老模式,营造浓厚的尊老、敬老、爱老氛围;稳步推进绿色殡葬改革工作,确保新亡故人员一律实行火化、一律集中性公墓安葬、一律不得散埋乱葬和棺木安葬;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工作,探索推行集镇范围内烟花、爆竹禁燃禁放工作,还静于民,保护环境;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持续深度推进扫黑除恶工作,建设平安和谐虬津。同时,全力支持科教、文卫、群团等各项事业发展,促进虬津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