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类别: 工作报告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生成日期:2018-02-28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G24958-0301-2018-0004 责任部门: 虬津镇人民政府

相关解读:

相关文件:

虬津镇2018年工作安排

发布日期:2018-02-28 11:59
字号: 〖大 小〗

2018年,虬津镇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坚决贯彻落实县委“实施123发展战略,实现三个转变,全面开创永修‘三个基地一个中心’发展新境界,努力建设‘四个新永修’”战略部署,立足“1+3个5”这一发展定位,以招商兴工壮实力,以产业升级富群众,以争资争项强基础,以落实政策惠民生,以强化管理促和谐,全力推动转型升级,全面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增长11%;财政总收入完成66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5%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以招商兴工,全面提升综合实力

切实把招商引资作为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重要工作来抓,树立和深化“招商+”、“资本+”、“科技+”理念,更加注重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效益,重点引进财税贡献大、发展前景好的项目落户。 

1、营造招商氛围落实“新工业十年行动”,确保党政一把手招商时间不少于全年工作时间的1/3,积极推行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服务机制,为已落户项目提供全天候保姆式服务,并制定奖励制度,不定期通报招商情况,营造浓厚的招商氛围。

2、提高招商实效吃透县委、县政府招商政策,立足当前,谋划长远,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既注重招商的经济效益,又注重招商的社会效益。加强与园区对接、沟通,引进、孵化和培育出一批与星火有机硅产业关联紧密的优质企业,为龙头产业提供有力支撑。

3、拓宽招商渠道采取以情招商、以商招商、以诚招商、网络招商等招商方式,广泛搜集招商信息,做到内引外联、双向互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主动出击,力求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成效。

(二)以产业升级,着力促进富农强农

1、进一步发展现代农业按照县委部署,依托资源,立足实际,调整结构,积极培育一大批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农业品牌。重点扶持红桥莲藕基地、麻潭绿康蔬菜种植合作社及陆丰养鸡合作社等建设。做好农旅结合文章,积极争取项目资金,重点把红桥花园中心村打造成以村庄传统文化为主的旅游示范新农村,大力发展莲蓬采摘、民宿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同时,积极拓展农业发展外延,促进农业“接二连三”发展,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探索“农业+旅游”、“互联网+农业”等产业融合新模式。

2、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更加注重新农村建设的品位、质量、特色,切实改善村容村貌,实现农村基础设施城镇化、生活服务社区化、生活方式市民化。顺应新农村建设网点收缩、标准提高、重点突出的要求,充分发挥好理事会主体作用,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切实做到建一个、成一个。

3、进一步推动精准扶贫全面贯彻落实好此次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精神,围绕“三个突出”,做好做实脱贫攻坚工作。一是突出宣传,绷紧思想弦。强调深化脱贫攻坚工作舆论宣传、信息上报、经验总结,深入挖掘脱贫攻坚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引导增强群众自身努力脱贫的信心和决心。二是突出摸排,确保不漏户。在原有精准识别的基础上,对贫困对象进行再清理、再摸底、再甄别,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为更好地完善精准施策,群众早日摆脱贫困打实基础。三是突出施策,打好攻坚战。坚持“分类施策、一户一策”的原则,结合实际,用好用活“十大工程”惠民政策,尽快把扶贫政策落实到户、到项目、到资金、到产业,增强脱贫措施的精准度和实效性。

4、进一步加强农村垃圾治理继续巩固和扩大农村垃圾整治成果,营造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健全和落实日常巡查、定期考核和奖优罚劣等长效机制,引导群众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健全垃圾清运网络,做到日产日清,探索推行村负责垃圾收集、镇负责垃圾外运模式,从根本上消除垃圾危害,切实使之成为一项日常性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5、进一步做好防汛防火工作切实做好防大汛、抗大灾的各项准备工作,及时消除隐患,确保农业丰收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严格防火责任,坚持预防为主,在元宵、清明等重点防火期,增加巡山密度,确保无大的火灾发生。

(三)以争资争项,大力完善基础设施

牢牢把握国家政策和有利时机,有针对性地向上向外争资争项,促进基础设施再上台阶。

1、交通运输方面争取乡村公路重点建设项目,打通全镇循环路。不断强化公路养护和安全管理,提高群众交通安全系数。

2、水利工程方面落实防洪减灾、改善民生、促进发展理念,实施农田水利和改造项目。争取和实施虬津圩堤除险加固工程,消除安全风险,提高圩堤抗洪能力;争取公益事业奖补专项基金,带动民间资金,全面改造全镇小型农田水利设施。

3、集镇建设方面以集镇建设为重点,坚持建管并重,实施“商贸兴镇”工程,塑造品位虬津形象。唱响全国重点镇品牌,精心做好老集镇品味提升和虬龙新区开发建设文章。加强宣传动员,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活动,加大对老集镇脏、乱、差、堵等现象的治理,打造宜居宜商、规范整洁、道路顺畅的商贸市场环境。同时,策应新区建设,充分盘活土地资源,引进类似县城铜锣湾性质的新型商住综合体开发项目,进一步提升和活跃商贸市场氛围。

4、农民建房方面巩固和扩大“两违”建房整治成果,规范农民建房审批,杜绝“两违”建房现象,加大危房改造力度。

(四)以加大投入,繁荣各项社会事业

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持续增加教育供给,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结合全县农村中小学“薄改”工程,继续大力支持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中心幼儿园办学规模,加强民办学校的监管力度,形成全社会重视教育、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氛围。加强镇文化综合站和“农家书屋”的管理,支持和发展民间文化艺术,积极引导群众参加健康活泼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文明和谐的社会新风气吹进千家万户。顺应卫生与计生机构改革和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深入开展计生服务工作。努力抓好农村合作医疗网点监管和“一村一所”建设,促进医疗软、硬件设施再上台阶,为广大群众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开展国防和爱国主义教育,切实抓好征兵、军事训练,严把兵源质量,圆满完成征兵任务。

(五)以党建引领,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夯实党委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强化党员干部教育管理,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等工作制度,推动党建主题活动蓬勃开展,实现党的建设全面过硬。进一步高度关注和重视民生,全面落实社会保障各项政策,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规范良种补贴、综合补贴、农资补贴等各种强农惠农政策的调整、发放程序,确保准确、足额、及时、安全地拨付给农户。全面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断扩大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继续做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灾救济等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大力发展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有效提高社会综合保障水平。同时,结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绿色通道等积极的创业扶持政策,进一步做好剩余劳动力就业,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登记服务制度,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劳动技能,促进农民增收。

(六)以强化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改善民生、增进民和,更要保障民安,我们要一以贯之地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压倒性工作来抓。

1、加强法制教育,改善社会风气通过法律进校园、进村组、进家庭,充分发挥虬津法庭阵地作用,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和“平安虬津”创建活动,营造全镇上下懂法、敬法、守法、用法氛围,树立以法理事、以法维权意识,大力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讲文明、树新风”深入人心。

2、创新综合治理,排查矛盾纠纷建立健全镇、村、组三级信访维稳网络,扩大“天网”覆盖范围,加强综治中心建设,提升综治工作信息化水平,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综合管理,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及信访人员稳控工作,消除各类不稳定因素。努力做好重点时期、重点地段、重点部位的治安防控工作,促进和谐平安虬津建设,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确保无进京、赴省、到市上访情况。

  3、强化督查监管,做好安全生产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事故隐患日常大排查,严把食品药品安全关,在“两会”、“十一”等重点敏感期间,加大安全宣传,重点抓好烟花爆竹、液化气站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对发现存在的隐患严厉整改,及时排除,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各省区市政府网站 -
- 县区网站 -
- 部门网站 -
- 乡镇之窗 -
- 其他网站 -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网站地图|使用帮助 |隐私声明

主 办:中共永修县委 永修县人民政府    网站标识码:3604250013    
E-mail:yongxiu@jiujiang.gov.cn    ICP备案号:赣ICP备2022007475号-1     
公安备案号:36042502000101号
     联系电话:0792-322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