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解读:
相关文件:
永修县农业局2017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打算
筑基强体 创新创业 谱写农业新篇章
--永修县农业局2017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打算
2017年以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和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支持与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农业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年度责任目标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中心任务,创新思路,精心组织,扎实推进 ,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全年农业生产情况
全县水稻植面积为53.22万亩。其中,早稻种植面积11.26万亩,中稻种植面积30.55万亩,晚稻种植面积11.40万亩,据估算,全年可产稻谷26.14万吨。蔬菜种植20.2万亩,总产4亿斤。
全县生猪存栏7.522万头,出栏12.35万头;牛存栏0.1874万头,出栏0.11万头;羊存栏0.65万头,出栏0.59万头;家禽存笼135.65万羽,出笼247.23万羽。
全县果业种植面积15.5万亩,年产1.62亿斤;茶叶种植面积1.66万亩,总产0.2万吨。易家河独一处牌柑橘、龙井牌早熟梨、云居牌水蜜桃、建滔脐橙、燕坊草莓畅销省内外,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茶叶品牌主要有“燕山青”、“云居山”、“柘林湖”、“海昏”等。
全县水产养殖面积15.3万亩;实现水产品总产量8.06万吨,其中,养殖产量5万吨,捕捞产量0.46万吨,特种水产品产量达到2.6万吨。
全县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216家,其中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7家,发展了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2家、市级龙头企业25家。创建了省级著名商标1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691家,家庭农场发展到469家。全县实施“三品一标”产地认定面积18.15万亩,全县共有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企业20家,绿色认证企业10家,有机认证企业4家。
二、主要职能工作完成情况
(一)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取得新进展。
根据江西省2010-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确定永修县今后四年建设任务26.35万亩,平均每年的建设任务为6.6万亩,总任务排在全省第七位,占全市总任务的37.5%。为确保按量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在管理模式上,我们“成立了一个机构、建立了二级法人、划分了四大片区、组建了百人团队”,在建设地点的落实上,我们“开好了三个会,打好两个报告,作好一个承诺”。在测量监督管理上,我们创建了设计工作微信群,实行微信签到打卡制度,建立了设计单位“每天上午、下午微信位置共享制度”、“每天晚上11点前报告日测量进度制度”。在经费的保障上,县财政按工程项目总资金的1%配套安排200万元的工作经费,20万作为乡镇奖励资金,其余180万分别按照2:3:5的比例解决高标准农田办、四个片区责任单位及有工作任务的乡镇的日常工作经费。永修成为全省首个完成设计招标和田间测量的县区之一。永修的一些新的做法,得到了省标准农田办的充分肯定,第一期简报就进行了刊登,7月28永修作为全省唯一一个县区在全省的培训会上作发言。截止当前,已完成监理招标,施工招标11月13日陆续开始,20日可全面开工建设。
(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得到扎实推进
2017年,我县成立了永修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和管委会,抽调人员集中办公。按照“一核、二带、N园区”的总体规划思路制定了实施方案,将现代农业示范园打造成“设施农业的展示区、智慧农业的体验区、农旅并重的样板区、新型农民的培育区、创新创业的孵化区、赣江新区的先导区”。 确保核心区“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出精品,五年创一流”。启动了规划编制。聘请一流的现代农业园区规划设计单位,坚持高标准定位,高起点规划,适度超前编制现代农业园的总体规划和核心区的详细规划。聘请了专业评估部门对核心区范围内地面附着物进行了测量评估,同时进行了一、二榜公示,已全面完成了与农户签订补偿协议。红线范围内房屋75栋,面积12913.97㎡,征收资金667.139839万元,其中已签约房屋67栋,面积9030.45㎡,补偿资金440.540734万元;核心区农田征收面积约530亩,目前已全面完成农田的征收工作;核心区内坟墓288座,正在进行迁移与补偿,补偿资金15万元。目前与上海乾鸿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三)智慧农业和品牌创建工作取得新突破。
智慧农业助推农业转型升级,永修智慧农业蓝图已经绘制完成,将全面启动建设。按照“1+7+N”的总体思路,重点打造永修县智慧农业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六大系统应用,依托N个载体实施。综合服务平台选址确定在老种子局大楼,农业调度指挥中心建设得到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初步方案已经成型;县农产品电商公司已经完成注册,正在施工建设;县级农产品特色馆已经建成,55家益农信息(中心)社完成设计,将启动建设;初步确定粮油种子对比核心试验区、绿色防控高产高效综合展示区、有机茶叶种植生产加工区、水稻全程机械化展示区、优质水果采摘观赏区、特种畜禽水产养殖区等六个载体,推广一批绿色、生态、高产、高效、高科农业种植技术模式,推进“物联网”等电子信息技术在智慧农业示范区的应用,将我县建设成“全国有影响、全省排头兵、全市创一流”智慧农业样板。
品牌创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永修县农产品区域性公用品牌“修之味”正加速运作,“永修香米”集体商标已经公示,“永修蜜桔”集体商标基本确定。特色农产品产业联盟正在成型,香米、茶叶、柑桔、电商四大协会正在紧锣密鼓筹备。通过政府授权、协会运作模式,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将实现统一,农产品提质增效成为必然,农产品品牌影响力知名度将得到大幅提升,我县农产品走出永修、闯入国际将成为常态。
(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取得全面胜利。
为保我县一方青山绿水,我局严格按照环保的要求,以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为抓手,严格按照 “一控、两减、三基本”总体要求,对症下药、标本兼治,有效地保护了全县辖区内的良田沃土和舌尖上的安全。
1.积极开展畜禽养殖场拆除退养专项整治活动。按照《永修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永修县禁养区畜禽养殖场拆除退养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永府办字[2017]133号)文件要求,自7月19日至10月31日,利用三个月的时间,在全县禁养区、云山水库集雨、主要交通干线附近及杨柳津河流域内开展畜禽养殖场拆除退养专项整治活动,拆除退养174户,其中禁养区内84户,杨柳津河流域12户,云山水库饮用水源地9户,主要交通干线25户,因环保督察或防汛需要已责令拆除的7户,其它需要关闭拆除的37户,下拨补偿资金1196万元。同时出台了《永修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划定永修县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和可养区有关事项的通知》(永府办字[2017]186号文件,划定“三区”。严格控制限养区畜禽养殖数量和规模,并全部下达了限期整改意见书;对落户可养区的新建规模养殖场,凡没有通过环评的,无论其他条件是否达到要求,一律不发放《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2.积极开展农药零增长行动。积极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农药使用量。在全县建立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示范基地6个,面积达3万亩,推广太阳能杀虫灯800余盏,使用性引诱剂10万亩,绿色防治率达到35%。其中云山集团东新农场高产油菜示范基地、凤凰山稻鳖综合实验示范区的建设初具规模;推广农业植保无人机防治、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目前全县已拥有专业防治组织32家,拥有大型自走式植保机械31多台、植保无人机45台,植保无人机防治面积达20万亩次,水稻全程机械化面积达5万亩,统防统治率达到42%。
3.积极开展化肥零增长行动。积极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县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30万亩;积极倡导推广绿肥种植技术和管道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减少化肥使用量,近年来购红花草籽3.5万斤,推广种植面积达7500亩以上;积极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活动,推广缓释肥料、水溶性肥料、液体肥料、叶面肥、生物肥料、土壤调理剂等高效新型肥料,减少化肥的使用;积极推广秸秆还田面积达15万亩。
4.开展种质资源及外来有害生物普查行动。
在全县各乡镇进行种质资源收集工作,专家组按作物收获特性,分不同时段,分批次来我县调查,共收集种质资源信息140余份,其中收集到地方作物种子120余份和采集种质信息20余份。在马口、三角、立新、艾城、九合等乡镇开展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主要调查野生菱、野生莲、野大豆。在涂埠、马口、艾城等乡镇调查入侵生物,调查了大薸、扶桑绵粉蚧,扶桑绵粉蚧有零星分布。完成重金属农产品产地调查水稻取样12个。
(五)农业农村改革取得新成就。
一是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已基本完成。全县确权面积达42万亩,承包农户54816户,应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54816本,已发54803本,完成率99.98%;已完成数据入库54816户,完成率100%;已完成农户档案整理54816户,完成率100%。我县已顺利通过了省测绘成果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地块精度和数据库专项检查验收。在此基础上,对全县所有乡镇开展了自查验收,对自查验收结果及时进行了反馈和限期整改;申请并接受了市级验收检查,并按市验收组的反馈意见进行了档案资料整改。
二是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已确定在梅棠大塘、艾城马湾、滩溪安城等3个村开展试点。目前大塘村已完成全部试点任务,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马湾村完成试点的清产核资、清人分类和股权量化等环节,正在筹备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安城村开展了清产核资和清人分类,正在进行股权量化工作。
(六)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一是农技推广队伍得到进一步充实,招录定向培养基层农技人员4人,二是人才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组织40名基层农技人员参加省级培训,针对我县水稻、蔬菜、柑桔、畜禽等优势农业产业,开展7期产业培训班,培训新型职业农民400人,三是农技帮扶全县覆盖,实现117名农技人员结对1173户农业科技示范户,农业科技到户率95%以上,四是开展送科技下乡服务2次,发放书本资料5000余份(本)五是在云山东新农场开展了中稻新品种展示试验,展示了66个品种,在立新岭南村开展了早稻、晚稻新品种展示试验,展示了44个品种。
(七)农业救灾复产和产业扶贫工作成效显著。
6月下旬至7月中旬,永修县受修河上游泄洪影响及强降雨侵袭,全县19个乡镇均遭受暴雨、局地特大暴雨袭击,导致我县农作物严重受灾。为此,我局制定了《永修县农业局指导救灾工作方案》,成立了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积极争取救灾资金215万元调运救灾种子15.57万斤,及时发放到受灾农户手中,确保不误农时,为灾区恢复生产提供物资保障。全县共完成改种补种面积3.56万亩。
以县委的名义出台了《永修县十大产业扶贫实施方案》,制定了有关农业产业扶贫奖补措施。以县农业局的名义出台了《永修县农业产业扶贫实施方案》,制定了相对祥细的奖补内容、程序、要求。下发《永修县农业产业精准脱贫直补摸底表》、《永修县农村经济组织扶贫直补摸底表》两份摸底表至相关乡镇,由乡镇进行摸底,我局将按照摸底表进行核查,及时下拨补贴资金。成立了以局领导班子为组长的9个农业产业扶贫技术指导小组,局机关站股技术人员和19个乡镇综合站技术人员为组员,将全县19个乡镇划分为9个片区,技术指导小组分别进行指导。
(八)动物春防秋防、病虫害预防、耕地地力补贴等工作按时完成。
全县以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和平时补针相结合,全年共免疫生猪25.3万头、家禽475万羽、牛羊2.6万头。免疫合格率达98%以上,全县共配发消毒药3吨,累计消毒养殖场178家、畜禽交易市场 16个、养殖农户1.2万户,消毒面积达165万平方米,全县各疫区乡镇存栏牛羊的查治工作,全县累计完成查病7071头,没有查出阳性病畜;累计治疗(含扩大化疗)家畜7556头,完成计划任务的106.85%。
全县共印发病虫预报18期5000余份,电话、手机短信、微信和邮箱通报18次,病虫测报准确率都达到了90%以上;全县共拥有大型植保机械90台,其中自走式喷杆喷雾机41台,无人植保机49台,较上年增长30%以上,全县全年统防统治面积31.73万亩,总作业面积达到51.98万亩次,其中全程承包面积13.5万亩。统防统治的普及还推动了精确施药技术的大面积推广,促使农药利用率大幅度提高,达到40.3%。
全县共核定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面积48.56万亩,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5438.92万元。
(九)依法行政、依法治农工作取得新成效。
全面推进网上执法,加大行政执法信息公开力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行政执法效率,完善省厅组织开发的江西省农业厅网上行政执法暨电子监察系统,及时上传农业执法案件到江西农业行政执法监察系统,全面推行网上办案,保障执法案件录入的实时性,并加入“赣农执法监察系统群”,实时在线交流执法工作,咨询执法疑难,提高办案质量。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绿剑护农保春耕执法专项行动”、“农资打假行动”。共印发“依法维权小常识”、“科学选购化肥、农药小常识”、“禁限用农药名录”“农药管理条例”“农业环保知识宣传册”等资料13000多份下发到农民手中,全年执法人员共出动1000多人次,检查农资经营网点200多家次,查处农资违法案件5起。
(十)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一是加强作风建设,从日常管理入手,将日常签到做为绩效考评的主要依据,增加例会制度,每月第二、四周的星期二为例会日,例会上,每位班子成员回顾前期工作部署下步工作,随机查参会干部进行汇报工作,加强纪律建设,建立党员学习日,谈心谈话制度,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时刻绷紧纪律这根纺,二是为提高农业干部工作积极性,年初开展股级干部竞聘活动,任命了6名股级干部,从乡镇调入2名优秀人员进入机关;三是加大党员党内活动次数,开展党员一日捐、党员志愿者、党员扶贫、党员学习日等活动,积极培养入党积极分子。
三、存在的问题
当然,在开展农业工作中也依然遇到了很多问题。一是工作经费不足,有些工作难已开展,主要是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资金不足,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资金不足;二是人员缺乏,特别是基层农技人员严重失调,基层农技人员年龄老化、专业技术人员断层现象严重;三是对上对下衔接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创先争优的主动性要进一步加强。
四、2018年工作打算
2018年工作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提高农民、转移农民、富裕农民为目的,以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县为抓手,以行政效能建设、机关行风评议活动为载体,强服务、壮产业、优结构、铸品牌、增投入、夯基础,不断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努力促进农民增收。
一是继续抓好高标准农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推进建设工作,争取各级加大投入,促进各项生产发展措施的落实,确保我县农业重大项目建设取得更大发展。
二是狠抓农业工程项目的建设和争取工作,增强农业造血功能 。要在实施好已经落实项目的同时,继续申报和建设一批农业新项目,2018年我局计划申报的农业项目资金21200万元以上,并力争超过2017年。
三是加快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的推进,争取在明年3月底前完成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使全市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
四是抓好推进粪污治理和综合利用工作,采取多种方式筹措资金,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逐步完善养殖场污染设施设备建设,同时,加强技术指导,大力推广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等切实可行的污染治理技术,努力提高养殖业控污治污能力和水平。
五是加强干部队伍和机关作风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廉洁、高效、服务型的干部队伍;继续做好农口系统企业的改革工作,促进农口系统各项单位的稳定和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争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排头兵,夺取“三个文明”建设新成效。
2017年11月14日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