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类别: 规划计划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生成日期:2023-06-15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000014349/2023-03784

相关解读:

相关文件:

2023年全县民政工作要点

发布日期:2023-06-15 15:48 来源:永修县民政局
字号: 〖大 小〗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工作职责,对标对表《2023年全市民政工作要点》(九民字〔2023〕31号),以六个“聚焦”为主线,坚决兜住兜准兜好基本民生底线,持续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加快推进基本社会服务发展,不断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确保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有保障、安全感更可持续,为开创永修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贡献民政力量。

一、加强党对民政工作的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1.不断加强思想理论武装。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全市民政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最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党中央和国务院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明确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一步一个脚印把发展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2.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推进党的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认真开展“四强”党支部创建工作,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机关党建质量。加强局机关、局属单位和局管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全面落实党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不懈纠“四风”、树新风。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坚持问题导向,抓好审计、督查、专项整治等反馈问题整改。巩固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审计发现问题专项治理成果,完善制度建设。开展养老服务、社会救助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

二、提升服务大局意识,有效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3.全力保障民政领域平安和谐。按照“乙类乙管”新形势、新要求,做好民政服务机构疫情防控工作,强化村(社区)服务管理作用。健全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深入推进社会事务、养老服务、儿童福利领域等民政服务机构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各类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完善信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进重复信访、信访积案化解,做好重要敏感时间节点信访工作。

4.优化行政区划调整和提升地名管理。按照“一事一报、分批审核、集中审批”的原则,稳慎实施乡级行政区划调整; 做好党的十八大以来乡级行政区划调整事项的效果评估。进一步完善地名管理制度,规范地名命名更名;完成乡村地名服务省级试点;适时开展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完成县、乡两级边界线联检;建立健全界线界桩数据台账,完善界线标志物管护制度,积极深入开展平安边界创建工作,组织开展边界联谊活动。

三、加大救助帮扶力度,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

5.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持续巩固拓展民政领域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兜底保障政策总体稳定。深入推进城镇困难群众解困脱困。按照省政府民生实事安排方案要求,提高低保、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众救助补助标准。健全主动发现机制,推进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全面落实急难就地临时救助。推行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提升基层经办服务能力,推广“物质+服务”救助模式。开展社会救助改革创新试点。推广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开展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绩效评价。

6.提高困难群众保障水平。提高残疾人两项补助标准,持续治理补贴发放不及时和错发、漏发问题,推进“全程网办”和“跨省通办”;落实困难重度失能残疾人照护和托养、探视巡访工作;持续推进市精神卫生福利院建设运营;积极开展“精康融合行动”,打造中心城区精神障碍社区示范点。推进救助寻亲和落户安置常态化规范化。进一步提高机构养育孤儿、城乡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关爱工程专项行动,实现困境儿童监护评估全覆盖。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攻坚行动,健全县乡村三级保护网络,建立相对稳定的工作队伍。支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及时将困难工人纳入救助保障范围。

四、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基本社会服务供给

7.健全完善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深化全县公办养老机构改革,不断提升养老机构服务管理水平;2023年,根据市局下达的养老工作任务有:开展养老服务领域重点难点问题专项治理,制定落实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开展民生资金检查审计;落实老年人福利制度,优化孤寡老人服务,特殊困难老年人月探访率达到100%。实施养老服务提质升级,进一步优化城乡养老服务供给,加大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力度,大力提升县福利院失能失智照护能力,打造县级福利院失能照护专区和失智照护楼、照护单元示范机构1个,配建医务室、护理站1个;全面落实居住区按规范要求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城市老年助餐点3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个;促进农村互助养老服务扩面提质,落实建设农村颐养之家7个和运营补助政策;改造提升乡镇敬老院6家;根据家庭条件和老年人需求,对13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居家适老化改造(其中20户为家庭养老型床位);开展养老机构护理员培训人数80人次,积极组织养老护理员参加竞赛;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加强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开展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加快推进智慧养老和医养融合发展。

8.巩固殡葬改革成果。加强殡仪馆、农村公益性公墓管理,打造一批省级示范性服务设施。推进城市公益性公墓建设运营。巩固拓展殡葬改革成果,持续抓好殡葬领域存在问题专项整治,持续开展大墓、豪华墓、“阴阳”骨灰盒以及殡葬行风整治。推进“智慧殡葬”项目,提升服务水准。完成全县殡葬设施建设专项规划项目。协调公安、卫健等部门,建立无人认领遗体处置长效机制。

五、深化“五社联动”发展,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

9.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水平。持续推行村(社区)365天不打烊;进一步规范“村改居”、新设居委会;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出台《村级民主协商规范》省级标准;持续开展“幸福社区”星级创评和“最美社区工作者”评选;继续推广使用“赣鄱邻里智慧社区”信息系统;持续更新完善基层政权和社区治理信息系统。

10.促进社会组织规范有序发展。强化社会组织党的领导, 持续抓好“三同步”工作落实,完善行业协会、学会、商会党建工作管理体制,推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提质增效。加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打造“精品社会组织”。持续实施《永修县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和“邻里守望”关爱行动,探索研制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标准体系。以“三四五”行动为抓手,持续抓好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和乡村振兴。完善落实社会组织抽查审计、法定代表人离任审计、年检年报等制度。加大“僵尸型”社会组织清理、非法社会组织打击整治力度。深入开展社会服务机构非营利性监管,规范社会组织评比达标表。

11.大力发展赣鄱慈善事业和福彩事业。培育和发展慈善组织,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慈善活动,规范慈善制度,增强慈善力量,扩充编制、场地和经费。力争全年全市慈善捐赠总量增长20%。积极参加第三届“赣鄱慈善”奖评选表彰活动;全面加强慈善组织和慈善活动监管,重点推进慈善组织自身规范化建设及信息公开制度落实。按照“拓展销售渠道、强化营销宣传、完善制度机制、严格规范管理”的工作思路,确保福利彩票销售完成本年度上级分配的任务2300万,实现销售总量全市排名有进位,市场份额有提升。完善彩票公益金使用管理制度,优化项目资金分配机制,推进“阳光福彩”建设。

12.壮大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力量。以“五社联动助力一老 一小服务试点项目”为抓手,全面推进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推进社工人才助力市域社会治理“添柱”工程,加速推进社工机构和社工人才的培育和发展。推动完善志愿服务政策法规体系,配合有关部门进一步健全志愿服务激励嘉许、保险保障等制度。培育发展志愿服务组织,依法做好志愿服务组织登记管理工作,依法规范志愿服务组织活动。

13.深化婚丧领域移风易俗。推动成立农村婚嫁彩礼专项治理工作专班。以行政村为单位,在县域限额标准范围内,科学合理、因地制宜确定农村婚嫁彩礼限额标准,全面补充完善村规民约有关婚丧内容。抓好基层红白理事会等自治组织建设,开展“好理事长”评选表彰和培训活动。建立农村婚嫁彩礼动态监测及结果通报制度。深入开展婚丧领域不正之风专项整治,大力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新风。推动落实党员干部、公职人员操办婚丧喜庆事宜“两报告一承诺”制度。同时,依法做好婚姻登记服务。

六、加强基层民政能力建设,提升服务群众水准

14.加强民政干部队伍建设。树牢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抓好干部“育选管用”工作。锤炼干部队伍工作作风,秉承“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持续打造模范机关。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激发全系统创新活力,让干部敢为敢干、基层敢闯敢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和最美基层民政人系列宣传活动,不断增强民政干部职工的责任感、归属感和荣誉感。

15.强化民政服务能力建设。推动乡镇民政服务平台建设,统筹整合基层民政阵地,充分利用乡镇敬老院(乡镇养老服务中心)、社工站、未成年人保护站等场所,积极以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引进专业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倡导社工、志愿者、社会组织和社会爱心人士广泛参与,着力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基层民政服务格局。强化科技赋能,加快民政信息中心建设,加大现代科技成果在民政服务领域的推广应用力度,实现养老、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救助、殡葬、社区治理等民政服务的信息化、智能化、人性化,全力提升基层民政服务能力。

16.提升民政基础保障能力。推进法治民政建设,宣传贯彻《江西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和《江西省养老服务条例》,扎实开展民政领域行政执法检查,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和能力建设。加大争资争项力度,抓好民政领域重大工程项目实施。加强民政资金使用监管、统计工作和政策理论研究。持续做好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工作。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各省区市政府网站 -
- 县区网站 -
- 部门网站 -
- 乡镇之窗 -
- 其他网站 -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网站地图|使用帮助 |隐私声明

主 办:中共永修县委 永修县人民政府    网站标识码:3604250013    
E-mail:yongxiu@jiujiang.gov.cn    ICP备案号:赣ICP备2022007475号-1     
公安备案号:36042502000101号
     联系电话:0792-322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