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解读:
相关文件:
法耘永修润沃土 法治甘泉沁心田
法律条文如何从纸上走进心间?永修县梅棠镇司法所的探索给出了生动答案。近日,该所依托县级普法品牌“法耘永修”,将法律知识化作生活场景、乡音俚语,如春风化雨般浸润百姓心田,让法治的种子在乡村沃土生根发芽。
梅棠镇司法所深知,普法贵在精准。他们结合全县“民情勤访”活动,深入村组、农户家中,聚焦土地纠纷、婚姻家庭、反诈骗等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痛点,一改照本宣科,普法人员用播放短视频、以案释法等“接地气”的方式,把抽象法条变成身边故事、生活模拟。
村民易善武感慨道:“以前觉得法律离我们很远,看了视频才明白,啥事能干、啥事不能干,这活动搞得真贴心!”
“法耘永修”品牌效应在此次活动中充分彰显。针对不同群体,普法人员分类施教,精准发力。在乡村一线,印有“法耘永修”标识的宣传资料成为普法“名片”。
更创新的是,活动构建了“线下活动+线上延伸”的双轨模式:村民通过村务微信群,即可随时获取普法小视频,指尖轻点,法律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让普法宣传摆脱时空限制,持久深入。
村民李晓赟观看AI换脸诈骗视频后深受触动:“原来看到的也不一定是真的!以后可得留个心眼,得赶紧告诉家里人。”
法治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基石。目前,永修县梅棠镇司法所正持续深化与“法耘永修”品牌的联动,积极探索更富创意、更重实效的普法新路径。
他们深知,普法非一日之功,需久久为功。让法治精神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村民的行动自觉和生活习惯,方能构建起和谐稳定的乡村社会环境,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法治动能。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