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解读:
相关文件:
梅棠镇:开展“民情勤访”恳谈会 听民声 汇民智 解民忧
为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搭建党群“连心桥”,5 月 12 日傍晚,梅棠镇党委书记组织镇村干部、派出所民警走进样式雷村文化广场,与30余名村民围坐在一起,以 “拉家常” 的方式开展民情勤访恳谈会,面对面倾听群众诉求,实打实解决民生难题。
敞开门户纳民意,家长里短皆关切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村民们踊跃发言。“梅岭山有几千亩山林,能不能开发利用增加收入?” 村民邹大爷第一个打开话匣子。“村里的路灯亮度太低了,晚上出行不安全。”“建议在样式雷前面的池塘种水莲,能吸引游客拍照”“建议增加村文化活动中心的健身器材,方便老人小孩活动。” …… 一条条建议,既有关乎日常生活的 “急难愁盼”,也有着眼长远发展的真知灼见,共收集10条具体意见。蔡书记一边认真记录,一边回应:“大家提的问题都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今天能解决的当场解决,暂时解决不了的一定带回去专题研究。”
现场办公解民忧,事事有回应暖人心
针对村民集中反映的路灯照明不足问题,蔡书记当即表示,样式雷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在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今年不仅要更换路灯,还计划在文化广场增设健身器材,并在广场边池塘种植水莲。对于村民关心的梅岭山开发利用问题,蔡书记耐心解释,镇党委已多次研讨新庄村梅岭山发展规划,致力于推动农副产品规模化生产、打造特色产业,目前正积极寻找适合打造规模特色产业的农产品。68 岁的李大姐感慨道:“以前反映问题得跑好几趟镇政府,现在干部主动坐在身边听我们说话,还当场给解决办法,这样的会开得太实在了!”
闭环管理促落实,民生清单变幸福账单
恳谈会结束后,镇党委立即召开专题会议,将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分类整理,明确责任人和办结时限,实行 “销号管理”。同时,建立 “民情回访” 机制,安排驻村干部每周入户反馈问题进展,确保 “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梅棠镇将民情勤访恳谈会作为 “我为群众办实事” 常态化机制,今年以来已开展活动 20 场,收集解决各类问题50余个,推动农村道路硬化、路灯亮化、河道整治等一批民生项目落地见效。下一步,梅棠镇将持续深化 “干部下沉、服务上门” 工作模式,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民生答卷更有厚度,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曾鹤翔)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