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解读:
相关文件:
永修县立新乡:推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助力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立新乡是农业用水大户,长期以来,我乡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运行维护经费不足。农业用水管理不到位,农业水价形成机制不健全,价格水平总体偏低,不能有效反映水资源稀缺程度和生态环境成本,价格杠杆对促进节水的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不仅造成农业用水方式粗放,而且难以保障农田水利工程良性运行。为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促进农业节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立新乡召开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推进会,及时做好安排部署,加快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
一是成立领导小组,为工作保驾护航。成立由乡主要领导负责的立新乡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同时,还成立村级农业用水管理小组,负责区域内的用水管理、调解供水纠纷、灌溉用水的监督和协调等工作,确保改革有序推进。
二是明确管护主体,加强设施维修。建立健全合理反映供水成本,有利于节水和农田水利机制体制创新,农业用水价格总体达到运行维护成本水平。确保新时期农田水利设施“有钱管、有人管”促进农业用水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化转变。完善农田水利设施.抓关键、除隐患、促节水、补短板、提能力、强监管;完善农田取水、分水、配水;按照水随地走、分水到户的原则,将农业灌溉用水总量指标按水权分配面积逐级细化分解到村、到组、到户,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
三是扩大工作宣传,增强群众节水意识。依托村委会等基层组织,将宣传下沉至基层一线,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看得到的方式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引导群众树立节水观念、增强节水意识,持续做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宣传普及和凝聚社会共识,提高农民群众有偿用水意识和节约用水自觉性,推行节水灌溉、提倡科学灌溉,促进水资源高效合理利用,达到增产增效的目标。
下一步,立新乡将继续按照关于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部署要求,按照“政府主导,两手发力;问题导向,目标引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综合施策,注重实效”的原则,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改善灌区面貌,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为更好地保障农业生产、促进区域农业走向现代化,持续助力乡村振兴工作、造福立新群众而不懈努力。(供稿人:敖其勇 刘晗蕾)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