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解读:
相关文件:
永修县2022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报告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优化教育网点布局,加大教育投入,城乡一体化配置教育资源,促进全县义务教育向优质均衡发展。
一、2022年差异系数测算情况
通过对2022年义务教育差异系数的测算,我县今年小学差异系数为0.4839,初中差异系数为0.3312。省里标准为,所有指标校际差异系数,小学均小于或等于0.50,初中均小于或等于0.45,达到省里标准。
二、工作开展情况
对照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指标体系,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切实提高校际间均衡水平。
1.实施教育项目建设,九合中学教学楼、外国语学校运动场改造工程完工并投入使用,虬津中心小学和滩溪中学教学楼完成主体工程;投入2个亿的城南小学、新城小学扩建工程、燕坊中心小学教学楼、江上中学食堂及运动场启动建设;投入约3800万元实施了艾城中学门楼改造等72个维修项目。
2.均衡配置师资力量,一是统筹城乡教师配置,2022年全县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村特岗教师38名,编外合同制新教师126名,录用安置定向师范生44名和“三支一扶”支教教师1名。继续实施定向培养农村中小学教师计划,录用培养定向生51人,实施人才回归工程,从县外调入10名永修籍教师,有力稳定教师队伍,实施了校长(园长)交流轮岗,推动校长、教师交流,促进师资均衡配置。二是建立城乡教研共同体,为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教体局搭建了城乡教师互动交流分享平台,县城学校与农村学校建立城乡教研联动交流研讨机制,把县城优质教学理念和优质教学课堂,带到农村学校,与师生共同分享,提升农村教师教学水平;三是建立城乡一体课后服务师资共享机制,2020年10月出台《永修县选派特长教师支援师资薄弱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为了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县教体局每学期抽调近100名音体美等特长教师,充实到师资相对农村相对薄弱的32所乡镇学校,支援开展课后服务工作,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做到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和乡镇中心校全覆盖、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得到了广大师生、家长的一致好评;四是广泛开展教师培训,教师“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及县级学科全员培训、新高考、新课标、新教材及新入职教师培训、暑期及寒假教师研修专题培训等,组织以县城学校为龙头的“1+N”教研共同体,开展集体备课、同课异构、示范课等交流研讨活动,促进共同提高。加强校本培训,实施“青蓝”工程,助力年轻教师快速成长。五是开展第六批中小学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评选,印发《永修名师工作室建设实施方案》,评选20名永修县首届“名师工作室”领衔人组建“名师工作室”,发挥团队攻关和示范引领作用。
3.落实教育经费保障,一是统一城乡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省定基准定额。小学按照650元/每生/每学年,初中按照每生/每学年850元,拨付生均公用经费。寄宿制学校按照寄宿生200元/每生/每学年元补助公用经费。不足100名学生村小、教学点按照100名学生拨付了公用经费。特殊教育学生,按6000元/每生/每学年标准,拨付特殊教育学校与随班就读残疾儿童公用经费。二是保障教师培训经费。学校公用经费的5%教师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使用,在财政一般公共预算中列支了教师工资的1.5%用于保障教师培训经费。
4.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全县143所学校和教学点使用江西省教育城域网及赣教云平台资源,进一步通过再建“专递课堂”使我县59个农村村小教学点和农村中小学通过一拖N的形式,充分享受省市县名校优质教学资源;投入180万元采购班班通一体机布设新建学校和补充县城中小学,巩固和推进高质量班班通建设;完善学校功能室建设,投入2000余万元启动或建成专业实验室等30余间;开展全县中小学教师教学资源应用评比活动,15件作品获省一二等奖,140余件作品获市二等奖以上;开展赣教云教学通2.0应用培训,培训3500人次,使用率达98%以上,排位全市前列;全面铺开义务教育阶段3-9年级智慧作业的使用,年级使用率、班级使用率、教师使用率均达省定要求。
5.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开展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明校园创建等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情感,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意识,教育学生理解、认同和拥护国家政治制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养成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6.做好安全护校工作,一是物防保投入,县财政投入562万元,对所有符合条件的100人以上的62所学校完成了校园安防“四个一”工程(一个安检门、一键报警器、一组存储柜、一间会客室)建设;县、乡两级投入350万元为所有中心学校设置了隔离栏、隔离墩或升降柱等硬质防冲撞设施;落实学校安全设施建设、器材配备更新保障经费,配足配齐校园安全防护器械,守牢校门安全第一道关口。二是技防促提升,投入225万元打造全县校园安防“三个百分之百”工程,实现了校园封闭化管理100%、校园保安人员配备100%、校园一键式报警和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并与公安系统联网100%;今年暑期,投入280万元对所有学校食堂安装了网络监控设备,打造全县校园“互联网+明厨亮灶”平台,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监管。三是人防强素质,加强校园安保力量建设,制定学校保安人员招聘、培训、使用、管理暂行规定,形成长效管理机制;统一全县学校安保人员着装,每年定期组织全员技能提升集中培训。全县各校均成立了“校园安全护校队”,组建了校园志警队伍,为安全稳定工作保驾扩航。加强学生安全宣传教育,为全县中小学校重新聘用了一批法治副校长,联合多部门广泛开展防灾减灾演练、防溺水、交通、法治、消防等安全知识宣讲活动,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7.促进教育公平关爱特殊群体。继续实行县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起始年级均衡编班;526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得到妥善安置,外来客商、军人子女就学优惠政策得到落实;加强控辍保学措施,精准落实学生资助政策,发放学生资助金547.33万元,惠及学生8649人次,脱贫户子女实现零辍学;关爱适龄残疾学生,为43名残疾学生提供送教上门服务;关爱留守儿童,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关爱体系,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卡,开展关爱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大家庭温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品德培养和习惯养成成效明显。
8.注重师德师风教育与培养。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教育和师德承诺活动,组织新教师入职师德师风培训和新时代师德师风规范测试。选树优秀典型,评选了全县首届“新时代学生心中的好老师” 10名和市级师德师风标兵(先进个人)9名,市级师德师风示范校2所。加强师德监督考核,建立教师师德师风档案,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治理行动,严肃查处2起教师违规补课行为。
永修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
2022年12月20日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