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解读:
相关文件:
稻虾“合鸣”奏响乡村振兴“致富曲"
近日,九江市永修县九合乡光明村的稻虾种养基地迎来丰收盛景,养殖户淦家虎笑意盈盈,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今年,他的稻虾种养规模达2080亩,稻虾产业发展态势蓬勃,不仅让他收获了财富,还为当地村民创造了众多就业岗位,成为乡村振兴的鲜活范例。
踏入淦家虎的稻虾养殖基地,一垄垄规整有序、如棋盘般排列的稻虾田映入眼帘,条条虾笼在水面上随波摇曳。一只只外壳鲜亮的小龙虾挥舞着强有力的钳子,活力满满,仿佛在宣告丰收的到来。
淦家虎兴奋地介绍,产出前期,每天可卖出3000余斤成虾和1000余斤虾苗。截至目前,已累计售出8万余斤虾。五一节后的产出高峰期,预计每天能产出3至4万斤小龙虾。而且,他养殖的小龙虾虾肉紧实弹牙,凭借优良的品质和实惠的价格,在市场上十分畅销,深受消费者青睐。
如此喜人的成果,得益于淦家虎对稻虾养殖技术的持续钻研和精细管理。一方面,他采取科学投放虾苗、利用无人机投喂饲料、严格把控水质等一系列举措,为小龙虾打造了优质的生长环境,有效提升了产量和品质。另一方面,稻虾轮作模式也功不可没。小龙虾的粪便为水稻生长提供了天然肥料,而水稻茬又为小龙虾营造了良好的栖息空间,真正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
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淦家虎的稻虾基地吸纳了20多名当地村民就业。从虾苗培育、日常喂养到捕捞销售,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人力。这不仅解决了部分村民的就业难题,还让他们能在家门口增加收入。在基地工作的九合乡光明村村民徐昌新开心地表示:“在这里工作,既能照顾家庭,每天还有200多元的收入,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近年来,永修县积极引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稻虾轮作等特色产业。通过政策扶持、技术培训等方式,帮助养殖户解决实际问题,推动稻虾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迈进。
淦家虎的稻虾养殖基地作为九合乡的示范项目之一,发挥了良好的带动作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村民投身稻虾养殖。
永修稻虾产业正逐步走上产业化、品牌化的发展道路,成为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
目前,永修仍在深耕稻虾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让“小龙虾”成为带动群众致富的“大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