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解读:
相关文件:
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
2021年九合乡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县十五次党代会提出的实施“三大战略”,打造“三个示范”着力“两项”提升的目标任务,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乡广大干部群众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全力打造“红色传承基地·绿色产业之乡”,美丽富饶新九合。2021年全乡呈现出经济运行稳中有进,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现将一年来工作总结如下:
一、着力推进经济发展,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一)大力做好招商安商工作。围绕县委县政府产业定位和工业强县战略,我乡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招商活动,招商成效显著。一是进一步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借助各种有利媒介,广泛宣传推介我县产业定位和优势。2021年来我乡累计外出招商6次,新签约项目2个,正在洽谈的项目有婧麒智慧母婴园与深圳摩玛新材料等。二是推进已签约项目落户生产,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做好鑫邦电器、新松机器人产业园、鑫黛美妆等重点企业的跟踪服务工作,确保项目签约后顺利落地,早见成效。其中总投资20亿的鑫黛美妆产业园项目,于2020年年底签约,经我乡多方面的沟通协调,终于克服土地问题等重重困难,于2021年年底开工建设。
二、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乡村面貌持续改善
(一)新农村建设有序开展。2021年度全乡共安排32个新农村点建设,其中省级村点31个,市县自建村点1个,涉及总户数1008户,现已拆除破旧房236栋;拆除猪牛圈、废弃杂物间、旱厕共277个;改水、改厕已全部完成;完成改路7.166km;完成改沟6.357km;完成改塘2座,完成广场建设8个,清理垃圾2000余吨,全乡32个建设点都已完成三网建设。我乡还充分利用王经燕、王环心等革命烈士故里的红色资源优势,全力打造红色名村暨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通过完善淳湖村史馆、恢复革命旧址、修缮烈士陵园、建设赤卫队练兵场、全面整治人居环境等打造九合乡红色文化传承教育基地暨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
(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上台阶。一是九合联圩灾后堤防水毁和薄弱环节除险加固项目顺利完工。该项目于2020年12月份启动,建设了CSM墙1088米、高喷100米、深搅3677米、填塘压浸4717米、实施了全线白蚁防治工作,该项目的实施,大力提升了九合联圩抵抗洪水的能力。二是抓好圩堤管护,我乡高度重视圩堤管护工作,投资35万元就圩堤管护进行了招标,圩堤管护基本实现物业化管理,修复硬化了部分圩堤道路和雨淋沟,定期对堤防内外30米内灌木进行了全面清理。
(三)农村环境整治不断深入。我乡不断加大对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投入,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实行分片责任制、门前三包制、督查评比制,通过检查评比,奖优罚劣,切实开展“脏、乱、差”治理。一是全面推进厕所革命,不计成本和代价完成了问题厕所整改,全面消除旱厕,基本完成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二是在去年集镇改造提升的基础上,整合资金500余万,打造了九恒公路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带,将九恒公路沿线环境提升延伸到昌九大道,统一实施了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把7.7公里的九恒公路打造成了九合乡最靓丽的风景线。三是大力拆除空心房,拆除河湖圩堤岸线管理范围内危旧房33栋、全面开展了农村危旧空心房摸排,今年累计拆除危旧空心房300余栋,计划在五年内全面消除农村危旧空心房,彻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四是实施了一批污水改造工程,投资400多万的集镇污水处理工程于今年9月启动,将全面完善集镇污水管网,我乡今年还实施了3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累计实施了20余个农村生活,有力的扭转了农村污水横流的乱象。
三、着力做大产业,打造高效农业
(一)推进传统农业产业发展。认真做好粮食和油菜生产工作,全年完成早稻播种面3300余亩,中晚稻播种面积38080.2亩,油菜播种面积3320亩,粮食生产实现大丰收。
(二)是发展现代农业。一是积极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推动长滩番茄产业园申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完成长滩征地拆迁,全力支持建设旅游配套设施,打造长滩番茄园乡村旅游示范点。支持湘赣食品有限公司、巨峰葡萄园等特色农业产业做大做强。二是依托全智能高标农田,打造了万亩“永修香米”主产区,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四、着力发展民生事业,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我乡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各项决策部署,在全面脱贫的基础上,积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2020年我乡还荣获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一是扎实推进问题整改。对照2020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2021年度省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暗访督导发现问题等问题清单,结合我乡实际,举一反三全面认领,建立问题清单,细化整改措施,把准整改时限,明确整改责任单位、责任人,实行台账管理,逐个进行销号,累计共认领问题16条,已经全部整改到位。二是及时做好防返贫监测。每月采集脱贫户、监测对象的收入情况,第一时间录入到信息系统中,并与2020年收入情况进行对比,发现收入低于去年同期的,逐户分析情况,进行针对性帮扶,确保不出现收入骤减,2021年全乡脱贫户、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为17680.57元,比2020年的15041.95元增长了17.54%。
(二)抓常抓实疫情防控。一是始终绷紧常态化防控之弦。今年以来境外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国内广州、南京、绍兴等地也相继出现聚集性疫情。我乡严格落实上级部署,及时调整乡疫情防控指挥部领导小组和十个工作组成员,立足“五个压实”,全面织牢疫情防控网,坚持各项常态化防控措施,紧盯境外和国内中高风险地区返乡人员,落实“五包一”责任,全面做好外防输入各项工作,成功的维护了辖区内群众生命安全和健康;二是全面推进疫苗接种工作,始终坚持应接尽接、不漏一人,辖区内18岁以上常住人口疫苗接种率达98%以上。
(三)严格落实民生政策。一是最低生活保障情况。全年保障农村低保户12349人次,保障金额4298491元,新增90户115人,取消67户74人。保障城镇低保103人次,保障金额58525元,新增1户1人,取消1户2人。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动态化管理,坚持该保尽保,不该保的全面取消。二是特困供养保障情况。农村集中特困供养,全年保障464人次,保障金额326790元,新增2人,取消15人。生活自理能力护理保障全失能34人次,半失能31人次,自理399人次,发放护理补贴80330元。农村分散特困供养,全年保障1073人次,保障金额746358元,新增26人,取消26人。生活自理能力护理保障全失能104人次,半失能37人次,自理932人次,发放护理补贴200810元。三是临时救助工作情况。我乡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工作中乡镇备用金补充保障作用,及时解决群众突发困难造成临时生活困难。全年保障突发生活困难群众21人,发挥临时救金18800元。四统筹推进医保社保征缴。我乡全年农保新参保119人,新增待遇人员142人,全乡贫困人员代缴1042人,代缴率100%。医保全乡全年参保人数为21885人,参保率99%,全年医保所报帐人次达 579人次,报帐金额达2691078元。
五、着力维护社会稳定,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
(一)突出抓好扫黑除恶。一是加大了信息的搜集力度,针对九合乡实际情况,充分发挥村级信息员的工作积极性,不定期召开村级信息员碰头会,对所在辖区发生的社会治安情况及时报告,对存在的隐患问题认真分析排查,乡维稳办对村级信息联络员上报的信息汇总,并进行认真的梳理、排查;二是积极开展双提升大走访活动。今年,乡在县委、县政法委的直接指导下,在村居继续开展了双提升走访活动,走村入户,积极开展满意度测评,有效的排查不稳定因素,消除矛盾隐患,得到了居民和社会的肯定,公众安全感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坚持每村每月一排查制度,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进行分类判断,对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或人员及时反馈到相关部门,并落实包案领导,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今年全乡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34起,化解34起,化解率为100%。全年全乡来信来访共36件,目前已完成36件。有效杜绝了重大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三)全力做好防汛抗旱工作。一是深化隐患排查治理汛期到来之前,乡党委书记亲自带队组织水利口、圩管会和各村书记对全乡的水利工程进行全面检查,查处隐患,限期整改。二是科学做好汛前准备工作。全乡组建了400余人的抢险队伍,并超额配备了各类防汛物资,同时结合结合我乡实际,完善制定了更周密、操作性更强的全乡万亩圩堤、千亩圩堤、水库、排涝站等重点工程的防汛预案。三是扎实做好抗旱工作。九合乡自七月中下旬以来,降雨量严重偏少,气温偏高、日照偏多,导致部分农田发生旱情,给农业生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我乡迅速启动抗旱应急预案,安排部署蹲点领导干部、农业水利技术干部分村摸排旱情,针对旱情成因不同,研判不同的解决方案,组织动员当地村干部群众同心协力参与抗旱,解决燃眉之急由乡政府组织专门维修队伍,到各排灌站进行维修养护,对破损管道、渠道泵站及时维修,清淤渠道4.2KM,管道12处,电机维修4处;同时,针对部分耕地高程过高,无法灌溉的问题,九合乡新建机井2个,通电机井4个,切实保障农业生产用水。
(四)突出抓好安全生产。我乡狠抓安全生产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一是压实责任,完善工作制度。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党政同责”和“三个必须”要求,压实各分管领域和各级安全生产职责,完善各项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二是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六大攻坚战”和安全生产月活动。结合各专项行动,定期对我乡辖区内道路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建筑施工安全、食品安全、烟花爆竹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等领域进行了专项检查,通过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通过整改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三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利用安全生产月及专项整治活动的开展,乡村两级共印制宣传标语25幅,学校、卫生院安装安全知识板报4面,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安全生产相关知识常识,同时要求建筑工地悬挂宣传横幅。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使各级干部、群众、个体私营户安全生产意识进一步提高,抓安全生产的主动性、自觉性也进一步增强。
六、着力加强自身建设,政治根基更加牢固
(一)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我乡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的决策部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回顾党的光辉历程,讴歌党的丰功伟绩,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为民办实事的不竭动力,以信仰之光照亮前行之路,用实际行动向建党100周年献礼。一是创新形式学,使学习教育入脑入心。我乡利用“线上学+线下学、“集中学+自学”、“请人讲+自己讲”等多种方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充分利用学习强国、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学习平台,持续推送党史系列学习资料。线下,举办了2场党史知识竞赛活动,结合学习需要,组织各支部党员赴淳湖村史馆等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开展线下学习教育活动,还广泛利用乡村大喇叭,把党史知识、七一讲话精神、本土红色故事传递到田间地头、千家万户,奏响党史学习教育最强音;二是分挖掘利用本土红色资源,促党史学习教育走新更走心。我乡充分利用王经燕故里红色资源优势,以红色文化为主线,深入挖掘红色史料,编印了《九合乡红色故事摘编》,以本土革命先辈的红色故事,教育党员坚定信仰,立足本职践行初心使命。同时,高标准建设淳湖红色村史馆,馆内设置了文明实践墙,配置了液晶显示屏,滚动播放王经燕等革命烈士微电影,通过展览与电影相结合的方式,营造身临其境的感觉。三是广泛开展庆祝建党一百周年活动,促党史学习教育走深更走实。为了以最热烈的氛围、最丰富的活动迎接中国共产党百年大庆,乡党委精心策划,在全乡范围内组织开展“刘个一”系列主题活动,在全乡迅速掀起党史学习教育高潮。即开展一次走访慰问、表彰一批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颁发一批“在党50”年纪念章、开展一次专题集中学习、开展专题宣讲、开好专题组织生活会。
(二)提升为民排忧解难能力。我乡把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始终。紧紧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乡村振兴步伐、优化营商环境、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织密民生事业保障网等方面开大调研大走访活动,认真梳理存在问题,主动回应群众关切,共梳理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70项,已完成70项,完成率为100%,其中乡本级共梳理我为群众办实事任务清单9项,当前已全部完成。诸如集镇停车难、汛期出行难、灌溉难等一批群众最愁、最盼的难事,彻底得到解决,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和点赞。
(三)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一是优化村“两委”班子结构。今年年初有序完成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成员65人,其中新进班子19人,交叉任职13人,女干部17人,35岁以下、大专以上文化程度14人,全乡所有村(居)实现了书记、主任“一肩挑”、每村至少有一名女性和一名35岁以下、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目标要求;
(三)强化监督执纪。一是落实党风廉政教育,树牢底线思维。乡纪委多次组织全乡党员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以案促改,让每位党员干部接受廉政警示教育,严格要求他们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做到洁身自好、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二是强化日常监督检查,推动整改落实。今年以来,乡纪委就疫情防控工作已开展监督检查20次,推动问题整改16个。同时,开展了村(委)换届纪律检查工作,对于拉票贿选等行为,一经发现,一律严处。三是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做到“警示一片”。今年以来,共受理上级转来检举控告信访件2件,自收检举控告信访件1件,共办理信访件14件,其中第一种形态1件,立案10件。立案案件7件已结案,另5件信访件正在办理。
回顾2021年,全乡上下在应对挑战中开创了新局面,在克服困难中取得了新发展,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楚的看到不足,如经济结构不优、发展不快,脱贫攻坚成果还需巩固,乡村干部担当作为、工作激情仍需提升等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逐步加以改进。
新的一年,我们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坚定不移抓好经济工作。一是千方百计抓招商安商。通过“三请三回”、以商招商等方式,坚持招大引强,促进项目落地。同时继续做好落地项目的帮扶和跟踪服务工作,重点支持湘赣食品有限公司技改扩投、建又纸业建设投产、鑫邦电器二期建设完工见效。二是做大做强税收平台。积极把握新政策,不断扩充新税源,争取每年超额完成财税任务,明年力图突破亿元大关。三是坚定不移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着力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带头发展特色产业,成立专业合作社等,鼓励各村根据自身资源条件参与招商引资和参股经营,在实现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均达到10万元以上后进一步巩固壮大集体经济。
2、千方百计做大农业产业。一是继续支持龙头企业发展。支持长滩番茄产业园、湘赣食品有限公司、巨峰葡萄园等农业龙头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二是积极开展农业产业招商,依托昌九大道沿线番茄产业园和全智能农田,进一步引进布局现代农业项目,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带。三是努力培育一村一品特色种植。依托九合蔬菜种植的传统优势,发挥九合县城近郊的区位优势,发展单品规模化种植,致力于打造永修县蔬菜种植大乡。四是加强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服务工作。引导加快土地流转,促进规模化种植,大力发展稻虾种养模式。合理实施土地增减挂项目,加快土地开发利用。
3、多措并举治理人居环境。一是坚决拆除破旧空心房。积极推动青墅等三个村庄增减挂、新华等两个村庄昌九客专沿线建设、长滩村庄番茄产业园配套开发、鄱阳湖圩堤岸线治理、铁皮棚专项整治、农村房屋安全整改等项目和行动的实施,坚决清拆空心、破旧、危旧房屋和违规建筑物。二是强化日常管理。纵深推进“三线整治”,加强和完善日常督查、定期评比、问题销号、反弹问责等常态化工作制度,专项整治与日常监督管理并重,破解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等环境整治顽疾。
4、初心不渝办好民生实事。一是坚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毫不松懈抓好疫情防控,坚决落实各项防疫措施和不断完善保障机制;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继续对圩堤实行改造加固,效提升水利设施条件及防险抗灾能力。二是持续改善群众出行条件,明年底内完成总投资802.2万元的四合、杨柳、红光三条农村“四好公路”建设。三是进一步完善公墓配套建设。四是加大教育、养老等投入,倡导尊师重教、敬老爱老。五是全面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建成高标准农田的问题整改、验收工作。
5、全力以赴维护和谐稳定。稳定是发展的前提。一是紧盯安全生产。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确保辖区内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不发生大的安全生产事故。二是加强信访维稳工作。完善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及时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逐步化解、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消除不稳定因素。三是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学习借鉴“枫桥经验”,开展“文明家庭”评选,寻找“最美庭院”,推动移风易俗,培育良好家风、文明乡风、淳朴民风,积极探索社会治理能力创新。四是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秸秆禁燃等监管;继续争取实施生态湿地保护项目。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