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解读:
相关文件:
用“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
用“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
自全面推行城管下沉模式以来,永修县城管执法九中队积极推行“721”工作法,精准聚焦所辖片区群众的堵点、难点和需求点,坚持把解决民生问题摆在突出位置,用“绣花功夫”提升城市品质,持续改善人居环境,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一、发挥线上线下聚具力作用,形成居民诉求“心愿单”
城管九中队下沉以后,通过走访谈心及群众要求建立两个老城
街坊城管服工作服务群,采取群众线上“下单”,中队线下“接单”模式,群众有什么需要解决问题,直接可以向街坊管理服务群反应,中队接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帮助解决问题,尽量让问题不过夜,真正让城管中队的行动,走进居民的生活中去,更好的为他们服务。
“蓝天大道下水道堵了,给居民带来出行不便,”有群众在服务群中反馈了情况,得到消息后,中队第一时间派人员前往处理现场,仅用20分钟就解决了全部问题。近一段时间以来,在街坊管理服务群日常工作处理问题189起,处理信访投诉总计65次,均得到居民的一致好评。
二、做实“心贴心”的服务,绣出实事画卷。
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查民情、解民需”,按照“疏堵结合、便民利民”思路,在市容秩序与民生需求间巧寻平衡支点,探索“流动摊点柔性管理”模式;
开放便民服务点。科学规划蓝天农贸市场早市(6:00-9:00)、实验学校周边规范摊点(7:00-8:30)等限时便民服务点实行“总量控制、动态调整”机制,实现“马路经济”向“有序经济”转型。
服务特殊群体。针对60岁以上菜农,残障人摊贩等特殊群体,每日值班的城管队员都会专门引导其到指定摊位,摆放货物进行售卖,已累计帮助服务上百余人次,真正做到了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变。
三、机制创新赋能长效,淬炼精细管理“绣花功”
建立“网格化+精细化”管理体系,将辖区划分为多个责任网格,大力实现城管“定人、定岗、定责、定标准”四定机制,累计开展占道经营、出店经营、无秩序停车等整治260余场次。
数据见证治理成效:城管下沉以来,辖区占道经营投诉量同比下降63%,非机动车停放秩序明显改善,老城市民对背街小巷环境卫生的满意度大幅度提升。“有问题找城管服务群”成为居民口头禅,相关经验在全县城管系统专题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下一步永修县城管九中队将持续深化“721”工作法,把“服务窗口”延伸到大街小巷,把“民生答卷”书写在群众心间,以“绣花针”搬的耐心、细心、巧心,绣出城市治理更精细、民生服务更精准、市容环境更精细、民生服务更精准、市容环境更精美的新画卷,为打造“宜居宜业幸福永修”贡献城管力量。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