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解读:
相关文件:
白槎镇2025年工作打算
白槎镇2025年工作打算
2025年白槎镇工作谋划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稳经济促增长的关键之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全县重点工作,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把“稳”的基础夯得更实、把“进”的步伐迈得更大,不断开创白槎各项事业新局面!具体从以下五个方面加压奋进。
一、全力以赴拼经济。
(一)招商引资。充分发挥乡贤商会资源优势,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大敲门”招商成效,陪同企业销售、推介,收集一批有价值的招商信息。密切跟进瑞合有机硅项目、邦固有机硅项目、有机硅及副产物利用生产次氯酸项目、思倍博氟硅项目、冷链物流项目等有效招商信息,力促落地见效,全面完成招商任务。
(二)企业帮扶。全面贯彻“为企业提供穿透式全生命周期帮扶”,帮跑业务、帮申贷款、助转型升级,督促宇创、红杉树、鸿朗新投产企业满产达产,润禾、新嘉懿、华林金建等一批潜力企业加大投资、转型升级,力争企业产值实现增长15%,税收实现增长8%。
(三)财力税收。积极做好老平台增票、增业务等服务工作,全面完成全年税收任务,确保留下可用财力150万元。
(四)申规入统。主动对接规下企业和辖内市场主体,力争完成企业申规8家以上,通过招商引资和企业技改投入力争完成项目固投5亿元以上。
二、毫不动摇攻项目。
(一)帮扶项目。不折不扣落实“项目为王”理念,强化项目专班工作推进机制,严格对照时间倒排工期表按时高质完成项目建设。全力推进胶尹特有机硅新建项目1月开工建设、12月完成设备调试试生产;力促鹏锦精密工具续建项目9月投产,力争实现投产后年产值预计3000万元,纳税150万元;推进润禾改扩建项目2月开工建设、10月竣工试生产,并做好产业承接,力争实现年产值2亿元;紧密推进新嘉懿改扩建项目5月开工建设、12月完成部分主体建设、26年上半年试生产。
(二)属地项目。全力推进朝阳圩堤除险加固、双洲泵站提升改造等一批水利设施建设工程,不断提升防范汛期风险能力和保障农用水能力。积极争取公墓二期建设项目,持续开展殡葬改革,巩固散埋乱葬、阴阳墓整治成效,确保入墓率达100%。持续跟进公租房建设工程,确保2025年9月全面完工。分两期落实集镇搬运站危旧房屋自主更新改造工程,继续攻克一批老旧危房拆除重建工作,实现拆除国有土地上危旧房屋1900平方米,重建房屋27套,建筑面积2830平方米。进一步加强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巩固集镇管理提升工程成效,持续补齐集镇配套设施。
三、聚力特色促产业。
(一)唱响品牌。坚持“一镇一品、一村一特色”的产业发展思路,持续扩大“白槎镇”统一产业品牌试点范围,用品牌赋能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村级特色产业,助推柳杨村年糕糍粑、双丰村白芪蜜桔、栗山村柑橘脐橙茶叶、兴隆村草莓瘦身鱼、塘上村面条加工、向阳蛋鸡等产业发展壮大,全力推进90万元的栗山桔园改造项目。
(二)产业延伸。加大“白槎香米”产业支持力度,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成中央扶持资金柳杨农副产品储存冷库项目落地见效,支持发展年糕、糍粑、面条产业加工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力争2025年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18万元,平均超过22万元。
(三)做强民宿。着力做好融合文章,进一步对闲置村小、老旧茶厂、零星农房进行改造升级,推进郭坂小学旅游民宿项目5月前建成运营,力促栗山茶厂旅游综合开发项目5月签约实施。持续做好红色文化、乡贤文化、农耕文化、诗词文化、产业文化、民俗文化融合文章,4月前完成乡史馆建设工程并开馆,高标准打造群众文化教育活动基地。进一步完善周边旅游设施,融入县域旅游,打造综合文旅民宿产业基地。
四、矢志不渝惠民生。
(一)人居环境。常态开展秸秆禁烧、“散乱污”等专项整治行动,持续推进环保检查力度,高效运转农村管护中队,以线带面推动农村环境整体长效提升。
(二)基础设施。加快推进白槎至梅乐线共4.5公里及柳杨村双车道公路改造项目,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出行问题;高质量推进新建农田灌溉设施项目,全力解决一批水利设施建设问题,保障旱季农田用水。
(三)民生福祉。加大社会救助工作力度,做好城乡低保、特困和医疗救助工作,高效运转爱心教育救助基金。全力推进“5+2”就业之家建设,确保“月月有招聘、天天有岗位”。落实优抚安置政策,高标准严要求完成2025年征兵工作。积极开展文明家庭、卫生家庭、最美白槎人、“好婆媳”等评选表彰活动,树立白槎文明新风尚。
(四)平安建设。巩固实施平安建设“1+5”工程,打造白槎“干群连心”品牌,持续深化防范化解纠纷矛盾。加强交通、危房、工贸、森林防火、防溺水和地质灾害等领域安全管理和巡查,确保安全生产零事故。
五、党建引领强治理。
(一)党建品牌。实施建新村党群服务中心改建,依托栗山村乡村史馆、栗山村“清风苑”高锦成廉政教育基地,打造党建示范点,持续拓宽党建教育基地,进一步推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走深走实。
(二)队伍建设。全面推进后备力量培育,实现9村1社区村书记大专学历以上、平均年龄50岁以内。继续编辑《白槎镇一周工作动态》,让辛苦在一线的镇村干部“露脸”,通过“晒比评”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三)作风建设。持续巩固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坚持过“紧日子”思想,力争严控“三公”经费,压减一般性支出。坚持“常”“长”同行,牢固树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理念。加强对党员干部“八小时外”行为的监督和约束,巩固作风建设成果。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