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解读:
相关文件:
白槎镇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白槎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团结带领全镇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坚持五大定位,实施八大工程,全面建设四个新永修”发展战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改善群众福祉为根本,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招商和财税继续做大做实
1、积极开展内引外联。通过以商招商、亲情招商、组团招商等方式,2020年共收集有效招商信息36条,镇政府就有机硅、新型电子、装备制造、农业旅游等产业先后五次赴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地开展招商活动。引进电子商务项目一个:九江丽馨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落户城南工业园;农文旅项目一个:九江梅林之洲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开发郭坂农家乐项目;由江西净润科技有限公司投资8000万元的年产10万立方米海绵城市用硅钙基透水型材项目即将签约,落户云山工业园。
2、真情服务在建项目。镇党委、政府高度聚焦项目建设当中遇到的困难,积极主动靠前想办法强服务,在建项目推进迅速。先后帮助企业就砂石、土方、招工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进一步加大园区在建项目帮扶力度,积极帮助奥圣碱业扩改升级,今年将实现产值和税收翻番;帮助和旺新材料项目顺利验收投产,产品已出口印度、东南亚;积极协调县自然资源局解决鹏博绿色建材项目竣工验收工作中多占地的问题,已经进行设备安装和规划、环保验收,已投产纳税;加快协调江西阿兰德税收在南昌清算,落到永修,归属我镇工作,5月份已经全面完成,同时正在帮助阿兰德增加经营范围,做大做强;本真油茶三号楼包装车间已完工,所有主体完工,即将试生产。庐山西海农科产业园主体建设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装修。
3、总部平台逆势增长。我镇主动出击,搭建总部经济平台,克服经济下行和中美贸易战及疫情因素影响,今年以来先后引进了多万建筑、能超建材、博元装饰、明贵建筑等6家质量较高、体量较大的总部经济平台。全镇现有总部平台23家,由过去单一的业态到现在包含劳务、建材、建筑工程、信息服务、电子商务、再生资源、煤炭矿业等行业,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三农”工作稳步推进
1、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我镇根据省、市、县新农村建设总体部署,以“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综合公共服务水平,培育和谐文明乡风村风”为建设标准,全面开展新农村建设。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2020年,全镇完成11个新农村点建设任务。已经改水290户,完成率达100%,改厕305户,完成率达100%,改路2200余米,改沟4500余米,改房42间,改塘7个,三网建设已全部完成,实现了“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住整洁房、上卫生厕”的目标。在原有省市支持资金的基础上,积极主动找县直单位争资争项,共整合其他项目资金118万元,其中精品点栗山村范家组52万元、福联村周家组9万元、建新村朝阳组6万元、双丰村新屋组6万元、兴隆村阮家组5万元、塘上村新庄组40万元。
2、现代农业稳步发展。一是保障粮食安全,扩大传统农业规模。2020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7248亩,产量12844吨。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5729亩,产量14203吨。油菜种植面积2200多亩,预计总产量260吨。二是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果业总产量4800多吨,其中柑橘总产量4500吨,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方式,西瓜种植面积50亩,总产量150余吨,近年来,草莓、猕猴桃、葡萄、红提、西瓜、水梨等特色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方式。三是推进农业产业化,提升产品附加值。依托金穗米业有限公司龙头企业,创立白槎香米品牌,开创了香米订单模式,和农户签订订单,提供技术指导,农民种植、公司回收,价格比普通大米收购价高30%,种植面积近万亩,有效提高了农民收入。四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再发力。今年4月,全面完成了兴隆村和塘上村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双丰村高标准农田建设区违法种植的1040余亩草皮进行了彻底整改清除,保护了基本农田的耕地地力。10月起,对柳杨、向阳、福联、栗山、郭坂、建新等村16000余亩基本农田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总资金4000多万元,目前正在抢抓晴好天气,全力推进工程进度,确保明年按期交田。五是全面推进朝阳圩改造。朝阳圩属万亩圩堤,改造总长度11.4公里,总投入2800万元,去年10月开工,目前工程进展顺利,双丰闸等5座排水闸全部建成。
3、民生工程持续升级。一是镇村交通出行条件持续改善。我镇筹措交通项目资金80余万新修兴隆村张家桥,已通车,筹措交通、移民等项目资金新修郭坂林场路等农村公路4.3公里。二是民生保障不断进步。2020年发放耕地地力补贴21226.76亩,合计2377397.12元。2020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564人,参保率达75.4 %,60岁以上发放养老金2306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2113人。全镇共283户468人农村低保户和35户35人分散五保户。2020年共累计发放城镇低保金9.58万元、农村低保金185.26万元、分散五保金29.84万元、分散特困护理补贴5.9万元。三是全面开展2020年白槎镇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40个普查小区,43个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摸底调查了4021户,短表登记人口15396人,现有人口7207人,户籍人口14450人,长表抽样300户,登记人数1196人,常住人口940人,常住人口率达到78.6%。目前继续做好比对复查工作,居住地复查和低龄补报复查。
三、脱贫攻坚持续推进
白槎镇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01户477人,截止至目前,全镇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其中2020年脱贫24户35人。现有边缘易致贫户11户32人,脱贫不稳定户7户25人。
一是突出两业发展,巩固脱贫根基。以两业扶贫为工作抓手,大力实施产业、就业政策,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就业扶贫方面。强化就业帮扶政策,围绕本地就业开展技能培训,开展育婴师培训1期,32人参加。3名建档立卡对象参加江西省技能扶贫培训,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47个,安置弱老动力和有就近工作需求的贫困人员就近就业,108名符合条件的县外务工贫困人员享受交通补贴政策。产业发展发面。2020年全镇享受产业直补共计146户,发放产业直补金额40.433万元。发放林业直补资金1.404万元,惠及贫困户13户。为了加大产业带动实效,优选10名创业致富带头人进行重点培育。积极推进户用光伏电站落地,享受的户用光伏共计86户。消费扶贫方面。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并下发了《白槎镇消费扶贫工作方案》,2020年本单位采购扶贫产品共计1.6万元。在疫情期间,我镇积极与社会人士、淘净乡里、帮扶干部等对接,帮助贫困群众销售滞留的农产品,帮助福联村贫困户邱清云销售柑橘1千余斤,帮助柳杨村贫困户销售鸭蛋2000余个。
二是落实保障政策,夯实脱贫基础。坚持把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作为核心指标,切实做好兜底保障,全面补齐短板弱项,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教育扶贫方面。2020年,全镇秋季建档立卡贫困户受教育子女共计81人,其中异地就学12人,春季建档立卡贫困户受教育子女共计81人,享受补助金额5.58余万元,其中异地就学11人,享受补助金额1.89余万元。春季享受雨露计划培训补助共计7人次,发放补贴金额1.05万元。健康扶贫方面。 规范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应签尽签。加强村卫生室管理,对全镇所有村卫生室闲置情况进行摸底,目前已全部完成村医入驻。截至9月底,享受住院补偿共计就医人数140人次,补偿合计79.21836万元,慢性病认证108人,病种合计137人次。饮水安全方面。全面开展全镇贫困户饮水现状摸排,完成了分散式供水贫困户饮水安全评价和集中式供水出厂水和末梢水水质检测工作,建立了贫困户饮水安全情况台账,2020年,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分散式供水89户、集中式供水112户。保障兜底方面。2020年,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当中低保户共计142户,分散特困供养对象34户34人,享受残疾人两项补贴77人,已按政策标准享受到了保障政策。全面抓好问题整改工作。全力抓好五项整改工作,共完成40个问题86条整改措施。
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展开
1、以点带面,全面铺开。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清理卫生死角及小广告,清理死角垃圾900吨,整治户外广告牌84块,拆除违章建筑61处,美化墙面1500余㎡,维修及新增路灯291盏。推进“厕所革命”,对农村旱厕建立工作台账,各个击破、逐一销号,2019年完成改厕440户,今年计划完成改厕460户,在集镇新建1座公厕。进一步提高老百姓对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视程度,发放致白槎镇居民的一封信3000余份,为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集镇沿线,加强管理。组织镇集中整治行动20余次,出动200余人次,对集镇沿线的乱堆乱放、乱搭乱建进行统一治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加强车辆停放管理,对集镇乱停乱放问题进行整治,得到了集镇居民的一致肯定。加强违法广告和牛皮癣的清理力度。清理违法广告和牛皮癣150余处。
3、农贸市场,集中管理。居委会落实一名人员对农贸市场进行专门管理,同时镇城管中队对农贸市场进行巡查,对市场外摆摊人员进行规范,对市场内商贩进行管理,坚决杜绝胡乱摆摊行为。保洁员增加对农贸市场的清扫频率,确保市场内垃圾及时有效的清运,同时对公厕进行及时清扫,保持干净卫生。
4、加强督查,细化考核。从今年6月起,镇整治办倒排工期,每周订立任务表,明确责任人,按照“一个一个过”的方式,开展环境整治集中攻坚,对村组主要路段、农户房前屋后、卫生死角成年垃圾进行督察,发现问题,要求各村居进行及时整改,对整改结果进行排名,从而确保每个小组整治到位,我镇乡村面貌有较大的提升。
五、严格监管农村各类建设行为
1、严格依法用地,杜绝各类违法占地和打击非法盗采自然资源行为。认真开展自然资源监管日常巡查,严控私自违规用地行为,加大对土地卫片执法反馈问题的整改力度。组织镇村干部、
“两所一中队”’开展巡查,严厉打击非法开采矿石和河砂等自然资源的行为,一经发现决不手软,全年移交公安部门刑拘1人,共查扣移交给环侦、水政处理9人,大型车辆16辆,有力地震慑了不法之徒。
2、疏堵结合,强化巡查,严格规范农民建房管理。严格按照农民建房审批制度,每月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由镇农民建房领导小组集体审定后再上报县农房办审批。加大农民建房巡查管控力度,做到了日常巡查、事前建房申请、建房放点放线、建成验收全链条参与的机制,杜绝未批先建、少批多建的现象,农民建房管理日趋规范。
六、各项社会事业统筹发展
1、大力创建平安乡镇。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创建平安乡镇。2020年排查调处矛盾纠纷问题15件,调解率达100%,成功率达100%。坚持每个月定期对各村居不稳定因素进行排查,力争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研究制定了《2020年白槎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暨综治、信访工作要点》,结合镇情村情,细化工作举措,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引向深入。通过应急喇叭、综治微信群等持续大力宣传,营造浓厚氛围,今年以来已制作横幅20余条,张贴公告500余张。发动镇村干部、小组长、网格员、辅警、派出所民警等群防群治力量开展巡逻、巡查,防疫期间还对参与打牌、聚餐等活动的群众进行劝散30余次。
2、森林防火、安全生产、防汛、疫情防控常抓不懈。春节至五一,每日安排巡山员进行巡山,并用高音喇叭宣传防火知识,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火灾高发期,全体镇村干部一边倒,宣传倡导文明祭祖和防火知识。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和管行业就要管安全的原则,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坚持每月开展一次安全生产检查,先后开展了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烟花爆竹行业安全、电气安全、建筑行业安全等专项检查,排查出安全隐患22项,制定整改清单,逐项落实整改责任人和责任时限。2020年全镇无一起森林火灾发生、无一起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今年永修遭遇特大洪水侵袭,我镇严格落实防汛责任,防汛期间24小时不间断对圩堤、山塘水库进行巡查,同时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积极支援涂埠、三角防汛工作,圆满完成支援任务。自1月起,我镇放弃春节和周末休息时间,全力推进疫情防控,镇村干部24小时轮班,对各卡口值班值守,全面摸排湖北武汉和境外等疫情严重区域返乡人员,阎罗落实四包一、五包一。顺利完成疫情防控各项任务,坚持疫情防控常态化,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应急物资准备,坚持全镇一盘棋,指导好学校、卫生院、敬老院等单位防控工作。
3、加强武装工作,完成征兵任务。坚持党管武装的原则。经过整组,我镇现有基干民兵45人,其中应急排30人、物质收发连15人;在白槎镇民兵应急排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达70%,退役军人达33.3%,党员达80%。抓好武装规范化建设,在坚持民兵工作“三落实”和“六有”的基础上,完善健全“两室一库”和各类资料、图板等建设,共投入经费12万余元,使全镇武装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依法征兵,高质量完成征兵任务。2020年为部队输送优质兵员5人。
4、文化事业不断繁荣。今年,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了镇村文化阵地功能,镇文化站新购置书籍3000册。高标准打造了郭坂村村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投入5万余元新创建了柳杨村文化服务中心。对镇文化站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多功能活动厅、文化广场、文化长廊及郭坂、向阳、双丰、塘上、建新、兴隆、福联7个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进行完善。
2020年,我镇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差距,2021年,我们将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招商财税再发力。打造专业型招商小分队,主动对接,盯紧项目信息,细化招商引资各个环节的服务,力争引进2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个,8000万元以上项目3个。服务好已引进的企业,使其尽快投产,做大做强。以做大财税总量为目标,与时间赛跑,抓紧税收入库;开源节流,强化管理,确保地方税收颗粒归仓;多途径提升地方经济实力,确保财政增收。
二、产业结构再升级。加快推进“三个一”创建,加快庐山西海农科产业园、梅林之洲生态园等农业旅游项目建设力度,做活白槎农旅开发,打造我们自己的旅游品牌和示范点,以永武连接线沿线为依托,以特色农副产品为先锋,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扶持金穗米业公司、栗山柑橘合作社、绿顺果木、缅甸无籽红提等产业做大做强。
三、脱贫攻坚再巩固。经过几轮攻坚,我镇贫困户已实现全面脱贫。明年起将进入巩固提升,我们将以消费扶贫、产业扶贫、就业产业为基础,积极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以问题为导向,加快整改,逐户落实帮扶措施;通过以产业促增收、以兜底为保障、以就业为依托等方式,确保所有贫困户不返贫,收入再上台阶。
四、乡村振兴再发力。严格按照“拆、改、清、绿、整”五字工作要求,继续加大投入,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做到应拆尽拆、应改尽改、应清尽清,实行每月一督查一排名,对先进进行奖励,后进进行约谈。加强集镇环卫水平,特别是农贸市场,公厕、广场、学校等场所要重点加强清扫整治,要让南武路成为随时都经得起检验的干净、整洁示范路。
五、民生服务再改善。继续关心农村低收入家庭,完善城乡低保、“五保”、医疗救助工作,做好城镇贫困人口的脱贫解困工作。扩大城镇居民、农民的养老和医疗保险工作覆盖面。统筹科教文卫工作,继续巩固中、小学教育在全县前列地位,切实发挥村级卫生室功能。发挥好镇村文化服务阵地作用。
六、作风建设再提升。加强五型政府建设力度,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财经纪律,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厉行节约,转变作风,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坚决打击“怕、慢、假、庸、散”现象,严格执行新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和小工程实施监管办法;规范便民服务大厅办事流程和坐班要求,坚持延时服务;加强“赣服通”推广使用,加强涉农项目资金信息监管平台的管理,做到及时、全面、准确公开,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努力把镇政府建设成为人民满意、人民信任的政府。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