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解读:
相关文件:
爱心送学 共“童”成长
七月,骄阳似火。然而,永修县艾城镇西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却如同一方清凉的净土。南昌大学共青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们一到这里,实践站便立刻焕发出勃勃生机。
一场名为“爱心送学,共‘童’成长”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就此正式启幕,有效化解了农村孩子假期面临的“看护难”与“作业难”问题。
在学习辅导区,孩子们被作业本上拼音与汉字的“连线题”难住,个个眉头紧锁。大学生志愿者们立刻俯下身来,用温和的语调、形象的比喻,将抽象的拼音规则编成有趣的记忆口诀,让三年级的小琪原本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那豁然开朗的神情,如同拨开层层迷雾,看清了通往词语王国的道路,满是驱散困惑后的喜悦。
与此同时,另一边的防溺水主题绘画区域成了孩子们尽情挥洒想象力的乐园。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孩子们小手紧握画笔,描绘出碧波荡漾下的危险警示和安全自护的画面。一幅幅充满童趣的画作,恰似孩子们筑起的安全防线,守护着他们暑假的快乐时光。
西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负责人夏万军看着眼前的场景,欣慰地说:“假期孩子没人管、作业没人辅导,一直是村民们的一块心病。大学生们带来的不仅是知识和陪伴,更像一张充满爱心的大网,守护着孩子的安全与成长。”
“这不仅是我们付出的过程,更是和孩子们共同成长、心灵相互温暖的珍贵经历。”志愿者带队老师也感慨道。
活动结束时,孩子们紧紧拉着志愿者哥哥姐姐的手,久久不愿松开。那掌心传递的温暖,早已悄然融入彼此的心田。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