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类别: 工作报告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生成日期:2023-06-06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000014349/2023-03305

相关解读:

相关文件:

艾城镇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23-06-06 10:04
字号: 〖大 小〗

艾城镇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决策部署,按照年初确定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重点工作目标,坚持党建引领,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强化集镇管理、改善城乡面貌,全面贯彻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镇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一、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艾城镇凝心聚力防疫、防汛、抗旱,奋力开创了全镇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社会和谐稳定,民生全面改善,各项事业稳步发展,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一)聚焦“强经济”,发展效益持续向好。我们紧紧围绕建设新型城镇化工作目标,强化税收征管的同时,努力壮大老税源,持续引进、培植新税源,财政收入实现量质齐升。坚定项目为王不动摇,全力招大引强,成功签约1.2亿元的秦川线束项目和投资1.2亿元的顺科曼有机硅项目成功签约。目前顺科曼已完成注册、立项;帝洛铝材综合楼已封顶,正在砌墙,两栋钢构厂房已完成屋顶瓦;赛欧特科作为今年巡回看变化项目,目前研发室已完成装修及设备安装,展厅正在做扫尾工作;瑞龙防水已启动二期建设,目前正在办理施工许可证,正在做正负零以下部分;海多有机硅二期建设已出正负零。产业优化升级已完成任务,园内4个企业全部签订协议(瑞龙、赛欧、亮朵、华春),园外2个企业也签订协议(国泰再生资源、生源混凝土)。营商环境直通车共反馈海多人才职称评定及公寓等2个问题,已全部办结。

(二)聚焦“提品质”,城乡面貌大为改观。着力改善乡镇面貌,大力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镇容村貌焕然一新。一是农村品质不断提升。加大“秀美乡村”建设力度,今年我镇投资200余万元打造2个新农村村组;改善污水处理设施,完善水电管网和道路等基础设施;投资60余万元拓宽东门村道路;投资近500万元维修加固西津大桥;完成高桥村村部的搬迁改造。二是人居环境不断改善。今年以来,大力推进集镇污水管网建设;投资258万,新建3个村组污水管网,收集323户村民生活用水。集镇3个污水处理站、郭东2个污水处理站、东门1个污水处理站、阳山1个污水处理站、马湾1个污水处理站、青山1个污水处理站运行维护正常。三是城镇功能不断完善。开展集镇交通秩序整治,增设集镇停车线,有效整治乱停乱放行为;开展占道经营、摆摊设点专项整治,推动散户入驻综合农贸市场,确保环境干净整洁;累计投入1900余万元,完成了集镇改造;花费50万元完成了高速口公厕建设;投资近400万元做好集镇照明亮化;完成京九家园路段白改黑; “京九家园”商住项目,集电影院、大型超市等配套设施的小型商贸综合体正常营业,彻底点亮艾城夜经济,打造艾城繁华商业圈。

(三)聚焦“惠民生”,幸福指数不断提高。一是疫情防控有力有效。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峻挑战,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要求,快速响应、全员发动,及时响应上级防疫调度安排,至目前我镇累积排查人员18450人,共计9733余人返乡,其中省内外低风险地区8277人,境外13人,省内省外中高风险地区1443人。目前正在集中隔离21人(中高风险16人,密接6人),居家健康监测33人。截至6月23日,我镇18岁以上户籍及常住人口16245人中,共计有14050人完成新冠疫苗三剂全程接种,接种率达86.5%。二是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严格落实结对帮扶机制,我镇有脱贫户313户1054人,三类人员29户101人,包含边缘易致贫户17户67人,脱贫不稳定户1户4人,突发严重困难户11户30人。三类人员风险消除18户71人,包含脱贫不稳定户1户4人,边缘易致贫户17户67人。共举办脱贫攻坚业务培训15次,覆盖蹲点领导、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乡村振兴工作站队员以及村干部等。今年以来,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项目16个,总共资金394.3万。目前, 10个项目已验收拨付,2个产业项目预拨付50万,资金拨付率59.9%。三是社会治理全面深化。强化基层治理,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带头示范作用,面对疫情、汛情、旱情,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值守、宣传入户、上门排查;境内3条圩堤安全度汛;营造全民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良好氛围;花费80万元打造新时代文明所和西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与江西枫林涉外经贸职业学院联合打造“童心港湾”,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积极做好森林防火、安全生产等工作;摸排宗教场所隐患,创建“五好”宗教场所;与南昌青云谱区京山街道结为友好乡镇(街道),促进两地经济繁荣和社会全面进步;四是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扎实做好武装、退役军人、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残疾人、工会、金融、档案、保密等工作。今年镇政府已累积投入教育经费13.9万元,并开展了“六一节”、中考教师走访慰问、高考表彰、教师节走访慰问等活动;超额完成征兵任务;新设置防溺水警示牌92块,救生竿110根;花费50万元在辖区圩堤公路上安装500盏路灯;花费近80万元对圩堤进行清杂;投资2000余万元重建郭东电排站和郭东排涝渠治理;水利维养实行物业化;今年以来,共完成社会临时救助45人,共计78180元;城镇低保59户90人,农村低保430户688人,并积极推广“惠浔保”,加强政策宣传。

(四)聚焦“强农业”,不断提升农业发展水平。今年县政府下达我镇早稻面积3000亩的任务,我镇超额完成早稻面积3416亩;超额完成油菜冬种面积11417亩;治理“非粮化”、“非农化”面积5000余亩;投资50余万元,改造农村厕所;投资2156.7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面积7189亩;积极引导种植大户发展特色产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目前我镇特色产业形成以高桥村、西津村、阳山村、朱村、鹊湖村稻虾养殖为主的特色养殖面积为8481亩,占总耕地面积27.3%;以郭东村、东门村、艾城村、小桥村为主的艾草种植面积为1000亩;在鹊湖村建设总投资3000万元,规划用地300亩的红美人示范基地;在东门村引进先锋果园项目种植葡萄产业;打造以马湾村、青山村种植大棚草莓为主的特色产业。积极实施农业技术培训工程,指导农民科学种田,邀请市、县农业专家举办多期培训班。

(五)聚焦“强本领”,履职能力有效提升。我们始终坚持转作风、抓落实、优服务,促廉洁,大力推进“五型”政府建设。积极倡导“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积极推广“赣政通”运用,打造便捷、高效政务服务移动平台。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加大对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力度,政务环境更加风清气正、廉洁高效。

二、下步工作打算

立足今天谋划明天、着眼未来审视现在,艾城将不断加快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切实争得艾城应有地位。

1、以三个示范为重点,推进乡村振兴。一是扎实推进人居环境示范工程实施高桥村、千田村农村四好公路建设,解决群众出行难题实施“三线”环境综合整治,做好316沿线环境提升,严控农民建房、违规用地推进沿线村组绿化美化亮化实施涝区治理,重点落实好高桥圩主干渠道疏浚和小型山塘扩容改造。二是扎实推进乡村旅游示范工程围绕打造艾灸小镇支持金合公司加快项目建设,招引艾草康养项目,做大做强艾草产业加快落实原金银花基地、千田茶场、青山水面“同心谷”项目形成河东河西两条休闲康养观光产业带三是扎实推进农业产业示范工程全力支持中国艾城·永修艾草产业园项目,力促早开工、见效加快建设东门村东锋进口葡萄果蔬产业加大对鹊湖村红美人柑橘规模化种植及市场推广支持力度,形成河东河西两大水果产业区完成好8000余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引导种田大户实施稻虾共作力争全镇稻虾面积达到2万亩加快千田村亩茶场收储,加快引进社会投资方,盘活茶产业让各村农业更具特色化、产业化、规模化。

2、以服务园区为重点,加快产城融合。一是按照科学定位、规划先行原则,全面完成配套区规划编制启动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打通横一路,完善路网管网;二是引进社会投资,建设汽配检测中心,稳妥做好老汽配市场的搬迁和安置;三是实施集镇亮化二期建设,推进老316国道社区段两侧道路和管网改造提升四是支持配合县救援基地项目建设,策应适时启动九氮生活区土地收储为后期开发建设打好基础;五是争取工会支持,启动职工活动中心大楼建设,满足我镇和园区职工工会活动需求

3、以项目建设为重点,提升镇域经济。一是围绕全县产业定位抓招商,特别是在有机硅、数字经济方面再突破,服务瑞龙防水二期赛欧特科二期建设,推动亮朵数字经济与枫林学院校企共建;二是围绕配套区功能定位,实施定向招商,力争引进2个以上服务型、功能型项目,繁荣集镇商贸,服务园区企业;三是加快推进艾灸小镇建设尤其是通过政校企三方共同努力,全方位对接服务江西中医药大学及金合集团,全力推进艾产业三产融合加快推进同心谷项目规划编制,力争尽快落地见效。

4、以风险防控为重点,维护社会稳定。一是加大“民情勤访”力度,收集社情民意,真正解决实际问题;二是把交通劝导、学生防溺水、森林防火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进一步完善人防技防物防措施,打造平安道路、平安校园、平安村组;三是全面完成集镇污水管网改造提升,加强对杨柳津河流域环境治理加快推进小桥村污水处理和鱼塘尾水治理项目,确保集镇和村组污水处理站高效运营;四是持续加大对集镇自建房、出租房等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5、以强化管理为重点,创优党建品牌。一是推进社会治理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强化在群众中的宣传教育,让“感党恩、跟党走”在农村深入人心。从群众身边的人居环境、邻里关系等小事家常事入手,开展积分制管理和文明评比活动,引导群众转变旧传统、旧观念,摒弃陋习,切实转变乡风文明。二是建强党建基地加快推进张朝燮、王经燕革命烈士教育基地建设和县革命烈士陵园建设,全面提升红色基因品牌。加大对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和运营力度,整合枫林学院资源,不断充实艾城志愿者队伍三是深化“三化”建设高标准打造党建品牌,深化各村村部“三化”建设,实施千田、马湾、青山村部建设,把好党员发展关、管理关,优化党员队伍,防止带病入党。四是加强作风建设。严格镇村干部绩效考核,定期开展乡村振兴、廉洁自律等专题教育培训,打造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好事、不出事的干部队伍。

再多的机遇也靠拼搏,再好的蓝图也靠实干,艾城镇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周围,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以更加稳健的步伐、更加奋进的姿态、更加实干的作风,奋力描绘艾城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奋力谱写艾城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篇章!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各省区市政府网站 -
- 县区网站 -
- 部门网站 -
- 乡镇之窗 -
- 其他网站 -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网站地图|使用帮助 |隐私声明

主 办:中共永修县委 永修县人民政府    网站标识码:3604250013    
E-mail:yongxiu@jiujiang.gov.cn    ICP备案号:赣ICP备2022007475号-1     
公安备案号:36042502000101号
     联系电话:0792-322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