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类别: 工作报告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生成日期:2022-07-28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000014349/2022-22038

相关解读:

相关文件:

艾城镇2021年度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22-07-28 10:21
字号: 〖大 小〗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艾城镇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县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在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下,我镇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较好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2021年荣获九江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先进集体、九江军分区基层先进单位、市五四红旗团委、市消防工作先进乡镇、市安全生产先进乡镇等市县荣誉。

一、2021年工作总结

(一)重项目,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紧紧围绕建设新型城镇化工作目标,强化税收征管的同时,努力壮大老税源,持续引进、培植新税源,财政收入实现量质齐升。财税已完成1.2亿元,均超额完成县里下达目标任务的171%。一是坚定项目为王不动摇,全力招大引强。投资20亿元的东方艾谷产业基地成功签约落户,投资1.61亿元的广东佛山德技优品门窗有限公司已签约,目前该项目已注册新公司(江西帝洛铝材有限公司),亮朵数字经济项目三栋厂房主体已完工,目前正在装修,准备投产运营。赛欧特科新材料项目一期已投产,完成税收近800万。华春电器项目正在进行附属设施建设,目前正在安装、调试设备,预计年底运营投产。瑞龙防水科技项目一期已通过主体验收,目前试生产,正在办理消防、竣工验收。二是优化营商环境不间断,着力产业优化升级。营商环境直通车共反馈硅博、润禾、帝洛等4个问题,已办结3个,1个即将办结。艾城产业优化升级项目共有利君欣、利君、硅博、金枫玉石头4个项目,目前已完成3个,1个持续对接中。

(二)抓提升,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着力改善乡镇面貌,大力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镇容村貌焕然一新。一是农村品质不断提升。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今年投资近1000万元打造12个新农村建设点,现正在加紧中。其中艾城村上下片区投资300余万元,与修江公园结合打造成精品点,建造3个大型停车场及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新建雨水管网4000米,4000米道路加宽近2米,改善集镇污水处理设施,完善水电管网和道路等基础设施,拆除片区旱厕、破旧房屋和违建、拆除修缮围墙共计500余处,艾城老街面貌持续改善;二是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截至目前,镇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深入开展“三大革命”,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共拆除空心房、破烂房近300栋,拆除猪、牛栏385个,拆除废弃旱厕941个,拆除违建、破旧广告近100余处,整治乱堆乱放165处,共计1891处;三是城镇功能不断完善。累计投入150余万元,完成了政府院内环境提升,高速路对面的“横一路”正加紧建设。投资近2000万进行集镇改造,用于集镇外立面改造、路面平整、亮化、停车场建设等,该项目正在加紧施工。“京九家园”商住项目,集电影院、大型超市等配套设施的小型商贸综合体即将开业。

(三)护生态,严格落实环保措施

投资131.2万元,新建东门村圩上组、马湾村堰头组、阳山村饶庄组3个污水处理设施已完工。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投资1亿元用于艾城杨家岭房屋征收工作,仅用40天时间完成红线范围内217户杨家岭村民搬迁和房屋拆除工作。自12月11日星火厂内房屋征收启动预签约以来,协助星火完成房屋征收签约率达99.55%(共876户)。组建专职护林员队伍,加大生态林、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全面完成疫木防疫任务,共除治疫木12000余棵;加大森林防火防范措施,严肃处理野外放火行为。

(四)固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一是壮大村集体经济。引进先锋果园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占地300亩种植阳光玫瑰葡萄;围绕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支持润田生态农业公司发展1000余亩无环沟稻虾养殖及深加工项目扩大规模,建设产业基地,打造新的农业产业示范园;引进昆亚稻虾养殖项目,占地2300亩,总投资3000万元进行稻虾种养;投资500万元成立艾米食品有限公司,日产万斤“艾米”米粉。二是完善防止返贫机制,强化已脱贫户后续帮扶,截至11月底,教育扶贫资助215人次,补助金额约113075元;镇内共设置扶贫等各类公益性岗位49人;金融扶贫小额信贷下剩户贷户用86笔,贷款金额315.5万元;2022年项目库共申报入库项目18个,总投资约512.3万元。积极开展就业引导、技术培训,着力增强群众“造血”能力。

(五)惠民生,扎实推进民心工程

一是扎实完善基础设施。投资5000余万元,对高桥圩、郭东圩除险加固;投资2404万元,实施郭东圩电排站重建和水渠治理项目;争取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5767亩,资金1730万元。 二是扎实改善民生福祉。完成了郭东村、东门村、艾城村、马湾村、西津村、高桥村6个村及艾城社区的颐养之家建设。镇敬老院和中心敬老院实行并举。完成了艾江线、艾江军山线、艾立线的边界联检工作。今年镇政府已累积投入教育经费14万元,并组织开展了新录取一本类院校优秀大学生表彰大会及教师节表彰等活动。积极开展防溺水宣传活动,强化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和巡查,并在各水域设置警示牌和救生杆。全面加强党管武装,超额完成任务5人(任务数为10人)。三是扎实推进社会治理。截至目前,共办结各类信访9件,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9件,成功抓获2起非法盗砂团伙,有效打击了盗砂团伙气焰。在城乡公共区域、人群聚集区张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通告和印发防诈骗一封信10000余份;发放普法宣传材料5500余份。  

(六)聚合力,常态化防控新冠肺炎疫情

及时对疫情防控联防联控指挥部成员及职责分工进行调整,下设十组一办,镇村干部分片包干,严格执行“二码联查”,将排查与宣传工作相结合,着力构筑内部安全。截至目前,我镇今年累计共有140人从国内中高风险地区返乡,22人从境外返乡,均严格按照相关措施,落实管控到位。12岁以上的户籍及常驻人员中共有18082人接种了新冠疫苗,18岁以上的县外未接种人员95人,仍在进一步做其思想工作,动员接种,本地禁忌证人员105人,暂缓人员5人。镇机关及村(社区)干部中,除2人为禁忌证人员,其他人员都应接尽接。同时,第三剂疫苗接种加强针工作也在有序组织中。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以产业为支撑,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

充分挖掘优势资源,精心摸排项目,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增强发展后劲。一是着力招大引强。按照全县“首位产业+主导产业+新兴产业”的主攻路径,围绕产业定位,注重税收贡献率,发挥艾城在外成功人士人脉广泛的优势,全方面出击,实施敲门招商、以商招商,确保引进一批高质量、科技型、贡献高的大企业、好企业。二是加快项目建设。对已签约落户项目,专人负责,面对面对接沟通,帮助解决难题,推动亮朵智能、赛欧特科二期、华春电器、东方艾谷、德优智能门窗等项目加快建设、早日投产见效。三是优化营商环境。把为客商服务贯穿我们工作的全过程,既要帮助企业解决建设投产的问题,还要帮助企业解决生产销售的问题,真正让客商感受到政府服务的真心实意。要保持与客商的“亲、清”关系,让县委、县政府的惠企政策落到实处,坚决杜绝吃拿卡要的现象。

(二)以绿色转型为导向,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坚持把绿色转型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主攻方向,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为实现富民增收奠定坚实基础。一是发展特色农业。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立足“精致、高效、生态”,促进现代农业健康发展。重点支持东方艾古发展艾叶种植、产品研发、精细加工、休闲旅游,积极协调完善其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打造集种植体验、健康养生、休闲观光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二是发展规模农业。实施农业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适时启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广稻虾种养新模式,引导土地流转大户适度种养,增加农民收入,保证粮食产量。支持做大做强重要通道沿线以进口水果、茶园、水产、绿色苗木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努力形成品牌效益,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同时,全面完成高桥圩、郭东圩除险加固工程,强化堤容堤貌整治,严格管控圩堤新建设施。三是发展电商农业。策应我县电商小镇建设,加大特色农业招商力度,打造艾城区域性农产品品牌,因地制宜发展“互联网+”经济,积极配合搭建各类电商平台,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实现我镇特色产品网络化营销,真正让艾城的特色农产品走出去、唱品牌。

(三)以改善面貌为主线,提升城乡环境新品质

持续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宜居乡村建设,加大乡村环境整治力度,建设生态艾城。一是进一步深化农村示范创建。按照“抓点、带线、促面”的工作思路,加大“宜居乡村”

建设力度,升级打造一批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 “宜居乡村”建设深入开展。着力提升现代农业示范园、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打造艾草小镇,吸引人气财气,带动农民致富。二是进一步强化整治村组环境。配合实施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对村组环境实行常态化制度化治理和管理,让村组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群众生活更加舒适。深入开展环境污染专项整治,将污染治理工作分解细化、逐一落实,全面提升环境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同时,继续加大保洁设施投入,强化村组保洁员队伍建设,实行垃圾处理的常态化管理。同时,加大对村组违章建筑的清理整治力度,加大对基本农田、一般农用田的保护力度。

(四)以民生为根本,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

继续加大民生投入,切实解决群众最关注、最烦心的问题,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一是持续落实脱贫攻坚政策。按照脱贫攻坚“四个不减”的要求,继续落实好扶贫各项政策,强化扶贫造血功能,消除返贫风险。按照上级新要求,加快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二是持续加大社会保障力度。进一步强化居民社保工作,及时发放群众低保、临时救助、大病救助资金,加大对特别困难群众的救助力度。继续加大帮扶力度,帮助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困难群众和零就业家庭就业,拓宽困难群众增收渠道。三是持续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坚持教育优先理念,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尤其要高度重视学校安全管理,全力做好交通安全、防溺水等工作。深入挖掘艾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强化文化设施建设,让艾城的群众都能以艾城人为荣为豪。四是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五)以服务园区为重点,打造优美繁荣新集镇

舍得投入、舍得花钱,适时启动配套区改造规划建设,着力扭转散乱无序的局面,立足为园区配套服务,进一步优化集镇功能,推进集镇精细化管理,吸引周边人气,聚集更多财气。按照规划先行、分片实施的原则,加大投入力度,全面完成老街区、集镇区、配套区三区改造建设提升,老街区重点是拆旧除破、雨污水管网和道路建设;新集镇区重点是实施强弱电下地工程,主街道两侧游步道建设和白改黑工程以及美化亮化,同时配齐配强城管队伍,实施常态化、精细化管理;配套区重点是打通横一路、横二路两条道路,完善基础设施,科学布局功能,缓解集镇主街道交通压力,盘活周边土地,招引各类业态入驻,为星火、云山工业园内企业员工提供休闲娱乐、商业商务等服务,让艾城真正担当起永修的门户和窗口。

(六)以担当实干为使命,树立人民政府新形象

以打造“五型政府”为抓手,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行政环境、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切实提升政府公信力和社会满意度。一是依法行政,规范干事。严格遵守党章和宪法法律,牢固树立法治理念,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面落实公共服务事项清单,不断提升为民服务水平。二是科学执政,高效干事。不断提高策划项目、引进项目和运作项目的能力,推行项目化管理,把各项工作部署落实到事、落实到人、落实到细节、落实到时间节点,确保按时保质完成。三是严以律己,干净干事。规范工程招投标、土地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公共资源交易行为。加大涉农资金、民生资金、扶贫项目监督检查力度,切实解决以权谋私、与民争利和损害群众利益等问题,真正以清正清廉作风服务于民、取信于民。

  

  

  

2021年12月27日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各省区市政府网站 -
- 县区网站 -
- 部门网站 -
- 乡镇之窗 -
- 其他网站 -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网站地图|使用帮助 |隐私声明

主 办:中共永修县委 永修县人民政府    网站标识码:3604250013    
E-mail:yongxiu@jiujiang.gov.cn    ICP备案号:赣ICP备2022007475号-1     
公安备案号:36042502000101号
     联系电话:0792-322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