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类别: 工作报告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生成日期:2018-07-20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G24370-0302-2018-0002

相关解读:

相关文件:

艾城镇201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

发布日期:2018-07-20 00:00
字号: 〖大 小〗

艾城镇201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党全国各项事业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开启新时代、迈向新征程。艾城镇作为工业重镇,承担着重要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艾城镇在新时代展现了新气象、实现了新作为、开创了新局面。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全力推进镇域经济发展,突出一个“快”字

1.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半年来,我镇始终把财税工作作为发展的首要工作,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下达指标任务,不断优化经济环境、培植优质税源、强化财税征管,截至2018年6月底,我镇实现财政收入3600万元,完成全年任务数的51.3%,实现了财税收入稳重有进、良性增长。

2. 招商引资快速推进。一直以来,我镇坚持“产业招商、以商招商、环境招商”工作思路,重点引进税收贡献大、发展前景好、符合城镇发展总体规划的项目,以政策环境吸引客商,以高效服务留住客商,大力推进、狠抓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18年6月底,我镇共引进项目6个,均为工业项目,分别是:(1)湖北力达硅氟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约2.3亿元,计划生产硅烷、硅酮胶、硅树胶系列产品;(2)医疗器械项目,总投资约2.5亿元,即将进行签约;(3)利君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正在筹备动工;(4)馨资油墨有限公司项目,正在动工;(5)瑞龙防水有限公司项目,正在施工;(6)金华电器有限公司项目,目前正在动工。

(二)大力推进“三农”工作,扭住一个“实”字

1. 扎实开展新农村建设工程。半年来,我镇严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求,以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指导性原则,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推动各村实现“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住优质房、上卫生厕”目标。今年,我镇拟进行新农村建设点22个,总投资达560万元。鹊湖蔡家组作为新农村建设精品示范点,邀请九江学院从高站位、科学设计,打造高质量新农村建设点。

2. 切实做好农业产业化工作。农业产业化是立足于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和农村经济社会实际所做出的现实选择,其对于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地区经济以及增加农民收入水平意义重大。我镇坚持“以产业育龙头,以技术塑特色”指导方针,切实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发展质量,推动农村城镇化。一是做大做强主导农业产业,全镇种植粮食面积达到38367亩,棉花面积达到7761亩,水产养殖达到7697亩,果业种植面积达到2611余亩,生猪出栏达到2897余头、家禽出栏达23.14万羽、存栏7.41万羽。二是推动构建“一村一品”产业格局,如鹊湖村的大棚蔬菜、水产养殖,西津村的吊瓜种植,朱村、东门村的草皮种植,千田、阳山村的苗木种植,艾城村的柑橘、油茶种植,小桥村的艾草种植,青山、马湾村的草莓、西瓜种植等。

3. 从实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想富,先修路”,基础设施是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半年来,为确保农业取得实质性发展,迈上新台阶,我镇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了农业生产水平。

(三)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抓住一个“新”字

1. 高处站位,科学制定发展新规划。艾城镇是“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乡镇”“江西省商贸特色小镇”和“江西省生态乡镇”,为顺利推进艾城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艾城镇聘请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为艾城镇编制总体规划、集镇控规初步方案,在区域规划、集镇规划和产业规划等方面对艾城未来发展进行科学设计,为高质量推进城镇化建设树立指导原则。

2. 因地制宜,精心打造特色新项目。一是打造艾草养生旅游城,按照“艾灸创意产业+文旅小镇”发展模式,打造艾草全产业链、花海观赏、科普教育、养生度假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特色小镇,重点推进菁元山庄项目,形成线上、线下规模销售。二是打造文化产业项目,在古艾县治“修江八景”中的“桂影池亭”原址上复建修江书院,目前已经完成主体建设,正在进行内部装修,打造富有艾城特色的文化产业名片。

3. 注重基础,建设配套服务新设施。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民小区项目,完成“通路、通水、通电”,确定了一期工程住户名单,并完成宅基地测量工作。实施艾城镇智能交通项目,在集镇范围内科学设置红绿灯,规范集镇交通秩序。投入50万元,修建总面积2600平方米的两个停车场,为集镇居民提供免费停车服务。投资280万元兴建艾城中心小学综合楼,投资560万元修建艾城中心幼儿园教学楼及附属设施。投入1000万完成两个日产300吨规模的污水处理站,投资100万修建日产100吨规模的中心村污水处理站。二是完善配套服务区建设,对园区配套服务区的商业网点进行了规划。与京九电源公司通过招拍挂完成27亩土地使用协议,计划修建包含电影院、大型超市的小型商贸综合体。

(四)发力推进社会事业发展,体现一个“全”字

1. 全面做好社会维稳工作。半年来,我镇充分发挥和谐平安联创中心、三级信访网络和网格化管理作用,加倍努力、注重效率,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共排查矛盾纠纷  起,并全部成功调处。妥善处理好事关全镇社会稳定的重大事件,出色完成了全国、省、市、县“两会”等重大事件期间的稳控工作;顺利完成一诚法师圆寂法事、江西(艾城)文化旅游节开幕式、端午龙舟赛等重要事件期间维稳工作。

2. 全面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半年来,我镇始终坚持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对全镇泛围内各行业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并建立管理台帐,做到“一患一卡”、“一源一卡”。共排查单位10个,累计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6份,并一一督促整改到位。半年来,全镇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3. 全面做好计划生育工作。截至2018年6月底,我镇总人口数为23192人,出生人口223人,人口出生率为9.61‰,人口出生性别比为11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99‰,政策符合率为86.7%,社会抚养费征收6.3万元,各项指标位居全县前列,受到上级部门肯定和表扬。

4. 全面做好森林防火工作。作为植被覆盖率较高的城镇,我镇始终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工作,采取各项措施确保不出任何问题。坚持明确责任,层层落实,与各村签订森林防火责任状。加强防火宣传教育,印发《致全镇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及防火知识问答等宣传单1万余份,制作固定森林防火警示标志40块,刷写固定防火标语24条,群众防火意识明显增强。落实好防火突击队人员,备齐备足防火物资,严格野外用火监管,建立完善了情报预警机制。

5. 全面做好民生工程工作。一是持续改善交通出行条件。半年来,硬化村组公路约0.8公里,维修0.6公里,通组率提高到99%。二是全面加强社会保障。完成低保,431户788人,医保1900人。三是日益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扎实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完善13个镇、村文化服务中心硬件设施,建立服务和运营管理制度,为群众提供高质量文化服务。利用好艾城革命烈士陈列馆开展红色教育,半年来,已有18批300多人次到场参观学习。进一步完善建昌锣鼓队、丫丫戏团、腰鼓队和广场舞队等文化队伍建设,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6. 全面做好其他各项工作。镇人武部大力加强基层民兵组织建设,认真完成了上级下达的民兵军事训练任务,圆满通过民兵集中点验工作,大力开展夏季征兵有关工作,确保基层武装工作全面达标。艾城镇义务教育得到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帮助1100余人顺利完成上学梦,严格按照上级要求,积极开展防溺水宣传教育有关工作,帮助学生们远离危险,全镇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中心小学成为全市乡镇一流寄宿制学校。共青团、妇联、老龄等工作取得不断发展。

二、工作亮点

(一)立面改造,综合整治,打造优美靓丽的镇域环境亮点

1. 完成立面改造,集镇面貌焕然一新。一是推进集镇亮化项目,投资600余万元,完成约2公里长的集镇新街两侧房屋改造工程,墙面出新、刷灰腰线、做马头墙,统一建筑风格。整治沿街店铺广告牌,按照县里标准重新统一制作,拆除破旧和违章广告牌。完成沿街绿化亮化工程,整治镇农贸市场,并计划投入120余万元,按照标准新建一座农贸市场。二是开展专项行动,3月29日至31日,艾城镇全镇总动员,开展“清洁集镇,秀美乡村”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动员镇、村干部150余人,以清洁集镇和交通干线沿线环境卫生为目标,拆除违建、清整垃圾,清除小广告“牛皮癣”、整治菜市场“老病疾”。关停修河沿岸采沙场,使集镇面貌焕然一新。

2. 推进环境整治,镇域环境清洁靓丽。半年以来,艾城镇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坚决推进“拆、改、清、绿、整”工程,共计“拆”除违建7720平方米,整“改”坡屋顶400余栋、墙面出新36余万平方米,“清”理垃圾95处、380余吨,“绿”化美化面积1.7万平方米,“整”治乱停乱放45余处。积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亮化集镇环境,新改建下水道12处,清理垃圾小广告157处,修缮道路1200米,维修路灯21盏,新建停车位102个。

(二)发展电商,升级农业,打造惠及群众的产业扶贫亮点

1. 发展“产业党建+精准扶贫”。在已有产业发展格局基础上,我镇充分发挥党支部引领作用和党员带头作用,扩大产业规模,对接精准扶贫任务。对鹊湖村蔬菜大棚基地进行扩建,发展新的农业项目“肉蛙养殖”。对朱村的草皮基地也进行扩建,增加一个800亩“莲藕种植”扶贫产业项目。针对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薄弱这一实际情况,我镇在十三五贫困村鹊湖和朱村两村分别组建了小型光伏发电站,年收益10万元左右。由村党支部牵头组织贫困户入股,年终获取分红收益。

2. 发展“传统产业+电商平台”。充分利用我镇“一村一品”良好农业产业基础,积极发展电商平台,拓展销路,延伸农产品产业链。在鹊湖村建立“邮乐购”电商服务站,开设网上销售平台,为有贫困户入股的集体合作社和贫困户自家产品提供销售渠道和服务,目前线上销售量持续走好。待形成一定规模,积累一定经验后,拟在全镇范围内宣传推广。

(三)建章立制,搭好平台,打造形式多样的对外宣传亮点

1. 建章立制、组建团队。成立艾城镇信息报送小组,建立信息报送机制和人员管理制度,半年来,小组在新华网等国家级媒体平台刊发文章3篇次、江西日报等省级媒体8篇次、九江日报等市级媒体6篇次、县级各类媒体24篇次,积极宣传推广艾城镇各项工作。

2. 扩大影响、文字发力。多次邀请市、县电视台来镇做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和特色商贸小镇工作、乡村振兴战略贯彻落实等专题报道,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与新华网、江西日报等建立合作关系,就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作风建设等中心工作,撰写宣传文章,进行正面宣传。

3. 注重创新、专项宣传。在完成好常规宣传工作同时,积极创新,优化宣传效果。如在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宣传工作过程中,为提高群众知晓率,做到家喻户晓,打出宣传“组合拳”,在发放4000余份传单基础上,制作2000余份艾城特色的宣传折页,并定做印有创建宣传内容的彩色纸巾盒2500多个,既给群众带去了便捷实用的家用摆件,又起到了耳濡目染的良好宣传效果。

(四)筑牢根基,多措并举,打造入脑入心的党的建设亮点

1. 利用新媒体平台推进党性教育多元化。使用微信公众号创建【“艾”学习——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大讲堂】半月刊,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强化党性教育,并组织党员干部撰写心得体会,确保学习取得实效。编写90余页《党的十九大学习资料汇编》、70余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讲话摘录》和60余页《乡村振兴战略有关资料汇编》,为全镇党员干部提供学习资料。

2. 通过订立制度推动理论学习常态化。组织编写《艾城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实践活动方案》,成立理论学习小组,建立制度化理论学习机制,为即将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做好准备。结合艾城红色文化传统,组织开展“红色家书”诵读会,编纂《红色家书辑》,充实历史素材、讲好革命故事。

3. 新设宣传设施促进党建教育形象化。投入20万余元在镇交通要道修建“永远跟党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总面积达60余平方米的大型宣传造型墙,打造200余米党建文化宣传长廊,确保党建宣传能够家喻户晓、入脑入心。

三、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进一步推动镇域经济做大做强

1. 开源节流,做好财源管理工作。大力扶持企业发展,制定完善扶持政策,为企业解决后顾之忧。支持中小企业扩产增效,培植壮大财源税源,夯实财政税收增收基础;坚持依法治税,规范税收征管,增加财政收入;规范非税收入管理,拓宽财政收入渠道。

2. 招商引资,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服务水平,为客商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保姆式服务,打造高效、便捷、优质的发展环境,积极帮助客商做好审批程序、调解纠纷等服务工作,营造良好的招商氛围。全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着力引进高科技、上规模、税收贡献大的项目,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3. 固本强基,做好配套服务区建设工作。完成配套服务区路网建设工程。建设集餐饮、娱乐、连锁超市为一体的小型商业综合体。修建汽贸城,规范集镇的汽修、汽贸产业。建设现代物流园,以满足工业园区内各企业物流需要。

(二)进一步推动集镇面貌做美做靓

1. 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在完成街道建筑物徽派风格立面改造基础上,对集镇商店店面进行统一改造,全面实施集镇亮化、美化、绿化项目;实施艾城镇新街雨污分流项目,建设约2公里的污水管网,与艾城污水处理厂相连接;实施集镇强弱电杆线改造工程,集镇范围内约4公里的强弱电杆线,全部实现地埋。做好艾城老街湿地公园建设工作,对老街周边湿地进行环境改造,建设湿地公园,为集镇群众提供良好休闲娱乐场所。

2. 持续开展集镇亮化工程。按照县委、县政府对我镇的发展定位,强化规划对城镇建设的引领作用,不断加强集镇市政设施建设,配备更多更好的环卫设施。整治沿街两侧店面招牌,做到整齐划一、风格统一。在现有农贸市场基础上,新建一座农贸市场,以满足园区产业工人及集镇居民生活需要。

(三)进一步推动民生工程做细做实

1. 开展好交通基建工作。对镇域范围内公路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行驶安全。对各村尚未通公路村民组进行大力扶持,打通“最后一公里”,对贫困村和贫困户集聚村或村民组进行政策倾斜,为脱贫攻坚铺路奠基。

2. 开展好社会保障工作。强化社会保障力度,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应保尽保。继续抓好社会养老保险扩面,完善自然灾害防御和救助体系。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让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

3. 开展好计划生育工作。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继续加强村民自治,以村为主抓好优生优育政策宣传、流动人口管理、计生服务、社会抚养费征收等,不断提高计生工作的整体水平。

(四)进一步推动社会维稳做深做全

1.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展好网格化建设,高效率推进综治工作。健全综治信访网络,配齐配强乡镇两级综治队伍,做到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有钱办事。

2. 加强矛盾纠纷调节机制。强化综治工作人员培训,持续改善服务态度,拉近与群众距离,促进维稳工作人性化。规范信访事项办理程序,畅通信访出口通道,避免社会矛盾的“淤积”,确保“老案不反弹、新案不添乱、苗头不轻视”,营造和谐、文明、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3. 加强社会安全生产工作。树立安全生产无小事意识,强化宣传,使企业和有关工作人员意识到位、措施到位。建立安全生产检查机制,及时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排查隐患,及时整改,确保我镇安全生产方面不出任何问题。

艾城镇人民政府

2018年7月2日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各省区市政府网站 -
- 县区网站 -
- 部门网站 -
- 乡镇之窗 -
- 其他网站 -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网站地图|使用帮助 |隐私声明

主 办:中共永修县委 永修县人民政府    网站标识码:3604250013    
E-mail:yongxiu@jiujiang.gov.cn    ICP备案号:赣ICP备2022007475号-1     
公安备案号:36042502000101号
     联系电话:0792-322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