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资讯 > 图片新闻
信息类别: 图片新闻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生成日期:2025-09-14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000014349/2025-04248

相关解读:

相关文件:

永修县委书记秦岭,县长朱超调研鄱阳湖长江江豚保护基地江豚馆内布置工作

发布日期:2025-09-14 08:56
字号: 〖大 小〗

9月13日,县委书记秦岭,县长朱超深入吴城镇,调研鄱阳湖长江江豚保护基地江豚馆场地布置及功能优化工作。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淦家寨,县政府副县长陈石宝参加调研。

在鄱阳湖长江江豚保护基地,秦岭、朱超一行沿着参观路线,详细了解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功能区域划分、重点设施布局等情况,并不时驻足询问项目建设细节。

据了解,该基地项目总占地41.8亩,定位为集科研攻关、物种救助、人工繁育、科普宣教于一体的综合性江豚保护平台。其中,主体工程涵盖科研实验楼、江豚救护治疗池、科普展示中心、宣教培训基地,配套的长江江豚救护暂养池将为受伤、搁浅江豚提供专业救治与临时栖息场所,项目建成后,年接待游客容量规划达10万人次。

调研中,秦岭、朱超指出,长江江豚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长江生态系统的“活化石”和“晴雨表”,江豚馆作为展示江豚、传播江豚保护理念的重要窗口,其布置工作至关重要。要以科学性与实用性为核心,结合江豚生活习性与保护需求,优化江豚馆内功能区域布局,既要保障江豚生活环境不受干扰,又要兼顾游客参观路线的顺畅性,让游客在有序参观中深入了解江豚。

秦岭、朱超强调,要对标市委对永修县提出的加快成为文体旅融合发展“先行地”目标要求,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进江豚馆布置工作。要在科普内容上下功夫,不仅要展示江豚的物种特性、生活习性、分布区域,还要生动呈现江豚的进化历程与生长过程,融入鄱阳湖流域鱼类种类、生态环境等关联知识,让科普内容更具系统性与趣味性。要充分运用科技手段提升展示效果,引入机器人导览、多媒体互动设备等,通过动态画面、沉浸式体验等方式直观呈现江豚保护成果与生态知识。要借助灯光设计营造契合主题的参观氛围,让游客在轻松环境中加深对江豚保护的认知。要把“讲好江豚故事”贯穿始终,将江豚打造成永修生态文化的重要符号,通过丰富的展示内容与宣教活动,让更多人了解江豚、关注江豚保护,推动生态保护理念深入人心,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多赢局面。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各省区市政府网站 -
- 县区网站 -
- 部门网站 -
- 乡镇之窗 -
- 其他网站 -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网站地图|使用帮助 |隐私声明

主 办:中共永修县委 永修县人民政府    网站标识码:3604250013    
E-mail:yongxiu@jiujiang.gov.cn    ICP备案号:赣ICP备2022007475号-1     
公安备案号:36042502000101号
     联系电话:0792-322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