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解读:
相关文件:
万宝路新建工程 项目绩效评估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立项背景及依据
永修县位于江西省北部,九江市南部,昌九工业走廊中段,南邻南昌市,北连共青城,东频鄱阳湖,西倚云居山,自古有“海昏秀域,人杰地灵”之美誉,县境与共青城市以及都昌、新建等八县交界。县城交通便利,系赣省南北通衢之要道,古有"洪都门户"之称。县城距省会南昌仅28公里,距昌北机场18公里,距庐山机场70公里,距九江市80公里。京九铁路、昌九高速公路、105国道、316国道贯穿全境,连接南北。昌九城际铁路及永武(永修军山-武宁澧溪)高速公路也经过永修县。
本项目位于永修县湖东新区,万宝路起于现状永昌大道,由西向东延伸,终点交于昌九大道,是打通城区东西向走廊、缓解县城交通压力的重要通道及万宝路新建工程为城市主干路,项目的建设不仅解决了湖东片区路网的交通出行问题,而且更加完善了滨湖片区与南山片区的交通联系,有效缓解了区域交通压力万宝路新建工程作为连通湖东区东西向走廊,项目的建成将为湖东区路网框架提供两条重要的东西交通通道,打通片区与昌九高速及昌九快速路的连接。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土地开发利用,加快城市化建设进程。同时项目的建成也将改善永修县城市形象,为附近区域进一步招商引资提供有力的保障对提升全县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扩大对外开放以及加快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项目范围及内容
万宝路新建工程项目起点交于既有永昌大道,终点与学堂二路相交,顺接现状万宝路。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城市主干路,设计速度为50km/h,道路红线宽度为32.5~59.5m,主桥宽34.5m,引桥宽32.5m。项目采用桥梁形式上跨京九铁路和昌九城际铁路,此次跨线桥施工采用先平行于铁路线进行现浇预制施工再进行转体合拢施工工艺。道路设计全长1640m。在K0+755~K1+114.305和K1+314.001~K1+568.950范围内,于主路两侧分别设置了4条辅道,设计速度30km/h,路基宽度13.5m,辅道设计全长1.22km。
万宝路新建工程包含道路沿线房屋厂房拆迁、涉铁线路迁改,道路工程、桥涵工程、给排水工程、绿化工程、照明工程、电力电信工程、交通安全设施工等相关内容。
(三)预算资金来源及构成
万宝路新建工程总投资预算资金3.5亿元,其中政府财政资金出资4000万元,其他3.1亿资金采用政府债券进行筹资。
(四)组织管理
本项目资金拨付为永修县财政局,永修县湖东新区管委会负责前期拆改及招投标相关事宜,永修县交通运输局主管工程建设,中铁设计集团EPC总承包联合体负责现场施工,项目监理单位为江苏建科工程工程咨询公司。
(五)绩效目标与指标
万宝路新建工程设计速度为50km/h,道路红线宽度为32.5~59.5m,主桥宽34.5m,引桥宽32.5m。项目采用桥梁形式上跨京九铁路和昌九城际铁路。道路设计全长1640m。在K0+755~K1+114.305和K1+314.001~K1+568.950范围内,于主路两侧分别设置了4条辅道,设计速度30km/h,路基宽度13.5m,辅道设计全长1.22km。项目总投资3.5亿元,其包含道路沿线房屋厂房拆迁、涉铁线路迁改,道路工程、桥涵工程、给排水工程、绿化工程、照明工程、电力电信工程、交通安全设施工等相关内容
二、评估结论
(一)总体结论
万宝路新建工程为城市主干路,项目的建设不仅解决了湖东片区路网的交通出行问题,而且更加完善了滨湖片区与南山片区的交通联系,有效缓解了区域交通压力。作为连通湖东区东西向走廊,项目的建成将为湖东区路网框架提供一条重要的东西交通通道,打通片区与昌九高速及昌九快速路的连接。项目的建设有利于道路沿线土地开发利用,加快城市化建设进程。同时项目的建成也将改善永修县城市形象,为附近区域进一步招商引资提供有力的保障。对提升全县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扩大对外开放以及加快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符合永修县对基础设施投资的政策,符合湖东区综合发展的需要,为其规划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项目建设不仅必要、意义重大,而且建设条件成熟,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社会效益显著。
(二)相关建议
1.本项目上跨京九铁路、昌九铁路,为确保跨铁路桥施工的顺利实施,应及时与相关部门做好沟通工作。
2.尽快协调市政管理单位(部门)对项目所在区域内管线等设备迁改工作量进行确定。
3.由于工期紧,桥梁施工是整个项目的关键点,桥梁基础及下部构造施工宜避开汛期,安排在枯水季节进行,可减小施工风险。主梁预制工作宜提前安排在适当时候进行,避免出现待工现象。
4.由于道路沿线需穿越现状居民区,征用农田较多,建议相关部门做好征地补偿工作,确保项目能及时动工、顺利施工、按期完工。
5.工程中涵洞、立交桥及人行天桥施工前需征得地方相关部门同意后方可实施。
6.拟建项目投资较多,应采取多种形式的融资渠道,建议积极争取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重点扶持,尽早协调落实建设资金的筹措和前期准备工作,尽早完成项目的评审、批复、征地拆迁等工作。
7.建议尽快完成有关报批手续,使项目及时开工建设,以便发挥预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